江敏
【摘 ?要】物理是一門以現實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可以讓人更加清晰地認識世界運行的規律。學習物理不僅僅是為了記住理論知識,還應該通過物理學科的學習掌握生活中種種現象背后的原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構建有效性教學課堂可以幫助學生理論結合實際,從而更深入透徹地學習好物理這門學科?;诖?,本文探究構建初中物理有效性課堂的作用和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路徑,僅為相關學者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學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十分透徹地掌握物理學科的基礎知識,這樣才能在后面的教學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理解物理學科知識。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會因為物理學科的知識比較枯燥而對物理沒有興趣,導致教師不能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如今,有效性教學課堂的構建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自主探索問題,還能夠將抽象的物理知識點由易到難地展現給學生,讓學生更直接地理解高中物理知識,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
一、構建初中物理有效性課堂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培養是新課改的重點內容,其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發展。因此,基于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性教學,在實際教學中進行新穎、高效的教學方式創新將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物理學習能力。以電磁感應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媒體情景演繹式教學方法,將電磁感應相關知識通過多媒體課件融入到學生思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氛圍中對相關電磁知識進行思考、分析和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綜合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開展“電流”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導入并聯與串聯電路圖片的課件,從而使抽象化的知識內容形象化、具體化。首先可以要求學生根據多媒體課件上顯示的圖片比較電流表并聯與串聯的電路圖,從而明晰串聯與并聯電流表的不同接連方法;其次,教師應詳細講解“電流表”具體作用、實際操作方法與操作要求,從而幫助學生掌握“兩看清”原則,即看清接線柱上標的量程以及看清每大格電流值和每小格電流值。與此同時,為避免出現實驗事故,教師應與學生一同對電流表最大測量值進行測量,查看電流表反應(該過程極易對電流表造成損壞,教師應科學進行實驗);最后,學生通過實驗得出被測電流不應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一旦超過最大限值不僅測不出電流值還會損壞電流表。在有效性教學理念下合理制定實驗步驟的教學目標不僅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電學知識的理解,還有利于學生構建系統性知識脈絡,提升自身思維能力。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識記能力
針對物理學科特點,基于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性教學理念,教師可以將繁雜且易混淆的相關物理概念和公式導圖化,以重點知識為中心形成清晰明了的思維導圖框架,從而將有關聯的知識內容進行串聯,進而便于學生記憶和應用,是有利于學生識記能力培養的重要教學手段。此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實際教學活動中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文字、圖像、視頻和動畫等多種形式組合的演示方法讓物理現象發生的原理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建立起理論與實際的關聯。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基于物理學科知識模塊連接性強,理論知識與公式繁雜和抽象化概念難懂等特性影響,其對學生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要求較高,從而極易導致部分學生因無法充分掌握知識內容而失去物理課程學習信心。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轉變教學方法,為滿足學生興趣教學需求采取現代化教學手段。以電學知識教學為例,教師應將抽象難懂的電學實驗知識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電學試驗原理展示,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進而提高學生物理素養。
(四)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進行知識講解時一直處于由上而下的高壓形式,這種具有滯后性的教學模式使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遭到破壞并且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谶@種情況,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學課堂的構建可以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限制,構建師生平等交流的物理教學課堂,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營造出平等友愛的教學氛圍,增加師生互動,從而讓學生敢于主動發表觀念,闡述思想和提出質疑,進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與發展。
二、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路徑
打造高效性物理課堂,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始終是新時代初中教育階段的主要教學宗旨之一,也是實現學生物理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在傳統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影響下,教學模式滯后、教師專業素養低、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不斷出現,其嚴重阻礙了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而不利于學生物理思維能力與科學素養的提升。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為滿足新時代教育需求,物理教師應圍繞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構建新型物理教學思路,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改善以應試為主要教學目標的落后教育思想,主張構建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要求在實際物理課堂教學中融入多元化教學方式,進而拓展教學深度。
(一)融合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滯后是影響初中物理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通常是教師用語言去闡述理論知識,不斷地舉例,反復地論證。在新時期教育背景下為進一步構建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學課堂,應拓寬教學資源并引進現代化教學手段,而多媒體教學方式是現代主流教學手段之一,教師應該提高對多媒體的使用能力,學習多媒體相關的知識技能。教師應該基于物理學內容,了解本班實際學習情況,從而合理地制作教學課件,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勢進行物理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開展“運動的描述”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游戲情境,如播放提前制作好的《炸船行動》游戲課件,組織學生操作課件游戲,要求學生通過點擊投彈按鈕炸毀目標海盜船,如若未擊準目標,炸彈將會落入海中發出轟隆的爆炸聲。在游戲進行時,教師應適當引入“運動”知識點,引導學生只有掌握炸彈運動規律才能擊準目標。通過游戲設置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對運動相關知識的學習熱情。
(二)構建提問課堂
為進一步推動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學課堂構建進程,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采用提問教學法,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物理教師在進行人教版《聲現象》課程講解時,首先需要明晰《聲現象》第一節主要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重點為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其次進行課程內容引入提問:“只要有物體在振動就一定能聽到聲音嗎?”最后通過實驗演示:將鬧鐘放進真空罩中并連續抽氣,隨后發動鬧鐘,結論是聲波無法在真空中傳播,聲波的傳播需要通過介質。該教學方式不僅可以通過問題吸引學生注意,還能促使學生在問題引導下不斷追求真相,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相關重點物理知識。
(三)加強實踐引導,實現創客教育
創客教育是一種打破常規課堂約束的教學模式,要想為學生提供有效性物理教學就應發展第二課堂,即動手實踐課。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表明:“學生的聰明來自于他的手指頭?!币虼?,實踐操作在教學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應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增添第二課堂,即走出教室,組織各種與物理教學相關的課外實踐活動,從而為學生提供充足“創”的時間與機會,進而促進學生實現有效性學習。
(四)構建情境教學課堂
將乏味的理論知識趣味化能夠使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講授《聲現象》這堂課時,為了讓學生知道聲音是通過什么介質傳播和怎樣傳播的,教師可以在上課時準備幾個紙杯,在紙杯底部打個小孔,細線穿過孔洞連接兩個杯子,讓兩名同學通過杯子對話。通過這個小小的實驗,學生學到了聲音是通過介質傳播的,同時可以再結合一些其他聲波實驗的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聲音是如何傳播的。相信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沉浸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里,更加投入地學習物理知識,從而輕松愉悅地達到教學目標。
將枯燥的知識生活化可以拓寬學生視野,發現生活中的奧妙。如何跟學生證明氣壓的存在?燒瓶“吞”雞蛋是個非常好的情境實驗。將去殼的熟雞蛋放在瓶口,瓶內放入酒精棉。雞蛋比瓶口大,正常情況下不會掉入瓶內,隨著酒精棉的燃燒,雞蛋會從瓶口掉入瓶內。學生驚訝不已,原來老師會“變魔術”。這一實驗應用的原理就是瓶外氣壓大于瓶內,雞蛋自然就在壓力作用下掉入瓶內。讓學生觀看“魔術”的同時還能掌握物理學科知識。在學習氣體的壓強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回想其為自行車車胎打氣的過程,通過分析車胎隨充入氣體的增多而變硬這一現象,加深學生對大氣壓強產生原因的理解與記憶,該種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進而拓展學生思維。
(五)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物理學科是培養學生高階思維、拓寬學生認知水平、提高學生分析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學科。但由于物理知識過于嚴謹和枯燥致使學生無法全身心投入到數學課堂中。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在物理教學活動中通過小組合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在團隊互動中面對物理時形成“我要學”“我想學”“我樂學”三學理念,從而促使課堂教學成效與預期效果相符,強化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培養效果,進而讓學生物理知識體系脈絡得以建立。
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以此達到創設情境的目的,如在學習《噪聲的危害和控制》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組,組內征集并探討大家對于噪聲的理解,比一比哪一組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通過學生自己發現的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噪聲解決的辦法,最后由老師匯總并講解。這種方式充分響應了新課標改革所要求的以學生為本,為學生創造了輕松的課堂環境。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學習了噪聲的危害,掌握了控制的途徑,提高了環保意識,極大地增加了學習物理學科的興趣,實現了有效的物理教學。又如,大部分學生在書寫物理公式時經常出現錯誤,教師曾采用“錯題本”“罰寫”等辦法進行解決,但最終效果較差,常出現的錯誤依舊存在。綜合失誤原因表明,根源在于學生雖然機械性記住物理公式寫法,但并沒有詳細了解公式及各符號所代表的具體含義?;诖?,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法讓學生在組內通過扮演物理公式中的各個元素將物理公式形象化、興趣化,進而加深學生印象。
在實際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構建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學課堂的核心內容。有效性教學不僅能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還能促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科學探究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物理素養。
【參考文獻】
[1]蔡麗格.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20(7):29-30.
[2]劉建平.核心素養背景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考試周刊,2020(7):137-138.
[3]粟福捷.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3):135.
[4]袁其亮.分析如何提升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有效性[J].考試周刊,2020(3):137-138.
[5]余新江.以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魅力中國,2020(40):249-250.
373250058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