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紹彪
摘 要: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理念越來越先進,教育與信息技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在初中數學教育中,信息技術有效地提高了數學教育的質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有趣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增強了教師和學生的信心。因此,本文對整合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影響因素進行一些分析,簡要論述了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教學方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建設的進步,信息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更直觀地展示數學知識,對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積極意義。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教育工作者應該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數學實踐和探索活動中。在教育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一步推進初中數學課程改革,根據數學自身的特點,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勢,激發學生潛能,全面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的影響因素
影響農村初中數學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整合的因素一般體現在教師、課堂環境和校園環境三個方面。調查顯示,許多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仍以傳統的書寫和黑板教學為主,很少使用多媒體等現代技術來解釋知識點和過程,數學中有許多模糊的知識點。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不能以有趣的方式進行解釋。一些教師使用信息技術,但主要是為了信息技術,而不是專注于學生的學習。例如,教師在課程實施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學生不能積極參與課程,教學氛圍仍然很低,教學質量沒有得到提高。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愉快學習的教育氛圍,并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積極引導教師。課堂教學是各個領域的重要環境。因此,課堂環境的創造、布局和使用對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有記錄時間的重要環節。為了促進課堂教育與信息技術的融合,需要相應的物質條件和基礎設施,這是信息技術在農村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重要前提。只要加強信息技術投入,建設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教育校園環境,教師在教育發展中就能獲得更多的支持條件,師生應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
二、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的策略
1.加強對信息技術相關投入和培訓
在農村地區,教育資源相對稀缺,教育技術往往落后,信息技術的使用不是一個小問題。因此,農村學校需要加大信息技術投入,為全面推進班級教育與信息技術融合提供重要基礎。學校需要通過社會和相關部門的支持獲得更多資金,整合和升級多媒體設備、計算機、平板電腦等信息技術設備,及時為初中數學教師使用信息技術提供相應的設備資源。同時,有關學校和部門加強了對初中數學教師的培訓和指導,加強了農村遠程教育的支持技能,教師們奔波于初中數學教育課程,及時傳播網絡教育軟件和課程,建立數學系信息數據庫,廣泛收集初中數學教育優秀案例,及時將中學數學各部分知識點集中加載,進行資源維護、更新和共享,提供更多資源來進行教育。
2.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創造性教學
積極推廣信息技術不僅可以為教師提供新的教學方法,而且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資源,這對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積極利用計算機平臺和技術,廣泛收集中學數學教材,形成基于網絡的在線課程資源數據庫,實現教材內容與各種教育資源的有機聯系,創造更廣泛的教學形式。教師加強以MOOC和微信為核心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的使用和整合,有效對信息技術進行利用。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前廣泛搜索與不等式知識相關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在課前理解這部分知識,并通過網絡找到與不等式相關的實際案例。在此基礎上,教師利用多媒體分析學生容易出錯和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今后的教育和反饋提供依據。
3.利用多種信息化手段加強過程講解
微型教室、大型開放在線課程、學生空間等為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提供了手段和方法。因此,教師必須用它來詳細解釋教學過程,進行詳細的教學,創造教學環境。隨時調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課堂上形成動態的反應和評價體系,提醒學生遇到的困難,實現教學過程的及時性和智能性。但是,當學校不應該擁有所有人的設備時,教師通過網絡收集學生在其他領域的學習成果,利用多媒體加強教學案例的演示和分析以及問題解決,加強對易產生重點、難點和錯誤的教學點的課后檢查和測試。
4.利用互聯網環境完善學習評價機制
在利用各種信息技術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農村初中數學教師積極運用計算機工具,加強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實驗和評價,展示信息技術的普遍性、及時性和交互性,幫助教師形成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綜合評價,使教師能夠反思教育過程;為今后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基礎。教師要積極利用網絡教育平臺和圖書館,找出信息技術運用和課堂學習中的早期缺陷,為改進過程和教育手段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建思維導圖,形成論文結構和知識體系,使學生可以隨時通過在線平臺向教師反映,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聯系。同時,教師應廣泛收集其他學校的學習案例,在此基礎上,運用關系轉化的方法,掌握班級學生的知識點,并對其進行應用。
結束語
總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數學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主動性,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技能。在初中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進行有效整合,逐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探索和實踐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彬博,曹一鳴.中學數學課程中信息技術應用:回顧與展望———以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內容演變為主線[J].電化教育研究,2020(10):61-75.
[2]單成年.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20(8):29.
[3]施麗霞.淺析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研究[J].讀與寫(教師),2020(5):1.
308950033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