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紅 程瀟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正在持續對小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而為了能更好培養小學生,教師也要具備一定的核心素養,目前,我國已經按照年級、學段以及學科劃分了不同的體系,同時也劃分了與之相對應的小學數學教師核心素養體系。同時,新課改也明確提出了相關要求,因為小數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能有效促進小學生健康發展,所以為了能給小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對小學數學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學會創新自己的教學形式,更具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避免出現小學生漏學的情況。基于此,對小學數學教師核心素養培養路徑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師;核心素養;培養路徑
引言
通過實踐教學發現,小學數學學習對學生至關重要,也能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奠定基礎。為此,教師更要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也是新時期教學中對教師提出的新的教學任務,值得教師深入研究。
一、數學素養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最不能缺的就是數學素養,其中還包含了初、高等數學素養以及文化素養。而小學數學教師必備的核心素養就是數學素養。在新時代的教學背景下,教師由傳統教學中的中心,轉變成了課堂教學的輔助地位,如今教學中心主要以學生為主。另外,發生轉變的還有以往的教學形式,由灌輸式的教學形式轉變成以啟發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實施創新教學形式的同時也對教師的核心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只要求數學教師具有初等素養即可,但目前也強調教師的高等數學素養。根據研究表明,小學數學和高等數學的聯系比較緊密,二者之間存有一定的互補關系,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取決于教師對高等數學的掌握與了解。比如,在北師大版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一些關于莫比烏斯帶的內容,而這一部分內容超出了初等教學素養的范圍,需要具備高等數學素養的教師才能進行講解。通過這一內容的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二、新時代培養小學數學教師核心素養的主要策略
(一)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高效數學教學課堂
伴隨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互聯網產業的持續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改變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其正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改變著現代教育的形態。在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如果教師想要針對性地應用“互聯網+”技術,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就有必要做好對各種網絡資源的篩查和分析,尋找符合現階段學生成長發展需求的教育內容,將其制作成相應的教學課件,用于幫助學生形成對所學知識的深刻理解,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為此,教師有必要積極地拓寬應用各種網絡資源,通過全方位的網絡資源,實現對數學知識內容的深刻理解和認識,增加課堂趣味性和多樣性,為學生的深刻發展奠定堅實的支撐作用。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蘇教版“統計”的相關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可能會對各種統計圖的差異性以及共同點的了解不深刻,教師為保障學生形成對條形統計圖以及折線統計圖的差異性的理解,完全可以事先在黑板上繪制出相應的統計圖,以此來為學生提供深刻的印象,而后針對性地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展示出某個需要進行統計處理的信息數據表格,繪制出相應的條形統計圖以及折線統計圖的圖像,學生可以在自己的電腦終端當中,清晰具體地觀察到不同的統計圖,同時形成對二者的差異性的清晰認識。
(二)小學數學教師的在職成長
教師核心發展的關鍵組成成分在于小學數學教師的在職成長。首先,以小學數學教師自身的成長途徑而言,入職后,數學教師主要以兩種方式來幫助自己進行了發展。其一,學校為其定期舉行的教學培訓,來不斷優化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思想。其二,就是依靠自覺,很多教師在入職之后都會定期為自己進行培訓,或者是通過一些渠道來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這兩種方式都可以極大程度的促進教師自身的發展。其次,在新時代的教學過程中,有些教育者意識到了自身對課改的抵觸。在全面落實新課改的如今,很多教師因為受到自身和客觀因素的影響,沒有積極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反而對其的實施產生了比較消極的心理。但在職成長能夠幫助教師自主消除對新課改的抵觸,對此,不管是幫助教師進行自身發展,還是促使教師接受新課改的實施,小學數學教師的在職成長都能對其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國在長期的教育改革和研究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了小學教研基地,為教師的繼續教育提供了平臺,這也有利于教師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優化專業能力。
(三)設計數學活動,明晰推理線路
富有挑戰性的數學活動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教師可利用數學活動進行邏輯推理的訓練,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在訓練時可以為其設計好相應的活動線路,根據學生的思維特征展開不同形式的推理活動,以知識本身為基礎,做好推理過程的側重性指導,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維靈活起來,大腦運作起來,從而達到提升學生推理能力的目的。教學“射線、直線和線段”三者的區別和聯系時,學生對射線、直線和線段的定義都已經熟知,教師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線段、直線、射線的例子,自行設計數學活動方案,找到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有的學生利用手上的直尺畫出線段、直線、射線,在對比中發現問題,有的利用生活中的實物展開思考,教師適時提供表格幫助學生整理和歸納。經過對比、探索、討論,學生很快得出來三者在“端點”“長度”上不同的推理結論。
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學,突破應用題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精心設計問題,接軌新舊知識鏈接推理要素,創設數學活動,明晰推理線路,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立足生活,增強其符號意識,達到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王皓.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與小學數學教學實踐路徑探析[J].讀寫算,2020(35):50-51.
[2]王榮華.數學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師素養培養[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0(12):78.
[3]梁艷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之路徑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4):131-132.
193650118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