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科的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的靈魂,也是當今時代教育的主題。在深化新課程改革和新高考制度的不斷推進下,核心素養的培育和探討已經成為當前教育領域所關注的熱點話題,同時也對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充分地掌握相關教材知識,更要注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和鍛煉,提升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對于高中生來說,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不僅是學習政治知識的理想陣地,同樣也是新時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高中時期是學生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對于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更要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在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的過程中進行正確引導,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還要培養學生將來適應社會發展的基本能力。在當前的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在明確思想政治重要性的前提下,積極融合課堂教學內容中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發展綜合政治素養,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接班人。
一、明確主體地位,激發學習熱情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對周圍的一切創新事物也充滿了好奇。同時,高中階段的學生也是自身學習文化知識和各種技能的黃金時期,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備課階段就要充分考慮到這一方面,然后還要積極制訂應對的方法或者在教學過程中引進一些全新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熱情,進一步調動學生積極性。
例如:在進行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活動時,筆者可以制訂一些非固定的獎勵機制。在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對于課上表現好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肯定,同時對進步比較大并且學習態度比較好的學生同樣進行鼓勵。學生在這種獎勵機制的刺激下,能夠很容易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的具體獎勵措施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制訂,可以在每周進行一次學生表現的評價,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多種獎項的設置,教師對每一位表現好的學生再進行積分制的競爭評比,最后再進行總積分的排名,對于每種獎項積分靠前的學生給予獎勵,在口頭獎勵的基礎上還可以適當地進行一些物質獎勵,比如:一本書、一支鋼筆等。這樣一來,一方面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活躍度,另一方面還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從而使學生在不斷地鼓勵中得以進步和提升。
二、強化時政學習,增強政治認同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的速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許多國際、國內的時政熱點能夠在很短的時間里形成學生熱議的焦點,這同樣也是提升思想政治課程“吸睛”魅力與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興奮點”。在這種背景下,教師更要著眼于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時刻關注國際、國內的大事件,不斷開闊學生視野。在信息時代與多元化價值觀念現狀之下,重視學生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念的變化,增強學生的時政學習和教育工作,引導學生養成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價值觀取向,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時政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在課前備課階段就搜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時政視頻資料,在進行知識講授之前給學生播放,使學生了解更多的時政,了解當下時政熱點,了解國家各個大事件。例如:筆者在進行“為人民服務的政府”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筆者就給學生播放了一段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講話視頻,然后筆者根據這一部分視頻的導入展開這部分教學內容的講授。最后,筆者組織學生進行時政新聞的模仿播報活動,筆者給學生提供了三個欄目的視頻,分別有《新聞聯播》《焦點訪談》以及《東方時空》,然后還給學生提供了當下最熱點的國際國內的時政新聞,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欄目對筆者提供的時政熱點進行播報,通過有趣的活動進行時政新聞與教材內容的融合,在加強學生政治學科素養的同時,也明確政治立場。再如:筆者在政治教學過程中,為了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筆者還舉辦了“課前3分鐘”的時政播報活動,讓學生通過對自己感興趣的時政熱點進行分享,通過對社會熱點的關注養成一種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使學生在這種活動的激勵下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學生在社會問題的討論和講述中,從發生的時事來引出理論,再通過政治理論來解讀時事,這樣的時政學習和教育,將抽象而被動的知識輸入轉變為學生的主動探究,引導學生做出價值判斷和選擇,使學生獲得普遍的政治認同,提升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
三、立足生活實際,提升思辨能力
在核心素養中,學生的思辨能力是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能力。通過思維辯證能力的有效培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更加全面、客觀地看待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還能夠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更加牢固的掌握。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立足于生活,聯系理論知識,引發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夠從辯證的角度進行思考,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進行《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筆者就通過講解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和主要表現形式,結合我國經濟現狀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筆者在進行備課時,就提前將全球經濟的資料圖片進行了搜集和整理,在課程的開始,通過這些圖片讓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在腦海當中形成印象,之后筆者就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做了相關講解,并且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筆者給學生講解了中國青島啤酒由英德兩國合資開辦、中國茅臺走向世界、中國各大品牌都在全國各地設了銷售機構的事例;還將國外肯德基、麥當勞同樣占據中國市場的部分份額進行了講解,深入各大品牌的發展現狀給學生進行分析,讓學生在腦海當中形成一副健全的知識網絡體系。最后,筆者引入一些實例并且提問,加強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比如:為什么一部華為手機要許多國家來共同生產?我們在生活中用的各種電子產品,為什么都是本國制造的?這樣的問題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從辯證、分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筆者在學生的深入分析之后,再對學生進行總體的評價和指導,促進學生辯證思維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四、借助教學案例,引導理性思考
培養學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在遇到問題之后理性地去對待解決,還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案例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教師要深刻挖掘教材內容,將教材內容中的知識點與現實的生活案例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給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增添許多新鮮的血液,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思考興趣,使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斷提高。
例如:在進行“價值與價值觀”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筆者為了更加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理性思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筆者在教學時就引入了一個這樣的案例:“2021年的某一天,學校組織學生去市博物館參觀美術作品,學生在進行欣賞的過程中,聽見博物館的報警器發出響聲,這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都在進行緊急的人群疏散工作。這時,如果要求你去搶救一件美術作品,而且只能搶救一件,你應該如何去選擇?”然后,筆者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筆者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也對學生進行了啟發,“同學們可以選擇離逃生出口最近的作品進行搶救。”之后,學生通過討論得出不同的結論,有的學生說要搶救最貴的作品;有的學生說能拿著哪個是哪個;有的學生還說自己應該趕緊逃跑……筆者從學生的回答中聽到了許多種不同的聲音,然后筆者告訴學生自己的選擇,就是拿離逃生出口最近的作品,并且筆者也給學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因為這些作品的價值各不相同,但是逃生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只有從逃生出口附近選擇搶救作品,才能夠保證最大的價值。以此,不僅能夠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還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理性思考能力。
五、開展實踐教學,強化政治意識
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中,教師通常是通過引用事例來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對于強化學生的政治意識的效果來說并不是非常理想。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較難使學生感到新鮮或者有更多的體驗感。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習效果,同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模擬實踐的方式進行教學案例的引入,并且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相比較教師直接將案例告訴學生,不僅會形成更加活躍的課堂氣氛,還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的領悟能力不斷提升。
例如:在進行“多彩的消費”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筆者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消費知識,就在課堂上設計了一場情境再現的表演活動。筆者在將“多彩的消費”這部分內容講解完畢之后,就引導學生通過實踐來進行知識的鞏固學習。首先,筆者通過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創設了一場超市購物的情境,讓學生沉浸在這種情境中進行活動的設計,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其次,筆者讓學生自行結組,每個小組自行設計消費場景并且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將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費情況進行再現,比如:現金支付、電子支付、消費劵支付等形式進行展現,并且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表演來呈現自己的認識。最后,學生和筆者對每一小組的表演進行打分,從情境設計、臺詞、表演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和認真的評價。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會有效地強化學生對于消費知識的掌握,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政治意識,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
六、拓展課程資源,增強綜合水平
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的教育教學目標過于注重學生對教材知識的學習和重要知識的記憶,也將教材看作是唯一的學習資源。但隨著教育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和進步,高考中的政治題目也開始逐漸結合實際并且增加了更多的時事內容,對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以及綜合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就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給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利用多種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個人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加強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例如:近年來網絡、新聞、影視劇中都有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學生與社會、學生與家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矛盾不能通過自身進行有效的疏導,最終造成無法挽回的事件屢見不鮮。以校園霸凌事件為例,筆者在進行校園霸凌問題的教學時,給學生播放了一些真實的校園霸凌案例,讓學生通過對這些血淋淋案例的觀看,明確校園霸凌的嚴重性。校園霸凌這種情況在每一所學校幾乎都有發生,所以筆者在進行思想政治課程的講解時,就會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對此類事件進行討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來闡述自己所認為的校園霸凌事件的嚴重性以及惡劣性。讓學生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和總結來反思自身,并且在分析問題、尋找解決方法的時候利用所學的政治知識進行解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強化自己的法律意識。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件學會運用自己所學習的政治知識來有效地保護自己,并且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同時要幫助學生明確侵犯他人權益和觸犯法律的嚴重后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為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以及促進人才的培養和核心素養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青年隊伍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高中生自身的素質水平與國家未來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在對高中生進行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引導高中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一個有擔當、有理想、有作為的新時代熱血青年,成為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和開拓者。讓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真正地成為培育人才的搖籃,真正地為社會的發展以及民族的進步貢獻力量。
結束語
高中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的形成和提升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和提升應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階段和所有學科。作為思想政治教師,要立足于教學,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多思考、多實踐、多提問、多體驗,千方百計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理解和運用能力的提升,真正將政治學科素養的精髓注入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深化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國華.淺析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9).
[2]蘇靖平.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新課程,2021(23).
[3]丁念念.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培育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21.
[4]張錫海.淺談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家長,2020(21).
[5]劉平海.探討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J].高考,2020(23).
作者簡介:劉海燕(1974—),女,漢族,河北鹽山人,河北省鹽山中學,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如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285150170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