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遺星 李然
摘 要:我國汽車產業在21世紀以來得到迅猛發展,整個行業在世界的影響力可謂空前盛世。吉利汽車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產業巨星,在行業內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能源汽車專業通過與吉利汽車集團合作,打造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核心課程知識體系,對提高學生崗位勝任力和競爭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依托吉利汽車產業學院,參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對課程思政建設的具體要求,結合人才培養方案,以新能源汽車專業核心課程《新能源汽車全車網關控制與娛樂系統技術》為例,構建課程技能點和思政點知識體系,使專業知識和思政教育有機結合,教學內容更加貼合崗位標準、符合實際要求,強化學生素質教育,提高崗位適應力。
關鍵詞:校企合作 課程思政 專業課程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in the Curriculum of New Energy Vehicle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en Yixing,Li Ran
Abstract: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the 21st centur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whole industry in the world is unprecedented. As a rising industrial star, Geely Automobile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industry. Through cooperation with Geely Automobile Group,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major has built a core curriculum knowledge system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post competence and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relying on Geely Automobile Industry College, referring to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guiding outline for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urriculum skill point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knowledge system by taking the new energy vehicle whole vehicle gateway control and entertainment system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mak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ake the teaching content more in line with the post standards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so as to strengthen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and improve post adaptability.
Key words: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長期以來,高職教育普遍以專業教育和技能提升為主要教學考核目標,傳統專業課程教學并沒有考慮思想政治教育,有學科界限區分過分明顯的現象。這是影響人才綜合素質提升的教學方式,脫離高校立德樹人的教學宗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貫徹落實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要不斷創新改革,形成教育合力。課堂教學是高校開展立德樹人教學任務的主陣地,要貫徹課堂教學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習近平,2016)?!陡叩葘W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2020年教育部印發,以下簡稱《綱要》)根據不同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給予了詳細的指導性意見,為新時代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改革明確了方向。參考《綱要》,結合企業崗位能力要求,合理設計課程標準,把課程思政融入專業教學中,切實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1 校企合作模式對高職專業課程教學的積極作用
1.1 校企合作模式——以吉利汽車產業學院為例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習近平,2017)。校企合作在職業教育中的正向作用已經在很多實踐中得到了有效印證。校企合作是學校和企業之間建立的一種互助互利的模式。校企合作不僅是企業、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當前社會競爭激烈的市場所需要的。學??粗衅髽I的實踐經驗、企業需要學校的人才培養儲備,是一種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雙贏”模式,更為教育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春天。一般校企合作模式包括:①學校引進企業模式,即企業引進部分生產線到校內,學校就是工廠,課堂就是車間,是理論和實訓相結合的模式;②勞動和教學相結合、工學交替,該模式主要參考西方國家的職業教育模式,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學校學習和工廠實訓交替進行,另一種是學生主要在工廠進行實訓,工作之余通過討論、交流等形式進行理論學習;③校企互動模式,即校企雙方互派教師進行教學活動;④“訂單”式合作,即招生和招工同步,學校按照企業用工標準進行教學,企業解決學生的畢業就業問題。
吉利汽車產業學院是一種綜合性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為助力“中國制造2025”,服務汽車產業,促進教育事業與校企合作在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及產學研領域的發展,帶動當地經濟增長的校企雙方協同育人模式的精準實施。企業依托院校辦學資質、教學資源、管理體系和后勤保障,通過文化深度融合、協同管理、定向培養和自主分配,實現人才職業化精準培養,為汽車產業鏈人才精準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該模式下,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吉利公司精英班學生招收標準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工學交替和現場實踐教學的模式,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在培養過程中加入吉利公司企業文化;采取新型學徒制課程教學,開發活頁式、工作手冊式具備企業特色的教材,將企業文化融入教學課程,加強文化、專業技能等基礎課程教育,制定課程考核標準;共同組建一支由企業員工、學校教師組成的“雙導師”教學團隊。
1.2 吉利汽車產業學院模式對高職汽車專業課程教學的積極作用
高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中的高層次教育,一般包括??茖哟?、本科層次和研究生層次,其中,研究生層次又包含碩士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博士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本文闡述的高職主要是針對??茖哟蔚穆殬I教育?!秶鴦赵宏P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對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等問題提出了要“加快”、要“創新”,同時要產學研結合,要能服務于當地產業等要求。2019年1月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方向應不同于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培養的實踐型人才要具有“工匠精神”。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加強產學研合作,培養的應用型人才能更好的貼近企業需求標準。
目前,吉利汽車在國內有1000多個銷售網點、海外銷售和服務站點400多個,銷售的產品和服務已遍布全球。已形成全球化的研發體系,在中國上海、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巴塞羅那、美國加州、英國考文垂建有五大設計造型中心,在中國杭州、中國寧波、中國上海、瑞典哥德堡、英國考文垂建有五大工程研發中心。2020年吉利汽車累計銷量超132萬輛,連續四年保持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2021年1-6月,吉利汽車累計總銷量630,237輛。根據“2021全球最有價值的100個汽車品牌”(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Finance)排行榜顯示,吉利品牌位列第21位,名列中國汽車品牌榜首。
高職專科教育與吉利汽車集團合作,對于培養汽車專業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具有積極作用。一方面,吉利汽車產業學院適應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吉利汽車集團在世界汽車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企業反饋的人才培養標準和需求順應市場導向,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崗位適應能力有較好的參考價值。另一方面,吉利汽車產業學院的運行,對于學校和企業來說能達到“雙贏”的目的。學校與企業在合作過程中能做到信息、資源共享,學校利用企業提供的設備、師資和技術支持,能有效降低教學成本、提高師生實踐能力;企業利用學校場地按照自身需求進行人才儲備,降低“新人”培養成本。通過合作,二者有效實現了優勢互補。
2 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核心課程中的“課程思政”
2.1 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課程思政”現狀
課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據當代發展特征,思政課程融入專業課程的一種教學改革模式(張賀等,2020)?!罢n程思政”育人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已經得到了高等院校的普遍認同。特別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學習年限和人才培養目標等特點,決定了其對課程思政的迫切需求,課程思政也成為未來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張海洋,2019)。陳磊,張興海認為專業課程和思政課程具有同向性和互補性(陳磊等,2021)。以目前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為例,學校和教師對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已普遍認同,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授課教師能有意識的融入思政內容,但是思政內容還不成體系,在專業教學任務中,很難實現融會貫通。
2.2 基于《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高職新能源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綱要》指出,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全面推進價值觀引領到人才培養的專業教育之中,通過課堂主渠道,塑造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結合高職??乒た茖I實踐類課程思政指導意見,思政內容應包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憲法法治教育、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等。以高職??菩履茉雌噷I核心課程《新能源汽車全車網關控制與娛樂系統技術》為例,可以選擇融入的思政內容具體包括:學習要學會思考、知行合一,敢于鉆研、善于探索實踐的創新創造精神。把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科學精神相結合,培養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工程倫理教育,從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的角度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等。
3 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核心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實踐——《新能源汽車全車網關控制與娛樂系統技術》部分章節教學案例分析
開始上課前,通過新能源汽車教研室與吉利汽車市任泰合4S店聯系,組織學生到店里參觀學習,通過校企雙師共上思政課的方式完成教學。具體課程思政實踐過程如下:
3.1 企業實踐
課前參觀實踐的教學流程包括參觀、教學、交流、總結。首先,學生進入4S店,按照預設路線參觀企業的各個功能區,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企業的發展歷程和吉利汽車文化。授課班級的學生大部分沒有參加過工作,對企業的運行機制、環境和吉利汽車成長史等都比較陌生,通過親身體驗形成實際的感知,有助于引發學生對艱苦奮斗精神的思考。其次,學生參觀與本專業有關的汽車售后維修過程,對本專業和本門課程主要講解的專業知識內容有了初步的感官認知。
3.2 雙師授課
邀請企業講師和學校教師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參觀結束之后,學生進入企業培訓室,由4S店售后服務工程師講授售后服務流程、接待客戶注意事項、車輛維護技能和技巧、實訓6S管理等內容。學生們認真聽講、做筆記、標記疑問,課后與工程師和其他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和互動,解答疑惑。企業工作人員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的理論結合實際,對專業崗位工作職責和標準也有一定的了解。
3.3 回歸課堂
企業參觀結束以后,組織同學們回歸課堂。本門課程的核心內容是車載網絡技術,在學習這部分課程前,學生需要了解什么是計算機網絡,因此課程的開端需要講解計算機網絡的概念。
首先,課前請學生代表談一談吉利汽車市任泰合4S店參觀的收獲和體會,然后播放課前準備好的吉利汽車集團的發展歷程視頻資料,對重要的發展節點,特別是初期小企業奮斗的不易進行詳細的介紹,使學生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企業的發展變化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總結企業講師授課內容。通過總結企業講師講解的專業實踐經驗和技巧,倡議同學們學習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勞動人民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精神。鼓勵同學們,幸福美好的生活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為以后實訓課程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培養做鋪墊。
再次,結合上述講解中華民族精神擴展到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課前引入唐代詩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欣賞優美詞句的同時,讓大家體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一詩句。和大家一起感慨古人想象出來的“天涯若比鄰”美好愿景的同時,引入善于創新創造的人們經歷了諸多失?。ù颂幨怯掠谔剿?、不怕失敗精神的引入),終于讓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實現美好愿望,進而開始講解計算機網絡的概念和相關知識點。
最后,要求每位同學認真作總結,課堂講解結束后,讓同學們認真對比企業和學校雙師教學的不同,總結學習后的感想,為教師課后教學反思提供參考素材。
4 “課程思政”實踐經驗及教學反思
檢驗高校育人成效的根本標準是立德樹人實施效果,思政內容和專業內容不能完全割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要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價值引領和知識傳授要同向同行,在專業教學內容中融入思政元素,通過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才是推行課程思政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課后進行經驗總結和教學反思,對日后提高課程思政教學具有積極作用。
4.1 “課程思政”實踐經驗
(1)針對性的教學設計。課程思政的教育內容不能是說教式,學生通過實踐體驗感受到思政內容,體驗活動應該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學生體會到的每一個感受,應該都在設計中得以預見。根據授課班級學生的不同情況,通過與企業工作人員和科任教師協商,結合教學需要設計確定學生參觀的路線、項目和講解內容,活動進行時教師要實時監測課堂效果,要及時調整和修正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問題。
(2)正確匹配專業和思政教學內容。課程思政是近些年來,專業和思政同步教學的全新模式。思政內容要根據專業教學內容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同時思政內容的設計要具有連貫性、具有“前后呼應”的效果。比如上述案例中,通過參觀企業,了解吉利汽車集團成長史,體會企業艱苦奮斗的艱辛和不易,同時也讓學生以后的實訓課程可能出現的反復失敗有了心理準備。
(3)思政和專業的結合要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課程思政不僅升華了專業知識,而且讓思政教育有效“落地”,生搬硬套只會讓教學效果適得其反。比如上述案例中,通過講解計算機網絡的概念時融入的思政元素有:①讓同學們通過較為輕松有趣的課外體驗活動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族企業艱苦奮斗出成果的優良作風;②借助鑒賞古代詩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引入勇于探索的創新創造精神。從而過渡到專業知識的講解,授課過渡自然,思政元素和專業知識銜接不生硬。
4.2 教學反思
(1)全面推行課程思政的反思。傳統的教學對專業知識的授課效果有一定的評價標準,對課程思政中融入的思政元素講授效果的考核難以制定標準。課程思政的全面推行,對授課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授課時間、地點等要求較高。而且課程思政效果考核也不是短時間就能得到結果的,有的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有的可能長時間效果都不太明顯。因此,全面推行課程思政還存在一定的困難。
(2)校企合作課程思政建設的反思。校企合作教學對教師的企業經驗、教學過程的把控和校企雙師的配合默契要求非常高,一旦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需要任課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企業,與企業教師共同協商教學內容、共同備課,這就需要企業和學校雙方的大力支持,科任教師的力量畢竟相對薄弱。
(3)課程思政對專業教學帶來的影響的反思。課程思政要求專業教學和思政教學的內容有機融合,這就是需要二者相互配合前行,在原有的專業教學內容基礎上找到思政內容的契合點。有時候為了避免思政元素的引入過于突兀,需要適當地改變專業知識點的授課順序或者方式。也就是說二者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相互妥協、相互包容,又不能“越界”思政課程。因此,找到專業知識和思政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的平衡點,是課程思政教學設計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面對當今時代變遷的新挑戰,“課程思政”建設要符合新時代學生思想價值引領發展的新要求。一方面,學生既要有順應時代的好品行、又要擁有好技能,是時代對專業和思政協同育人提出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對任課教師教學設計創新能力的新挑戰。只有開拓思路、積極探索,有效避免“干巴巴”的課程思政,才能實現徹底破除專業和思政教育“兩張皮”的“大思政”格局。
科研項目:2021年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項目(項目編號:2021B270);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院級科研項目(項目編號:qnzyky-2021-29)。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一09(1).
[2]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0-06-05].
[3]張賀,韋冬.校企合作模式下課程思政建設路徑——以蘇州市亨通集團教學實踐為例[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
[4]張海洋.高職院?!罢n程思政”與協同育人的融合邏輯理路[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35):63-67.
[5]陳磊,張興海.新時代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邏輯進路[J].廣西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