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虔
【摘 要】隨著教育思維的革新,學校以及教師的教學理念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對學科教學的認識更具深度和廣度,同時也對教師的學科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教學思維的引領下,教師更加重視學科核心素養,并旨在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正確思想意識,促使學生構建良好的道德思維體系,激勵學生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這也正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體現。本文基于立德樹人的根本思想,對英語微課教學進行探索研究。
【關鍵詞】立德樹人 英語教學 微課教學
一、微課的概念
微課指的是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教學中的某一知識點以視頻的方式進行記錄,通常時間限制在10分鐘之內。微課具有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的優點,除了記錄教師課堂中某一知識點的教學環節,也可以在課堂之外錄制教學視頻,其制作過程通常比較復雜,需由教師確定知識點之后準備教學素材,并設定10分鐘內最高質量的教學過程,保證邏輯性和結構性,然后將其通過剪輯的方式加以修飾潤色,最終形成具有較強教學價值的微課視頻資源。
二、微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興趣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關鍵影響因素,借以微課視頻資源融合課堂教學,可以簡化教學過程,并擴大學生的認知范圍,增加教材之外的知識內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另外,相比于傳統教學模式,微課以視頻的形式可以更加生動地呈現知識,并可以利用其他視頻技術將知識點轉化為動畫、圖片等,更具趣味性,由此便夠極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2.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微課在英語中的應用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小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能力、認知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等方面都存在較為明顯的個性化差異,因此對教學也存在差異性的需求。然而,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課程的設計通常會以中等層次的學生水平為依據,這樣就容易導致學優生的重復學習,學習能力得不到“再上一層樓”的提升,學困生也依然處在對英語知識的一知半解中,無法很好地跟上教學進度,從而影響英語教學效率與質量。但通過微課,教師可以將不同的知識點分別制作為不同的微課視頻,供學生選擇性地觀看學習,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學習需要,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
3.優化英語課堂的互動性
微課的應用有利于優化英語課堂的互動性。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整節課都在講解知識,學生常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教學互動的機會比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學生的發展。通過引入微課,教師可以將知識點進行短小精悍的講解,學生觀看之后可以更快速精準地明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然后在此基礎上教師能帶領學生進行更多的互動討論,賦予有限的教學課堂更多的互動空間,利于強化課堂活躍度,提升英語教學效果。
三、英語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必要性
1.英語學科的獨特德育職責
英語是當今世界上最常用的通用語言之一,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有積極作用。由于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各種外來文化,因此在了解西方文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滲透愛國思想教育,這正是英語學科所特有的德育教育職責。此外,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在教學及學習過程中,學生所遇到的困難更大,也更加復雜,這正是德育教育的有效切入點,教師可以借此培養學生努力奮斗、勇于克難的精神。
2.培養學生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社會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國際化交流進程也在不斷加速,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之一的英語顯得更加重要,從小學階段開展英語課程的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英語知識、學會英語表達以及增強英語交流能力,還能讓學生認識并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識,在英語交流中能更加流暢自如。在此過程中,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讓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國和其他國家的差異,更加深入地認識文化的不同、發展的不同和追求的不同,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促使其努力成長和發展,為國家的建設與進步做出貢獻。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愛國意識,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念。
3.開闊學生認知眼界的關鍵途徑
英語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開闊學生認知眼界的關鍵途徑。教師在立德樹人觀念的引領下,應積極從自身出發,樹立良好的榜樣。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榜樣,利于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對學生未來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學生在了解其他國家文化知識時,基于立德樹人理念的引領,也能夠以更加客觀、理性的視角去認知世界文化,形成國際化的文化視野。可見,在英語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有必要的和有價值的。
四、基于立德樹人的英語微課教學對策
1.充分發掘英語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英語教材是教師組織開展教學的重要基礎,在英語教材中蘊含著較多的德育因素,其不僅具有啟發性、教育性,也具有思想性。因此,在英語微課教學中,教師也應該積極且充分地發掘英語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找到相對應知識中的德育因素,然后將其融合設計在微課視頻中,以英語知識教學為依托載體,利用其中的德育因素,既達到知識講解傳授的目的,又可以在其中滲透思想教育、愛國教育以及品德教育,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完成做好鋪墊。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1 I like dogs時,教師可以在講解動物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愛護動物的意識,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這一單元教學的主要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dog、panda、tiger、monkey等單詞,以及基本的對話句式“—What’s that?—It’s a/an...”“—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基于對這些知識的講解,引入愛護動物、關愛動物的理念。
在微課中加入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切實了解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如導盲犬能夠幫助盲人更加方便地出行等,以更加真實生動的方式增強學生愛護動物的意識,以此提升德育教學效果。
2.積極創設英語教學生活情境
情境教學方式在各學科教學中都具有十分廣泛的作用,在英語微課教學中,教師更能借助微課的優勢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特別是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這樣的情境既有趣味性又有熟悉感,并且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認知范圍也比較狹窄,在更加熟悉的教學情境中會更加主動地學習,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微課教學的質量。與此同時,在以生活情境教學為基礎的微課教學中融入品德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可以幫助學生感受真實的知識應用場景,不再受限于傳統課堂教學,這有利于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德育意識。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3 Asking the way時,教師可以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在微課中引入德育知識,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如在問路時應保持禮貌,學會用英語表達禮貌用語,設置生活中常見的問路情景,充分融合德育思想和英語知識,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化的德育情境中學習并運用英語知識。
3.組織開展英語實踐性活動教學
在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引導下,英語教師開展微課教學時應積極組織實踐性的活動教學,在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語知識以及掌握英語知識并運用。將重點和難點知識以單一微課視頻的形式進行呈現,不僅在課堂中,在課后學生也可以隨時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這對于實踐性教學活動的教學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并且在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更簡便地融入現實生活,將其活動過程作為德育教學的關鍵輸出路徑,體現立德樹人根本教學任務的落實和執行。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六年級上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時,教師就可以先通過微課的形式讓學生觀看一些有關環境保護的視頻、圖片,如環衛工人清掃大街的視頻、垃圾桶傾倒的圖片、愛護環境的標語等,讓學生先樹立環保意識,然后以實踐活動的方式組織帶領學生到社區中進行公益性的衛生服務活動,體驗如何才能從行動出發來保持城市的干凈整潔。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用英語表達實踐感受,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德育水平。
綜上所述,微課是當前教育教學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增強課堂教學互動性,對于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有積極作用。而立德樹人是教學的根本任務,英語課程的獨特性決定了其必須擔負相應的德育培養職責,通過立德樹人理念的引領,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開闊學生的認知眼界,這無論對英語教學的發展,還是學生的成長發展都具有現實的促進意義。基于立德樹人開展英語微課教學,需要英語教師積極發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創設相應的英語教學情境,并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加強對學生英語表達的重視,在英語微課教育中塑造正確的德育觀念和思想,以有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