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寧
【摘 要】游戲是學生的最愛,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游戲化教學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以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有多少點子”為例,介紹了在數學低年級開展游戲化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數學教學 游戲化教學 策略
學習是學生必須要做的事,游戲是學生的最愛,游戲化教學將學生必須要做的事變成其最愛的游戲,為低年級數學教學打開了一扇窗。本文以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有多少點子”為例,闡述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尋找游戲和數學教學之間的結合點,以及開展游戲化教學的策略。
一、游戲化教學的概念
游戲化,是在非游戲情境中使用游戲元素或游戲機制制造引人入勝的體驗。數學游戲化教學,則是教師通過分析教學內容及學生心理,在教學設計中合理運用游戲設計的理念進行設計,通過有趣的游戲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從而習得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感悟數學思想。游戲化教學可以充分發揮游戲的積極作用,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形象化、趣味化,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深度參與,感受數學學習帶來的樂趣。
二、開展游戲化教學的策略
近幾年筆者主要在低年級執教,在日常教學中大量開展游戲化教學實踐,深受學生歡迎,也積累了一些在低年級進行游戲化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游戲化教學情境,貫穿整堂課
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常常創設故事情境引入新課,這是由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決定的,他們喜歡聽故事,容易沉浸在故事情境中,并自覺調動所有思維與情感,全身心地感受和體驗故事所帶來的新奇世界。在游戲化教學設計中,教師們對故事情境的創設尤為執著,如通過懸疑、對抗、沖突、挑戰等游戲元素營造引人入勝的體驗,此時學生大腦快速運轉,需要辨別各種從外界傳來的信息,這使得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極佳。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有多少點子”時,筆者以學生們喜歡的電影人物“大眼仔”為主角營造了“怪獸學校”的故事情境,整節課的教學內容從大眼仔在怪獸學校一天的學習為引展開,教材中的抽象的“點子圖”變身為怪獸學校早操“方陣圖”,核心問題“有多少個怪獸(點子)”的出現變得順理成章,這與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理解乘法的意義并用多種方式表達相契合。在小組合作學習新知識時,情境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利用“學習召喚術”這一橋段,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實現本環節的學習目標:掌握乘法的意義,會根據怪獸方陣說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整節課以故事貫穿始終,把學習目標隱藏在游戲目標中,學生玩游戲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教學重難點在不知不覺中突破。值得注意的是,創設游戲化教學情境,切忌虎頭蛇尾,情境只在引入時出現,其后整個教學過程與情境基本脫節,故事的魅力無法完全展現,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二)讓每個學生成為“玩家”,提高參與度
好的游戲僅靠講好故事是不夠的,每一個玩家都參與其中,操作、體驗、互動……讓玩家們樂此不疲地沉浸其中,是游戲設計者必須要考慮的。游戲化教學亦是如此,用游戲設計的思維來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進,盡全力提高參與度,讓每個學生都是“玩家”而不是看客,這是游戲化學習努力的方向。因此,在“有多少點子”這節課中,筆者為每一個學生準備了“游戲道具(學具)”,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學習。
“游戲道具”怪獸方陣圖和遮蓋紙可用于多個教學環節。環節一為“有多少只怪獸”,此環節意在讓學生在“數”和“算”的過程中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這一數理。游戲玩法很簡單,兩兩合作,一個遮一個數,算出一共有多少只怪獸;環節二為“神奇的召喚術”,玩法發生了變化,筆者為學生增加了新的游戲道具“召喚卡牌(算式卡牌)”,游戲規則也發生了變化,當教師隨機抽取一張召喚卡牌后,學生們快速根據卡牌提示在怪獸方陣圖上進行操作,遮蓋住一部分小怪獸,留下的怪獸數量要和卡牌上對應;環節三為“合作打怪”,同桌二人合作,一人遮蓋、一人說,在合作互助中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特別強調的是,同伴互助合作學習的關鍵在于同桌之間積極互動關系的建立與個人責任意識的培養,只有這樣,才會形成平等互助的同桌關系,才會使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個性、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共同成長。
(三)用多元評價即時反饋,讓學習成癮
如何設計游戲中的反饋機制這個問題非常專業,但是也是游戲是否好玩的重要標準,在游戲化教學中,怎樣讓評價更及時、更多元、更高效,是設計的重難點之一。筆者參考了多款暢銷游戲中的即時反饋機制,并對之進行簡化,借助常用的多媒體進行多元評價,如音效是游戲反饋機制中的重要元素,引進課堂,可以成為學生闖關成功時的“勝利歡呼”,配合PPT上大大的笑臉,為學生加油打氣,激發群體士氣;隨機性和神秘感也是重要的游戲元素,在教學中,用隨機抽獎的方式來獎勵學生常常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隨機抽獎用PPT的觸發動畫就可以實現,將評價結果隱藏,學生通過翻牌來獲取獎勵,每當有機會點開評價卡牌,學生們都會特別緊張,對即將到來的獎品也特別期待,全場氣氛瞬間緊張起來。在評價卡牌制作時,筆者還有意識修改規則,如設置“獎勵翻倍”“暫停一次”“增加一次翻牌機會”等增加偶然性的卡牌,避免千篇一律降低評價效果。
當堂檢測也是有效的即時反饋,怎樣能讓它變得更有趣呢?在“有多少點子”這節課的最后一個環節,筆者設計了游戲化練習:怪獸們要離開學校了,開門的鑰匙藏在一張神秘卡牌上,破解謎題(練習)就能順利離開。小策略,大轉變,一張小小的卡牌,激發學生挑戰自我的欲望,再加上不斷離開的同學,教室里似乎編織著一張隱形的英雄榜,每個學生都為了上榜而努力答題,不斷突破自我。
三、實施游戲化教學的反思
在低年級數學課堂進行游戲化教學,對一線教師來說并不輕松,一是因為教師們或忙于各種事務性工作,或自身信息技術水平偏低,各種原因導致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設計并制作高質量的課堂游戲;二是為保證游戲的高參與度,教師們在學具的準備上也要花很多的時間和功夫,難以長期堅持,進而影響游戲化教學的開展。筆者所在的學校,由學校牽頭,集合科組全體教師的力量進行游戲化教學研究,沉淀下大量適合課堂使用的游戲化教學設計、課件、學具等教學資源,為教師開展游戲化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逐步實現學生樂學、善學的喜人局面。筆者也堅信,在理論和實踐共同豐富的基礎下,本校游戲化教學會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文永.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7).
[2]白雪.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品牌,2015(6).
[3]石晶.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