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映娥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語文教學也有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減輕學生負擔,開展高效課堂教學,以素質教育、快樂教學的方式,營造積極且富有活力的教學課堂環境,讓學生融入到語文學習中,培養學習興趣,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學習中夯實基礎,培養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下文將深入分析小學二年級語文開展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語文教學;小學二年級;高效課堂教學
引言
小學二年級屬于低年級段的教學范疇,主要以培養思維意識、培養學習習慣為主,為今后的高年級段學習打好基礎,開展高校課堂則是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提高教學效率,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能力,對此教師應結合學生喜好、包容學生差異化問題,以多維度開展語文課堂教學。
一、當前教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教學觀念及學生特點有著直接的聯系,首先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通常是八、九歲的孩子,這個年齡的學生活潑、愛動、思維跳躍,注意力很難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且認知能力尚未完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階段上,另外在上課的前十分鐘幾乎沒有太高的教學有效性,學生還沒有從課間玩鬧的狀態走出來,對于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很難直接進入學習狀態;其次是教學氛圍沉悶,小學語文教學大多為文字性內容,但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識字能力較弱、知識儲備量較少,小學生在主觀上就很難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因此大多數的語文教學課堂較為沉悶,教學內容沒有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效率較低;最后是課堂教學結構不緊湊,教學方式單一,在傳統語文課堂教學中,通常教師傳授知識為主,沒有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想法,融合學生的特點開展特色教學,發展學生優勢,單一的教學方式常常會局限學生的思維模式,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
二、開展高效語文教學課堂的策略
(一)豐富教學形式
豐富的教學形式可以使課堂結構變得緊湊,以緊湊的教學結構提升小學生課堂學習的專注性,有效的解決填鴨式教學、應試教育等傳統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豐富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課堂主動性,進而提升學習的參與感。將語文課堂教學分為前期-中期-后期三段,下面將以《狐假虎威》課堂教學為例深入解析如何通過豐富教學形式開展高效語文教學課堂:
課堂教學前期,語文課堂教學前期由于學生剛剛結束愉快的課間活動,很難馬上投入到學習中,對此教師在課堂前期課開展課程導入的活動,教師應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狐假虎威動畫影視作品,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的教學活動中。
課堂教學中期,在播放動畫影視作品期間,學生會沉浸在故事中,播放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走入本節課的教學中,在掃清生僻字后,以分角色朗讀的方式開展主體教學,帶領學生分析文中哪些詞語能夠體現老虎的生猛和狐貍的狡猾,譬如文中以“逮住了、撲過去”等詞語描寫老虎的生猛。
在課堂的后期,學生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對此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同時小組學習討論的方式也是非常有效的分層次教學的措施,結合小組討論的方式,探討本篇課文的寓意,在本節課中學會了什么,升華課堂教學主旨。
通過整體的課堂分析,張弛有度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做到以學生的課堂主體,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并結合多媒體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后期的小組討論中開展留白教學,給學生空間思考,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在小組討論中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優良品質。
(二)結合主題式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主題式教學是寓教于樂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是結合語文學科特性創新的一類調動學習氛圍的教學措施。以第一視角感知學習內容,通過情境帶入到課文的學習,主題式教學在創設情境時可結合課文特點設計情境,寓言、神話類的課文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開展主題式課堂,品德培養、情感類的課文以設計貼近生活的情景,將教學與生活相連接,在教學中提高育人價值,另外主題式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立體的方式感受教學內容,讓教學內容與課堂的時間空間融為一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升語文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坐井觀天》這一課的教學中應用主題式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學生完成課前預習,掃清生僻字,了解課文中的內容,其次教師準備道具,讓學生結合課文中的角色形象裝扮起來,沉浸在情境中;最后由文中角色和旁白構成本節課的舞臺劇,通過分角色的方式朗讀、演繹課文,調動課堂的活力和氣氛,讓學生沉浸在積極的教學氛圍中,另外在教學主題式教學中可增加學生的互動性,活躍課堂氣氛,讓每位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譬如臺下的學生可以對扮演小青蛙角色的學生提出問題,扮演小青蛙角色的學生以青蛙的視角回答問題,這樣的互動方式對于扮演青蛙角色的學生有些難,但這也是培養學生換位思考能力的方式,通過這樣方式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三)課堂教學生活化
生活化的語文教學課堂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有效性,更能夠實現語文教學的育人價值,在素質教育中,教學應深挖育人價值,結合學科教學的方式培養有思想、有品德、有能力的學生,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價值觀念還未形成,此時教師的教育和引導尤為重要,因此將語文教學生活化是非常必要的教學措施,讓教學回歸生活,通過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雪孩子》這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程內容的同時,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分享自己記憶中的冬天,通過分享生活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和課堂互動性,在學生分享自己眼中的冬天時能夠體現學生的觀察能力,并在學生分享期間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程的最后,教師將學生分享的冬天與課文《雪孩子》相結合,并讓學生在學習之余感受自然環境,從教學走入生活,以生活的方式提高教學有效性,二者相輔相成,構架有效課堂。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課堂應以學生為主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同時課堂教學要具有關聯性,找到語文與學生興趣的關聯點構架課堂結構,通過獨特的教學方式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將課堂教學利用率最大化,以素質教育為教學核心,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葉婷婷.微課在小學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下旬,2021(3):0286-0286.
[2]劉清紅.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材教學方法的轉變與思考——以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為例[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19):0132-0132.
[3]沈藝.讓動詞“動”起來——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動詞教學策略[J].現代教學,2021(19):41-42.
[4]薛墨.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提升學生識字學習效率的研究--以統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為例[J].基礎教育論壇,2021(29):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