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紅





【摘 要】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材中編排了四次“口語交際”,如何利用這一板塊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以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材中的“口語交際”板塊為例,分析“口語交際”板塊的特點,淺談如何利用該板塊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 教學實踐
課標中的“總目標”部分指出,要讓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統編版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板塊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抓手。本文以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材為例,談一談對如何利用該板塊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幾點思考。
一、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的特點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中共安排了四次“口語交際”,每次“口語交際”都有具體的任務和要求,對于其中的重點配有“小建議”和“小提示”。其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貼近生活,情境真實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的四次“口語交際”話題都和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有的話題針對學生生活的情境,如“父母之愛”中出示了三個不同的情境(如圖1)。仔細閱讀會發現,類似的情境,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有的話題則涉及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制定班級公約”,要求學生提出班級建設的目標,并通過分組討論,形成小組意見,最后全班表決,形成公約。
從這些話題中不難看出,統編版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強調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情境的設計真實、自然,布置了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能夠觸發真實的語言表達,使學生有內容可說,并幫助學生將口語交際的技巧運用于實際生活中。
(二)話題新穎,形式多樣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的交際話題較為新穎,形式多樣。從表1中可以看出,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話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個人獨白型,如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講民間故事”,要求學生個人進行口頭表達,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當眾表達的勇氣、條理表達的能力。
另一類是集體交流型,旨在引導學生在集體中發表觀點并聽取別人的意見,如“制定班級公約”“父母之愛”“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都有組織小組交流或全班交流的要求,目的是引導學生掌握與人交流的方法和要點,提升與人交流的能力。
(三)與單元語文要素緊密貼合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材中的四次“口語交際”分別出現在第一、第三、第六、第八單元,和所在單元的語文要素緊密貼合,是對單元主題的延伸和拓展。如第三單元的主題為“民間故事”,該單元的“口語交際”話題“講民間故事”的具體要求“故事要講得生動、有吸引力”正是該單元要素“創造性復述故事”的具體體現。又如第六單元的“口語交際”話題“父母之愛”和第八單元的“口語交際”話題“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也是如此,是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掌握的表達方法的實踐和運用。
(四)目標明確,注重習慣和意識
統編版語文教材對課標中提出的學段目標進行了分解細化,為每次口語交際活動設定了清晰的目標,便于在實際教學中做到一課一得。(如圖2)
從圖中可以看出,五年級上冊的四次“口語交際”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提升能力。以“聽”為例,從“總結大家的共同意見”到“尊重別人的觀點并積極回應”,引導學生逐步從“能聽”發展到“會聽”;以“說”為例,從起始的“控制時間”,逐步到“分條講述”,一步一步幫助學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同時,統編版語文教材也重視培養學生在交際中互相尊重的習慣。圖2中提及的“口語交際”要點都有引導學生交流時條理清晰地表達、尊重別人的觀點。通過一次次“口語交際”練習,改進學生日常交際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如缺少交際意識,不考慮交際的對象、場合等。
二、基于特點的教學建議
結合上面所歸納的特點,可以發現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優化“口語交際”教學方式尤為重要。可以采用以下幾種優化方式:
(一)聯系生活,創設多樣情境
教學時,教師應創設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交流情境。例如,在“口語交際”話題“父母之愛”中,除了教材所給的三個情境(如前文圖1所示),教師還可以創設更多的情境,如“劉剛的爸爸媽媽對他期望很高,課余時間給他布置很多作業,劉剛感覺很累”。在“口語交際”的教學中,不囿于教材所提供的內容,呈現更多樣化、生活化的情境,以便引起學生共鳴,激發學生進行交流的興趣,讓學生有話可說。
(二)全員參與,練說練評
“口語交際”的教學要注意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力爭做到全員參與、人人開口。如“制定班級公約”話題設置在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這時學生剛剛升入五年級,新學年理應制定全班認可的規則,這個話題很適合讓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
“全員參與”的落實還可體現在課堂評價中。如教學第三單元“講民間故事”時,教師就可以穿插評價的指導:在學生代表上臺講故事之后,可引導其他學生圍繞情節豐富、動作表情、語音語調等方面對其進行評價。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也可以增強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信心。
(三)聯系單元要素,拓展課外閱讀
統編版語文教材中任何一項內容的編排都要圍繞該單元要素進行,在“口語交際”教學時也應該緊扣單元語文要素,做到前后貫通、相互融合。第八單元的人文主題和單元要素如圖3所示,結合要求,教師在教學該單元“口語交際”話題“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時可將目標設定為:能分條講述,運用從課文中掌握的提取信息的方法,將自己最喜歡的人物形象的理由進行概括和整理,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有條理、有重點地講述;聽人說話時能抓住重點。
“口語交際”還可以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如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三篇課文內容都與“讀書”有關,在進行該單元“口語交際”時,也可以滲透課外閱讀的推薦和指導,利用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人物形象,推薦感興趣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課外閱讀。
(四)歸納方法,加強指導
在“口語交際”過程中,教師可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方法技巧。如教學“講民間故事”時,應結合具體的例子(如課文《獵人海力布》),列舉講故事的方法:可以豐富故事的情節,將文中略寫的內容進行想象擴充,如海力布怎樣力勸鄉親們搬家,增加人物的對話;可以增加故事的可感性,如想象小白蛇感謝海力布的救命之恩時的表情和動作,引導學生明白加入體態語可以把故事講得更好聽。
要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要求教師上好每一堂口語交際課,注重開放有效的教學過程,優化口語交際教學的多元評價,讓學生在交際中發展語言、發展思維。當然,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在口語交際課上的學習成果,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都要反復練習??傊處熞寣W生在交際中學會“交際”。
【參考文獻】
孫秀蘭.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如何優化口語交際教學[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