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互聯網金融、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

2022-03-26 13:54:42何涌齊佳思
財會月刊·下半月 2022年3期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何涌 齊佳思

【摘要】為探究互聯網金融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以及居民消費的中介效應, 選取我國2011 ~ 2019年互聯網金融及經濟相關數據, 從發展效率、可持續性、穩定性三個維度構建經濟增長質量綜合指標, 建立回歸模型。 研究表明, 互聯網金融發展及居民消費能夠顯著促進經濟增長; 進一步分析居民消費的中介效應, 發現互聯網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效果只有部分是通過影響居民消費產生的, 即居民消費在互聯網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中具有部分中介效應, 且中介效應占比為31.1%。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經濟增長;居民消費;熵值法

【中圖分類號】F830.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0994(2022)06-0126-7

一、引言

互聯網金融(ITFIN)是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的完整的互聯網金融在線支付體系。 金融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對整個金融行業的產品、組織和業務等各個方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近年來, 隨著電子商務以及大數據的不斷普及, 互聯網金融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其發展模式主要有眾籌、p2p網絡借貸、第三方支付、大數據金融等。 在互聯網金融的模式下, 用戶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從互聯網尋找金融資源, 顯著降低其交易成本。 以第三方支付為例, 相比于傳統消費, 由于沒有傳統銀行卡支付繁瑣的操作流程, 第三方支付顯得更加便捷, 而這種便捷性使得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得以發展。 從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規模(數據來源于移動支付網數據庫, 見圖1)來看, 2011 ~ 2019年, 其交易額逐年大幅度遞增。 2013年增長率高達500%, 從2016年起, 增長率逐步下滑, 也逐漸趨于穩定。

在第三方支付規模逐年增長的同時, 互聯網第三方借貸平臺提供的消費信貸給予居民超前消費的能力。 東方財富網最新數據顯示, 2020年6月新增信貸19043.59億元, 同比增長13.78%, 累計金額達123300億元(數據來源于東方財富網數據中心)。 第三方支付使用的虛擬貨幣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消費者的消費抑制心理, 刺激了居民的消費欲望。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 2019年我國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高達10.6萬億元, 同比增長16.5%, 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 21.4%(數據來源于中國產業信息網)。 而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 為經濟發展貢獻了十足的動力, 這能否說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消費產生了推動作用, 從而提高了經濟發展水平呢? 另外, 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 用戶能夠打破地域限制, 通過降低成本實現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 但由于地域限制的解除導致本地資金外流, 從而使得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這也對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那么, 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究竟關系如何? 互聯網金融發展能否促進經濟增長? 如果能, 那么居民消費在互聯網金融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中又是否具有中介效應? 回答這些問題對于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及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鑒于此, 本文選取2011 ~ 2019年互聯網金融相關指標, 對于互聯網金融及居民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研究發現: 第一, 互聯網金融發展及居民消費的確對經濟發展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第二, 居民消費在互聯網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機制中起到不完全中介效應的作用。

與以往的文獻相比, 本文可能的創新與貢獻有: 第一, 現有文獻鮮少將互聯網金融與居民消費兩大視角進行融合, 也鮮少考慮居民消費對經濟造成的影響與互聯網金融對經濟造成的影響之間的關聯效應。 本文探究互聯網金融、居民消費及經濟增長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豐富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相關理論。 第二, 以往對互聯網金融影響經濟發展的研究, 主要使用個體層面的數據進行檢驗, 本文借助國家層面數據, 對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分析, 與基于微觀層面數據的現有研究形成互補, 有助于更細致地分析互聯網金融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二、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

1. 互聯網金融能否促進經濟增長。 互聯網金融被定義為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1] 。 與傳統金融相比,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更能明顯增加社會資本的積累[2] 。

不少學者關注互聯網金融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大部分學者認為互聯網金融促進了宏觀經濟的增長。 從理論上來說, 一個國家的金融普惠程度與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具有很強的相關性[3,4] 。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不僅能夠豐富貨幣政策理論[5] , 還能夠促進我國的金融改革、推動利率市場化、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6,7] 。

Levine[8] 、Anand和Chhikara[9] 都曾利用跨國數據對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檢驗,? 證明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江曙霞 等[10] 研究了金融創新、R&D水平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后發現, 金融創新不僅會直接影響經濟增長,? 還會通過技術創新間接影響經濟增長。

2. 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作用機制。 互聯網金融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降低各類經濟成本。 金融市場的出現是為了顯著降低獲得信息的成本[11,12] 。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模式不同, 在網絡平臺上的交易只需要動用少量的人力和物力, 這樣不僅節省了成本, 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時, 對于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憑借大數據技術大力推動網絡借貸創新發展能夠有效發揮互聯網金融的特殊優勢, 從而加速融資審核的流程, 有利于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13] 。

(2)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相比于傳統金融, 互聯網金融在資源配置領域也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在金融學上, 資源配置的核心是資金提供方通過恰當的機制把資金使用權讓渡給資金需求方的過程[14] , 在這個過程中交易者會面臨信用風險和信息不透明的問題, 而互聯網創造的大數據時代能進一步提高識別金融風險的能力, 同時也能緩解交易活動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顯然互聯網金融更有利于資源配置功能的實現。 另外,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提高了影子銀行的信用違約和洗錢風險, 給宏觀經濟帶來了新的挑戰[15] 。

(3)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互聯網金融可以通過優化產業結構、規模效應和創新效應等促進經濟增長[16] 。 大數據產業的迅速發展能夠為互聯網金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推動力, 而互聯網金融相關機構則能夠通過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有效解決交易過程中所面臨的道德風險等問題[17] 。 提高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降低用戶的交易成本以及面臨的風險, 從而吸引更多的潛在投資者, 這就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核心[18,19] 。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 互聯網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

1. 互聯網金融影響居民消費水平。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出現, 學者們開始探討互聯網金融對消費的影響。 何啟志等[20] 就互聯網金融對居民消費的影響效果進行實證研究后發現: 由于具有互聯網工具優勢, 互聯網金融能夠促進網絡消費發展, 從而刺激居民消費增長。 張李義等[21] 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和行為的差異化影響進行分析, 發現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確有顯著影響, 且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程度小于對城鎮居民消費的影響程度。

總體來說, 互聯網金融影響居民消費水平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實現:

(1)優化貨幣支付環境, 促進消費升級。 互聯網支付以及移動支付的便利更好地滿足了個人的支付需求, 同時也會給消費者帶來更高的消費欲望。 網上購物、在線充值等新消費方式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消費升級[22] 。 同樣, 消費環境、消費邏輯、消費層次的改變, 也能夠實現消費升級[23] 。 消費者在使用電子支付時, 虛擬貨幣在消費過程中產生的消費抑制心理遠不如現實貨幣強,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加大購買者的消費意愿, 從而產生消費行為。 邢天才等[24] 分析互聯網消費金融對城鎮居民消費升級的影響后發現, 互聯網消費金融明顯促進了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升級。

(2)緩解資金流動約束,? 增強支付能力。 互聯網消費金融雖然是一種新型的消費金融模式, 但其金融的本質功能并未發生改變。 與為生產投資服務的生產金融不同, 消費金融是由金融機構所提供, 服務于消費需求的金融資源, 其目的是為消費者提供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25] 。 消費金融的主要功能總結為支付、信貸、儲蓄與投資[26] , 且消費金融能夠通過保障機制、平滑機制以及增值機制來影響居民消費行為[27] 。 通過合理有效地分配資源, 金融發展可以幫助消費者更好地利用金融市場實現跨期消費, 從而緩解其受到的流動性約束, 釋放被壓抑的消費需求[28] 。 同樣,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能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從而緩解居民的流動性約束, 提升居民消費[29] 。 Ludvigson[30] 認為, 居民消費行為會受到信貸條件的影響。 而消費貸款能夠緩解消費者當期面臨的流動性約束從而促進消費[22,31] 。 蘇嵐嵐等[32] 依據微觀調查數據發現, 受互聯網金融市場參與影響, 農民網絡購物決策得到顯著促進, 且農民使用互聯網支付、理財和借貸均明顯提升了其網絡購物參與概率。

2. 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 在第一次經濟危機全面爆發后, 凱恩斯學派把消費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引入了經濟理論體系, 指出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會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化, 從而影響經濟增長。 一直以來, 居民消費和經濟增長都是國內外學者重點關注的研究對象, 經濟學家們從不同的角度檢驗了消費結構升級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一種觀點認為, 收入的提高以及經濟的增長能夠促進城鄉消費結構的升級[33] 。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 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會引起我國三大產業投資規模結構發生變動, 進而影響經濟增長。

根據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2: 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

H3: 居民消費在互聯網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綜上所述, 互聯網金融改變了傳統金融業的服務模式。 因此, 傳統金融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既要保持原有的優勢, 更要與時俱進。 目前來講, 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對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問題的研究均取得了豐碩成果。 現有研究理論對于理解互聯網金融、居民消費和經濟增長三者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我國對互聯網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對傳統金融業的影響上, 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 互聯網金融對于社會生活也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但目前尚未有學者對互聯網金融如何影響個人及其社會生活展開研究。

三、研究設計

(一)變量選擇

本文以我國2011 ~ 2019年互聯網金融相關指標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指標作為研究對象。

1. 被解釋變量: 經濟增長(Eco)。 我國早期的研究采用單一指標評價方法來評價經濟發展質量[34] , 但經濟增長是以經濟總量為基準, 涵蓋經濟活動各個方面協同作用的結果。 因此, 目前大多數學者采用建構綜合指標體系的方法測度經濟增長質量。 本文借鑒李玲玲等[35] 的綜合指標體系方法, 再加以改進, 從發展效率、可持續性、穩定性三個維度衡量經濟增長質量, 從而合成經濟增長質量綜合指標。

發展效率反映了當前經濟增長的內在質量, 本文選用產出水平、資本生產率來解釋經濟的發展效率。 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經濟運行狀況是否良好, 同時也反映了各種資源的使用是否合理及是否得到有效配置。 本文選擇生態能源效率和創新能力來衡量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 經濟增長的穩定性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 也是未來經濟持續增長的前提條件。 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有利于加快經濟增長, 因此, 本文用經濟增長率以及第三產業占比來衡量經濟增長的穩定性。 具體見表1。

2. 核心解釋變量: 互聯網金融發展(Ef)。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技術和金融業務的深度融合。 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 第三方支付是主要的發展方式。 2019年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研究數據顯示, 第三方移動支付在網民中的滲透率(近三個月內使用過的比例)高達95.1%, 年交易規模達到183.79萬億元, 日常開銷由第三方支付完成的占比高達58%。 因此, 本文選擇第三方支付交易總額的對數值作為度量互聯網金融發展程度的指標。 數據主要來源于移動支付網數據庫。

3. 中介變量: 居民消費水平(Con)。 居民消費水平是居民在物質產品和勞務的消費過程中, 對滿足生活和發展需要所達到的程度。 其主要通過消費的勞務和物質產品數量來反映。 衡量居民消費水平的主要指標有平均實物消費量指標、現代化生活設施的普及程度指標、反映消費水平的消費結構指標以及平均消費量的價值指標。 據此, 本文選取城鎮居民人均消費作為衡量居民消費水平的標準。

4. 控制變量。 由于經濟增長質量的系統性和復雜性, 故選擇幾個影響因素作為控制變量, 以確保實證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國民經濟可分為三大產業, 互聯網金融屬于第三產業, 因此為了準確衡量互聯網金融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本文選取第二產業的發展水平(Ind)、基礎設施建設(Fra)作為控制變量。

(二)模型設定

本文設計了三個回歸模型, 第一個回歸模型旨在探究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否對經濟增長質量產生了積極影響。 參考周斌等[36] 的實證方法, 構建了探究互聯網金融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模型。 被解釋變量選擇經濟增長(Eco), 解釋變量選擇互聯網金融發展(Ef), 控制變量則選取第二產業的發展水平(Ind)以及基礎設施建設(Fra)。

Eco=β0+β1Ef+β2Ind+β3Fra+η? (1)

第二個回歸模型探究居民消費會不會對經濟增長產生正面影響。 與模型(1)類似, 被解釋變量選擇經濟增長(Eco), 解釋變量選擇居民消費水平(Con), 控制變量選取第二產業的發展水平(Ind)以及基礎設施建設(Fra)。

Eco=β0+β1Con+β2Ind+β3Fra+η? ? (2)

第三個回歸模型則用來驗證居民消費水平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中是否存在中介效應。 要驗證居民消費水平是否在互聯網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中起中介作用, 根據溫忠麟等[37] 提出的中介效應檢驗方法, 構建以下方程組:

Eco=β0+β1Ef+β2Ind+β3Fra+η? (3)

Con=β0+β1Ef+β2Ind+β3Fra+η? (4)

Eco=β0+β1Ef+β2Con+β3Ind+β4Fra+η? ?(5)

檢驗互聯網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若方程(3)中β1顯著, 則繼續檢驗方程(4)。 在方程(4)解釋變量前的系數顯著的前提下檢驗方程(5), 若方程(5)中β2顯著, 即居民消費水平在二者間的中介作用顯著, 此時檢測方程(5)中的β1。 如果方程(5)中β1顯著, 則說明居民消費水平在互聯網金融發展影響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不完全的中介作用。 若不顯著, 則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即互聯網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完全通過居民消費水平來實現。

四、實證分析

基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可以影響居民消費活動, 而居民消費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經濟增長這一思想, 本文需要實證檢驗互聯網金融、居民消費和經濟增長三者之間的關系。

(一)熵值法合成經濟增長質量綜合指標

熵值法是根據各項指標觀測值所提供信息的大小來確定指標權重的方法。 熵是對不確定性的一種度量, 信息量越大, 不確定性就越小, 熵也就越小。 熵值可以判斷一個方案的隨機性和無序程度, 也可以判斷指標的離散程度, 離散程度越大, 該指標對綜合評價的影響越大。 經熵值法計算之后各經濟增長質量指標權重如表2所示。

各單個指標在經濟增長質量綜合指標中所占的權重相對來說較為平均, 得出各單個指標的權重值后, 可以計算出經濟增長質量綜合指標。

Eco=0.162X1+0.224X2+0.164X3+0.119X4+0.155X5+0.176X6

(二)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運用SPSS軟件對被解釋變量、解釋變量以及控制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 為便于計算, 對其中的各參數分別取對數值。 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

(三)回歸分析

為驗證H1和H2, 分別進行回歸, 結果如表4所示。 結果表明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二者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同時, 第二產業的良好發展也可以顯著促進經濟增長。 并且, 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 經濟也隨之增長。 另外, 由表4的回歸結果可見, 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并不顯著。 H1、H2得以驗證。

(四)中介效應分析

1. 中介效應檢驗。 互聯網支付方式的發展對居民消費行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目前, 互聯網支付已經成為居民主要的消費方式。 互聯網貸款的誕生也使得傳統經濟流動所產生的束縛性減弱, 因此能夠促進居民的消費行為。 總而言之, 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影響著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基于現有文獻, 本文借助最早由溫忠麟等[37] 提出的中介效應檢驗方法來構建計量模型, 以此來驗證上述分析。 根據第三個回歸模型中的方程組進行回歸分析, 多元回歸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

解釋變量互聯網金融的系數為0.145, 并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檢驗, 說明互聯網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存在正向影響。 在此基礎上, 檢驗互聯網金融發展對中介變量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 結果表明互聯網金融發展能夠對居民消費水平產生顯著影響, 且居民消費水平在互聯網金融發展影響經濟增長中存在不完全中介效應。

2. 中介效應占比分析。 通過上述回歸分析結果可知, 居民消費水平在互聯網金融發展影響經濟增長中存在不完全中介效應, 但中介效應在其總效應中的占比還不得而知, 因此通過對中介效應檢驗的各個數據進行整理、計算, 得出居民消費水平在互聯網金融發展影響經濟增長中的中介作用和直接作用的大小。 結果如表6所示。

不考慮居民消費水平因素, 互聯網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為0.145。 在考慮居民消費水平因素后, 其直接效應從0.145降至0.1, 這表明居民消費水平部分替代了互聯網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另外, 中介效應與總效應的比值為31.1%。

(五)穩健性檢驗

為了增強本文模型估計結果的可靠性, 從多方面對估計結果進行穩健性檢驗。 ①替換被解釋變量。 國民生產總值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因此用國民生產總值替換經濟發展基礎指標進行實證檢驗。 ②替換樣本期間。 刪減2011年和2012年的樣本數據, 使用2013 ~ 2019年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檢驗。 穩健性檢驗的結果無實質性差異(見表7、表8)。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利用2011 ~ 2019年我國互聯網金融相關指標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指標建立靜態面板數據模型并進行實證分析, 探究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居民消費水平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為解決單一指標衡量經濟發展質量不全面的問題, 從發展效率、可持續性、穩定性三個維度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利用降維合成經濟增長質量綜合指標。 結果表明: 互聯網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正向作用; 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有拉動作用; 居民消費在互聯網金融促進經濟增長中具有不完全的中介效應, 且中介效應在總效應中的占比為31.1%。

(二)建議

根據以上研究, 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首先, 完善法律法規。 互聯網金融對經濟增長具有直接促進作用, 而其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便捷的第三方支付以及超前消費的信貸模式實現的。 但由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還尚未完善, 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平臺跑路、爆雷事件層出不窮。 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 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

其次, 加強金融監管。 監管部門應及時找出監管過程中存在的漏洞, 保證其發展質量, 為廣大民眾創造更加安全、理想的金融環境。

再次, 大力開展創新活動。 互聯網金融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有一部分是通過居民消費實現的。 因此, 金融機構應創新業務活動, 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 有證據表明, 我國電子商務水平發展越高的城市, 居民在線消費行為也越多。 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互聯網金融的支撐, 而互聯網金融的應用和推廣在某種程度上也需要電子商務的助力。 所以在居民消費升級的情況下, 應大力重視互聯網金融與電商嵌入的聯合效果。

最后, 加強防范意識。 互聯網金融體系尚未完全成熟, 一些用戶防范風險的意識不強, 導致經濟上的損失, 因此消費者應該提高對信息保護的認識, 對自身的信息做好保密工作, 不輕易泄露, 對交易過程及自身的資金變化做到清楚明了, 提高資金安全意識。

【 主 要 參 考 文 獻 】

[1] 安強身,胡金焱,姜占英.民間金融互聯網化:現實觀照與理論思考[ J].經濟學家,2017(10):86 ~ 95.

[2] 王善平,孫正欣.互聯網金融對減貧的福利效應[ J].財會月刊,2021(3):145 ~ 151.

[3] Mandira S., Jesim P..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10(7):613 ~ 628.

[4] Davoodalhosseini M..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and mo-

netary policy[Z].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7.

[5] 劉海二,石午光.互聯網金融的理論焦點與理論分歧[ J].經濟學家,2015(5):62 ~ 67.

[6] 王達.美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及其影響[ J].世界經濟研究,2014(12):41 ~ 46.

[7] 饒越.互聯網金融的實際運行與監管體系催生[ J].改革,2014(3):56 ~ 63.

[8] Levine 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Views and agenda[ 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2):212 ~ 273.

[9] Anand S. K., Chhikara K. S.. A theoretic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J].Management and Labour Studies,2012(2):103 ~ 133.

[10] 江曙霞,鄭亞伍.金融創新、R&D與經濟增長[ 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2(7):6 ~ 12.

[11] 霍兵,張延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驅動因素和策略——基于長尾理論視角[ J].宏觀經濟研究,2015(2):86 ~ 93+108.

[12] 宮曉林.互聯網金融模式及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 J].南方金融,2013(5):86 ~ 88.

[13] 李思敏.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的方向策略和保障機制——基于廣東的調查和思考[ J].南方金融,2015(11):4 ~ 10.

[14] 吳曉求.中國金融的深度變革與互聯網金融[ J].財貿經濟,2014(1):14 ~ 23.

[15] 李炳,趙陽.互聯網金融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J].財經科學,2014(8):21 ~ 28.

[16] 張倩,周榮榮,馮小舟.互聯網金融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的互動機制[ J].改革與戰略,2016(2):54 ~ 56+63.

[17] 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 J].金融研究,2012(12):11 ~ 22.

[18] 陳德余,湯勇剛.大數據背景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研究[ J].科技管理研究,2017(1):128 ~ 132.

[19] 姜松,黃慶華.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非參數格蘭杰檢驗[ J].金融論壇,2018(3):6 ~ 23+51.

[20] 何啟志,彭明生.互聯網金融對居民消費的影響機理與實證檢驗[ J].學海,2019(3):146 ~ 153.

[21] 張李義,涂奔.互聯網金融對中國城鄉居民消費的差異化影響——從消費金融的功能性視角出發[ J].財貿研究,2017(8):70 ~ 83.

[22] 田長海,劉銳.消費金融促進消費升級的理論與實證分析[ J].消費經濟,2013(6):18 ~ 21+26.

[23] 王茜.“互聯網+”促進我國消費升級的效應與機制[ J].財經論叢,2016(12):94 ~ 102.

[24] 邢天才,張夕.互聯網消費金融對城鎮居民消費升級與消費傾向變動的影響[ J].當代經濟研究,2019(5):89 ~ 97+113.

[25] 尹志超,張號棟.金融可及性、互聯網金融和家庭信貸約束——基于CHFS數據的實證研究[ J].金融研究,2018(11):188 ~ 206.

[26] 馬德功,韓喜昆,趙新.互聯網消費金融對我國城鎮居民消費行為的促進作用研究[ 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17(9):19 ~ 27.

[27] 凌煉,龍海.消費金融影響居民消費行為的機制分析[ J].求索,2016(5):78 ~ 82.

[28] 易行健,周利.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是否顯著影響了居民消費——來自中國家庭的微觀證據[ J].金融研究,2018(11):47 ~ 67.

[29] 張勛,楊桐,汪晨,萬廣華.數字金融發展與居民消費增長:理論與中國實踐[ J].管理世界,2020(11):48 ~ 63.

[30] Sydney Ludvigson. Consumption and credit: A model of time-varying liquidity constraints[ 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9(1):458 ~ 492.

[31] 臧旭恒,李燕橋.消費信貸、流動性約束與中國城鎮居民消費行為——基于2004~2009年省際面板數據的經驗分析[ J].經濟學動態,2012(2):61 ~ 66.

[32] 蘇嵐嵐,孔榮.互聯網金融市場參與促進農民網絡購物決策了嗎?——基于3省1947戶農戶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 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158 ~ 168.

[33] 查道中,吉文惠.城鄉居民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經濟增長關聯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實證分析[ J].經濟問題,2011(7):19 ~ 22.

[34] 鈔小靜,任保平.中國的經濟轉型與經濟增長質量:基于TFP貢獻的考察[ J].當代經濟科學,2008(4):23 ~ 29+124 ~ 125.

[35] 李玲玲,張耀輝.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測評指標體系構建及初步測評[ J].中國工業經濟,2011(4):54 ~ 63.

[36] 周斌,朱桂賓,毛德勇,晁先鋒.互聯網金融真的能夠影響經濟增長嗎?[ 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7(9):45 ~ 53.

[37] 溫忠麟.張雷,侯杰泰,劉紅云.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及其應用[ J].心理學報,2004(5):614 ~ 620.

猜你喜歡
互聯網金融
論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民營銀行發展研究
淺析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影響和風險對策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37:00
湖北省P2P借貸行業發展趨勢研究
互聯網金融視角下中國公司經營績效評價研究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輕資產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43:03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農村手機銀行發展現狀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2:58:55
淺析我國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的對策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57:47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 国产成人欧美|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a毛片免费看|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亚洲第一成网站| 欧美精品色视频|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一个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系列专区|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综合色亚洲| 久久五月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丝袜第一页|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色婷婷| 午夜丁香婷婷|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AV在线天堂进入|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国产成人夜色91| 中文字幕第1页在线播| 在线欧美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中文字幕第4页| 亚洲伊人电影|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va视频|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国产第二十一页|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亚洲三级色|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综合亚洲色图|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国内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九九热在线视频|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无码人中文字幕|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 亚洲永久视频|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免费网址|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久久女人网| 亚洲一区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