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紅
摘要:近年來,隨著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群文閱讀被悄然提出,并引起了廣大語文教師的關注。古詩詞作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群文閱讀在古詩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有效實現了學生思維的開拓,達到了拓展學生閱讀視野的目標,這對小學生進一步理解古詩詞具有積極意義,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有利于語文核心素養的綜合培育。本文針對群文閱讀理念引導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展開探索,希望能夠為廣大同仁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素質教育的落實,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核心素養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教育目標。閱讀能力作為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如何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古詩詞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非常重要,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閱讀能力培養都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引入群文閱讀,能夠在提升學生詩詞閱讀能力的同時,進一步開拓些學生的古詩詞閱讀視野,促進核心素養的培育。
一、構建“1+X”閱讀模式,拓展學生閱讀視野
在群文閱讀中,強化思維拓展是具有可行意義的,在實際的群文閱讀活動開展時,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思維活動的有效融入,構建“1+X”閱讀模式,以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閱讀視野和學習思維的有效擴散和發展,這不僅是落實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基礎,更是培養新時代人才的必經過程。以《山居秋暝》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以《山居秋暝》這一首詩為主題“1”,選擇《蓮花塢》《山中問答》和《題破山寺后禪院》這三首詩作為“X”,引導學生展開群文閱讀。在講解完《山居秋暝》之后,可以引導學生仔細閱讀的另外三首詩,并提出引導問題:“將這三首詩分別與《山居秋暝》做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使學生之間自由結組討論。這樣的合作學習的氛圍下,學生們之間的思維發生了有效碰撞,這位同學想不到的一點被另一位同學提出來,如此,其思維得到了有效擴散,甚至有些學生提出的點連教師都沒有想到。通過如此模式,學生閱讀視野可以得到有效拓展,閱讀能力也會隨之增強,最重要的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有效擴散和發展。
二、創建群文閱讀情境,調動學生興趣
為了更好地發揮群文閱讀的引導效果,教師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將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調動,以引導的方式實現學生多元素養的提升。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轉變自身的教學思想,重視此種有效教學方式的引入,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培養學生對文章知識的獨立思維,樹立學生良好認知,有效推動語文教學的發展,推進學生能力成長。以《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一首詩詞為例,教師可以在課程教學中引入辛棄疾的另一首詩《清平樂·村居》開展群文閱讀。這兩首詩都是辛棄疾在受打壓罷官后在上饒居住時所作,所表述的均為農村中非常平淡的景象。教師就可以以詩中所描述的景象,構建一個動態的“居住環境”并將其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以生動的閱讀情境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中所描述的內容。同時教師可以輔以辛棄疾當時的境遇講述,以文本+圖像結合的形式,進一步完善群文閱讀情境,幫助學生開拓思路,實現高效的閱讀教學。
三、拓展群文閱讀資源,升華學生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培育作為素質教育之下的重要組成,在語文教學中也應該將其充分融入。小學語文教材中涵蓋著大量的名篇佳作,尤其是其中的古詩詞,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審美價值,是美育在語文教學中實現滲透的重要載體。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重視審美的融入,拓展群文閱讀資源,使學生在閱讀中深入感受語文之美,體會語文之魅力,進而實現其審美能力的提升。例如,以《山居秋暝》這首詩為主題,可以延伸另一位詩人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展開群文閱讀。這兩首詩都是以景寄情的佳作代表,筆法凝練且境界深遠,具有極強的審美價值。而《山居秋暝》與《題破山寺后禪院》在表述上以及表達的情感又有所不同。《山居秋暝》這首詩中所描述的景象明亮,筆調活潑,所表達的是詩人對田園風情和隱去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感,以自然美表現出了豐富的人格美和社會美;《題破山寺后禪院》所描寫的景象以靜為主,筆調更為古樸,所表達的是詩人游覽名勝的喜悅之情以及對高遠境界的追求。駕駛就可以引導學生對兩首詩的寫法、筆調、韻味、詞義及其所描寫的景象和表達的情感展開充分鑒賞,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文化審美水平,實現其審美的升華與創造。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時代閱讀教學理念的不斷進步,群文閱讀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曙光,值得廣大語文教師深入探索挖掘。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轉變以往的閱讀教學思想,通過構建“1+X”閱讀模式,創建群文閱讀情境,拓展群文閱讀資源等方式,不斷優化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提升古詩詞理解的同時,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進一步培養。
參考文獻:
[1]于洋.基于群文閱讀視角下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分析[J].中國教師,2020(S2):80.
[2]李喜霞.閱讀因“群文”而精彩——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A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