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摘 要:為了進一步提升高校電氣課程教學質量水平,要踐行動態化教學改革方針,整合教學資源的同時,積極夯實課程基礎,將新型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評價機制融合在高校電氣課程教學規劃中,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分析了高校電氣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并對具體教學改革路徑展開討論。
關鍵詞:高校電氣課程;教學改革;路徑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樣化,教師要整合具體教學要點,落實規范化的教學任務,樹立明確的教學指標,從而為前沿類專業課程教學質量的優化予以支持。
一、高校電氣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
一方面,高校電氣課程教學的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水平的重要措施,匹配新型教學模式和教學機制,形成多元化的教學框架,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更加靈活多樣的課程教學結構中完善教學工作。并且,教學改革進程的推進,也能有效創設更加和諧的教學環境,在充分評估學生學情的同時分析學生的基本學習訴求,以便于能提高高校電氣課程教學水平[1]。
另一方面,高校電氣課程教學的改革是創設多元教學空間的基礎,在電氣課程中,概念、原理居多,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若是能融合新型教學機制,就能實現教學內容與時俱進。配合多樣化的考核、評估模式,為學生形成全面系統的分析,也能為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高校電氣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全面落實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高校電氣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
在明確高效電氣課程教學重要性的基礎上,就要結合課程要求和目標落實更加可控的教學改革機制,從教學理念入手,優化教學手段、教學考核、教學評估等細節的質量水平,從而為高校電氣課程綜合教學效果的優化奠定基礎。
(一)改革教學理念
要從教學理念入手,確保教學活動的定位和指導方向更加精準,從而提升人才培養的水平。依據高校高等教育質量要求對新時期教學改革工作予以控制,創新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保證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提升綜合管理的效率。
第一,要對傳統教學觀念予以轉型,教學活動的設置或者是教學任務的下發都要圍繞學生的訴求展開,并且合理化平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教學占比,從根本上強化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整體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機制予以融合,保證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識技能。并且,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觀,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獲取,為創新型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第二,要實現教學責任和主體重點的轉型,在新型教學體系中,教師的責任已經不再是傳統的知識傳授,而是要在完成知識講解的同時優化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提升教學任務的針對性,最大程度上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也為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多元學習體系的搭建提供支持[2]。
(二)改革教學內容
高校電氣教學改革進程中,要更加關注電氣工程特色專業課程內容的改革進程,近幾年,高校電氣課程教學中開設了微電網技術課程、新能源發電技術課程、智能電網技術課程等,內容更加前沿、實踐性更強,這就需要學校整合具體的教學要求對教學內容予以改革優化。
一方面,踐行三優原則。首先,優化教材選擇、加工、取舍等過程,確保教材內容更加獨立新穎,并且能涉及市場的基本需求,有側重點地落實教學體系的升級優化。其次,優化動態教學處理機制,將最新研究成果、科研動態等融合在教學體系中,確保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最后,優化課程案例,融合更多實踐工程案例,確保能增設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辯證統一的教學模型,從而優化學生學習思路。
另一方面,教師要配合教材進行大量教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打造完整的教學框架體系,確保教學效果最優化,也為學生創新思維力、創新精神的培養予以支持。
(三)改革教學方法
在優化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就要對教學方法予以升級改良,形成更加科學可靠的教學體系。
第一,針對電氣工程特色課程采取實踐性更加合理的教學方法,結合不同教學內容采取比較式教學、啟發式教學、小組式教學等,融合傳統的提問式教學,形成更加多元的教學機制,確保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層次化掌握教學內容提供保障[3]。
第二,教師要將內容和方法予以優化協同,利用課程教學配合專題講座的形式,確保學生能從被動的“接收”轉變為主動的“索取”,優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內容設置項目教學,引導學生組隊完成項目企劃和具體活動操作,保證授課結構的合理性和規范性,也為學生綜合素質的進步予以支持。
(三)改革考核和評價機制
一方面,要積極落實多元考核模式,確保能將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作為雙重檢驗的內容,將平時考核、期末成績、實踐考核等內容融合在一起,從而形成協同化考核管理體系,確保學生能對課程知識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另一方面,教師要采取多元化評價機制,綜合評估學生的水平和素質,并且更加重視學生的專業素養、科研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4]。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校電氣課程教學改革工作勢在必行,學校要更加關注電氣工程特色專業課程的教學優化機制,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考核以及評估等多方面提高教學優化效率,為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艷秋. 關于高校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方向[J]. 科學咨詢,2021(23):137-138.
[2]謝冬冬,朱菁. 高校課程思政在電氣專業課程中的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 知識經濟,2022,593(1):128-129.
[3]馬藝瑋,唐賢倫,樸昌浩,等. 地方高校電氣工程特色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 教育教學論壇,2018(2):134-135.
[4]任寧. 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路徑探析[J]. 中國電氣工程學報(英文),2021,10(4):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