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奇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人們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有了全新的認識,紛紛認識到不能局限于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還需要培養學生的音樂、美術等素養。因此,在今后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以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學生;音樂鑒賞; 感知能力
音樂鑒賞不僅能夠提升班級成員的內在修養還能夠拓展學生的文化素養,文化可以通過文字和語言的形式傳遞,當然也可以通過歌曲傳遞,在欣賞不同風格的曲目時我們能夠感受到它們的不同特點,時而豪邁,時而婉轉細膩,相同的曲子也會帶給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大家在聆聽的過程中細細體會,結束后可以交流思想感情,從而加深班級成員的情感,提高與教師的配合,我們將從結構的層面分析如何能夠更好地提高班級成員的鑒賞能力,最終得到思想的升華。
一、為什么要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音樂鑒賞能夠以直觀的表現形式帶給人們最直接的感受,只要具備一定的聽力我們就能夠產生不同的感受。這門課程主要是通過聆聽的方式感受樂曲的美妙,帶給我們精神上的愉悅。高中階段學生的課業壓力較大,學生在長時間的焦慮中精神難以保持高度的集中。所以通過這一科目,可以讓學生的精神得到放松,在不同的音域中收獲不一樣的內容。通過精神世界的放松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到簡單的音樂常識和樂理知識,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它不局限于任何設備,只需要學生靜下心來安靜地聽。在欣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賞不同樂器間的配合,感受高山流水般的感情。讓學生了解到我國從古代到現代的音樂發展特點,同時了解西方的不同樂器,還可以在課余時間聽聽中西方樂器的結合,感受大提琴與古箏的結合,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和文學素養。
二、音樂鑒賞能力對高中學生促進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
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審美感知能力主要包含音樂的識別能力,音樂的記憶能力和音樂的審美感受這三部分,這也是構成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最基本要素。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趣,通過快手、抖音這些短視頻興起的喊麥等另類音樂形式,里面充斥著庸俗、媚俗等不良思想內容,如果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不強,不能夠從中認識到會降低道德水準和思想情懷的弊端,就會讓學生陷入到追求低級趣味的音樂怪圈之中。因此通過音樂教學來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是樹立正確音樂認知,提升學生音樂欣賞水平的重要途徑,進而能夠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
2、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感意識
音樂作為一門可以打破語言障礙的藝術,其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音樂可以說是人們主觀與客觀連接的一種媒介,而音樂鑒賞能力則是人們主觀認識更深刻地反應客觀現象的橋梁。當人們對音樂表現出來的旋律和韻味理解的越深刻,那么他就會對現實的認知越通透,而這種認知是建立在人生閱歷和感悟之上的,因此通過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塑造,能夠幫助學生以音樂為平臺,建立更豐富的審美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音樂自我表現欲望。比如對于爵士樂的學習,老師可以通過《南部之子》等爵士名曲的播放,再結合美國黑人歷史命運中悲慘中透著樂觀的特點,讓學生能夠從中爵士樂中感受到那種灑脫與開懷,奔放與悠揚的音樂內涵,然后再通過爵士舞的適當引導教學,讓學生更加認識到爵士樂天然帶有舞蹈屬性的獨特魅力,讓學生能夠透過音樂旋律來更深刻地理解背后的思想內涵,從而提升其全面的音樂感知能力。
三、高中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
1、與生活相結合培養鑒賞能力
音樂是一門抽象性、技術性、專業性非常強的藝術,而音樂鑒賞是高中音樂教學中重要教學內容,因此在音樂鑒賞教學中音樂教師必須要做到音樂理論知識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這樣學生才能更加理解音樂理論知識。藝術來源于生活,每一首音樂作品的產生往往都是生活與情感的一種體現,所以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生活與音樂結合到一起培養鑒賞能力。對于處在高中時期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思維以及情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他們能夠將音樂帶入自己的生活中。因此,在進行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時,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將自身的生活經歷以及情感感受結合到音樂中,用心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因素。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更快地掌握鑒賞音樂的方法,更加容易領悟音樂中的情感,以此提升音樂鑒賞能力以及領悟能力,達到培養學生鑒賞能力的教學目標。
2、注重音樂積累,提供良好條件
為了提高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質量,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積累音樂素材,利用音樂素材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音樂素材和音樂積累是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重要條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這一環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積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利用各種資源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讓學生在濃郁的教學氛圍中加深對音樂鑒賞的認識。現階段,由于互聯網技術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多媒體來給學生播放與音樂相關的視頻和音頻,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提高學生對情感意識的表達能力。
3、選擇教學內容和對教學內容作深入挖掘
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師應選擇優秀的中外音樂作品。中外優秀的音樂作品有著一定的思想高度,對于培養學生的品格修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例如,當學生們第一次聽到《拉德茨基進行曲》時,他們認為這首樂曲的旋律是愉快的、熱情的、大膽的和吸引人的。仔細聽后,他們認為這是一首贊歌,是對某種美好事物的贊美。緊接著我給學生們深入介紹了這部作品的歷史背景,作品中的人物是德、奧兩國史書中的民族英雄。但是從歷史長河的角度來看,他卻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是破壞人民生活的劊子手。因為在侵略戰爭中屢立奇功的緣故,主人翁受到了皇室以及貴族們的尊敬。本曲正是以這位人物為原型創作的,但在漫漫長河中人們已經忘記了創作的最初原因,只留下了美妙的樂曲。歷史是殘酷的,一切可能都會被忘記,只有音樂不朽。通過對這部作品的深入挖掘,同學們的音樂鑒賞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結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師在音樂鑒賞教學中,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然后在此基礎上選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最終實現掌握音樂鑒賞技能和知識的目的,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李學舫.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幾點思考[J].戲劇之家,2019(24):195.
[2]唐晶晶,賴友雄.基于音樂核心素養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幾點思考[J].北方音樂,2019,39(06):20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