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月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新農村建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新農村建設離不開農業的發展,而農業的發展則需要先進的農機技術的推動。因此,我們應高度重視農機技術的推廣,促進農民的增收,提升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新農村的建設。
關鍵詞:農機技術;推廣;新農村建設;作用
1農機技術推廣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
1.1農機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迫切需求
農機技術推廣工作是推動農機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首要前提,占據重要地位??蒲泄ぷ魅绻麅H僅局限在研學階段,最終的成果難以反映在實處,背離惠民目標要求?;诖?,農機技術推廣人員需要明確自身職責所在,深入農村一線,將科研成果付諸實踐,并通過實驗示范來提升農機技術水平。
1.2滿足提升勞動力產出的需求
我國是一個地域廣闊的農業大國,不同地區勞動力的生產水平有著明顯差異,主要是受到農機技術水平、地域耕作環境、農民文化水平以及區域經濟水平等因素限制。有效提升勞動力產出水平的關鍵在于持續提升農業生產水平,由農機技術推廣人員示范操作實踐,針對性改善農業生產中的各種問題,最大程度上發揮農機技術的作用,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1.3新農機產品開發和完善的基礎前提
提升農機技術推廣工作成效,有助于反饋農機技術實踐效果,及時發現和改進其中的問題,便于農機技術推廣成果大范圍應用。在農業一線生產推廣農機技術,有助于獲得更加真實、可靠的結果,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2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2.1提高農民群眾經濟收入
隨著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與進步,要想更好的保障農業生產質量的提升,就需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融入相應的農機技術。農機技術的推廣既可有效減少農民的勞動力,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為農業后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以往農業生產均采用傳統的生產模式,該種生產模式具有多種弊端,不僅消耗人力、物力;還無法有效提高勞動效率;讓農民在積極工作的過程中無法看到可觀的經濟收入;因此,全面推廣農機技術是決定農業生產水平的首要因素。通過農機的全面推廣與應用,使機械化種植得以普及,同時,為農業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此外,運用農機推廣技術,還可加快農村經濟的增長;從而盡早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目標;為加快農村建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供有力的依據。
2.2提高農村農業生產力
從目前來看,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業生產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有效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加快農村經濟的增長速度,就需科學、合理的融入農機技術,從而為提升農村生產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現代化農業生產過程中,科學應用農機技術可有效提高農村的農業生產力;而在現代新農村建設的同時,其新農村建設成果最終還是要取決于生產力之間的關系。那么,發展生產力就少不了農業機械化的參與,在農村各個地區推行農業機械化種植技術,從而為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便利的條件。目前,農村在發展過程中,農業已經占領了主導地位,此時只有將農業機械化普及,讓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配合,明確使用農機的優勢,可在減輕農民勞動負擔的過程中,綜合提升農民的勞動效率。除此之外,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廣大人民群眾對自身的生活質量也有了較高的要求;在此過程中,就需要農業與現代技術融合發展;只有這樣,才可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變化,從而將農機徹底融入農村建設中去;優化以往的農業生產模式,是保障新農村建設的首要途徑。
2.3加快農業生態環境建設
近些年,生態環境一直是相關部門尤為關注的內容,在農業發展進程中,生態環境也會受到諸多的影響。有研究數據表明,傳統的農業種植手段,既會加劇環境污染問題,還會加強農民的勞動程度。如在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中應用傳統的農業生產手段,就會加重環境的污染現象,因此,推動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優化農業生產質量、加強農業生態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目前,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還集中在生物或土壤污染等問題上,這些問題的出現,會加劇新農村建設的負面影響。那么,為了有效控制生態環境的污染問題,促進農業環境的可持續化發展,就需對農機技術進行大范圍推廣,通過選用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使農村污染問題得以集中處理。
3新農村建設中農機技術推廣實踐路徑
3.1運用先進裝備來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有效提升農機技術推廣水平的首要工作是加深對其與新農村建設的聯系認知,契合實際情況,增加投入力度,運用先進裝備來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切實提升農機技術推廣服務水平。鼓勵農民積極主動創新改進,與技術人員協調配合,指導農業生產活動順利進行,促進產、學、研、推有機結合。與此同時,積極推動農機和農藝融合發展,在國家政策扶持下增強科研力度,積極創新優化,促使農業生產活動高效、穩定進行,提升生產效率和效益。
3.2強化民生科技帶動力
農機技術推廣本質上是為了將更多先進技術、機械設備引入農業生產中,為農民生產活動提供專業指導和服務,減少勞動強度、勞動成本的同時,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產量。因此,要注重民生科技的投入,在政策主導下積極開展農村民生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三農”問題涉及內容較為繁雜,工作難度較大,不同區域經濟水平明顯不同,要求農機技術推廣人員契合區域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措施,促使各項措施全面落到實處。另外,新農村建設中,要把握開發清潔能源、優化農村環境以及提高農民生產能力等內容,持續提升工作技術水平,增加農戶收入,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3.3優化和健全農機技術推廣機制
首先,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展開,需要相關部門重視優化和健全農機技術推廣機制,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觀性,輔助技術人員提升自我,尋求合理的溝通技巧同農民交流溝通,在相互合作中開展工作。其次,農機技術推廣人員應對具體區域展開深入的調研分析,構建完善的農機技術推廣體系,提升農業生產活動的技術水平及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科學性。再次,當地政府部門也要注重政策和資金支持,頒布一系列促進推廣服務的政策,完善農機技術推廣機制,真正讓農機技術入戶。最后,“互聯網+”背景下,應積極推動農機技術推廣工作信息化建設,構建農機技術推廣信息服務平臺,統一管理,減少工作負擔,優化工作流程,切實提升農機技術推廣工作水平。
3.4增強農機技術推廣的環境適應能力
農機技術推廣人員要明確自身職責所在,在了解農村實際情況下,動態調整農機技術推廣策略,循序漸進,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變化情況,提升推廣效率和質量。強化創新能力,大范圍推廣農機技術,發揮聯動作用調動農民在生產中應用農機技術的積極性,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此同時,伴隨著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改革深化,技術人員數量不斷增加,在新理念和新技術的支持下,服務形式更加多樣化,不僅可以有效提升農機技術推廣工作水平,也可以促進功能體制的健全和完善,為農村經濟穩定增長提供堅實保障。具體操作中,對于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契合環境改善農機技術使用方法,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4結束語
現代農業持續發展,離不開農機技術的支持,為了提升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應積極推動農機技術推廣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強化農機技術推廣人員專業能力和服務意識,深入基層進行交流與溝通,為農機技術推廣工作高質量展開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孟憲東,農機技術推廣與現代農業發展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2):158-159.
[2]李永花,范昕,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實踐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1(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