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所,吳立元
摘要:瘤胃積食是牛等反芻類動物養殖期間比較常見的一種胃部疾病,主要是因為牛群在短時間內采食了大量難以消化的粗飼料,或者容易引起膨脹的飼料,或者誤食的異物造成網胃口堵塞,飼料長時間在瘤胃中大量堆積,在菌群的分解作用之下,產生了很多酸性物質所引起。牛瘤胃積食的發病周期相對較長,雖然造成的死亡率相對較低,但是會對牛群的生長發育構成一定威脅,如果沒有做出及時有效的診斷,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治療,很容易因為機體酸中毒死亡,同樣會面臨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本次研究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探討了牛瘤胃積食的發病原因、診斷方法和綜合防治措施,希望對廣大養殖戶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牛瘤胃積食;診斷;綜合防治
牛瘤胃積食的發病原因相對較為簡單,臨床上容易診斷。但在牛養殖管理期間,由于很多養殖戶對該種疾病的認知不到位,缺乏針對性的診斷知識,當出現不能正常采食,瘤胃蠕動能力變差之后,按照前胃疾病進行治療,由于治療方案缺乏針對性,無法在短時間內緩解臨床癥狀,即便是患病牛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短時間內病情又會加重,如此反復流行,就會造成習慣性瘤胃積食,引起牛群出現嚴重的消化不良。所以在牛養殖管理期間,就需要加強對瘤胃積食防治知識的有效推廣和宣傳,要讓廣大養殖戶充分認識到該類疾病出現所造成的嚴重危害,并指導養殖戶從養殖管理方法入手,改善養殖環境,科學調整搭配飼料,保證飼料營養價值,全面滿足機體的生長發育所需。
1 發病原因
從當前牛養殖情況以及牛瘤胃積食的發病與現狀來看,引起該類疾病發病的原因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1.1 飼料選擇不當
牛群在短時間內采食了大量的豌豆、大麥、豆餅等干飼料之后飲水過少飼料在瘤胃當中長時間堆積,不能夠正常向下轉運,使得瘤胃壁嚴重擴張所引發。
1.2 飼料更換不科學
養殖場在飼料更換過程中,沒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過渡,更換飼料較為突然,尤其是喂過粗飼料便立即喂精飼料,由舍飼轉為放牧養殖之后立即采食大量牧草,均會造成牛過量采食飼料,在瘤胃當中長時間堆積,最終造成瘤胃積食癥狀[1]。
1.3 繼發疾病引起
創傷性網胃炎、生產癱瘓、周圍病變等多種疾病繼發牛瘤胃積食。
2 臨床癥狀
結合牛瘤胃積食的發病過程,可以將該類疾病劃分為前期階段、中期階段和后期階段。發病初期,患病牛主要表現為采食量逐漸下降,食欲不振,反芻功能逐漸減弱,甚至會停止反芻,從口腔當中呼出酸臭氣味的氣體,同時發出呻吟聲。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患病牛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更為明顯,癥狀更為嚴重。患病牛排便量顯著減少,尿液呈現赤黃色和茶黃色,排出的糞便發黑,質地干硬,散發出惡臭氣味。用手觸摸患病牛的瘤胃能夠感覺到內容堅硬,輕輕按壓可以感覺到內容好像面團,并且按壓之后的指痕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恢復正常[2]。聽診瘤胃可以發現蠕動音逐漸變短,并且蠕動次數逐漸減少。進入發病后期聽診患病牛瘤胃很難聽到蠕動音,同時由于瘤胃當中的內容物異常發酵,產生了大量的酸性物質,機體出現不同程度的酸中毒,患病牛表現為全身肌肉震顫,四肢無力,長時間臥地不起。強迫患病牛行走時左右搖擺,甚至站立困難,最后昏迷常常會因為窒息或者心力衰竭死亡。
3 診斷方法
牛瘤胃積食診斷主要根據患病牛的臨床癥狀就可以判定病情。當出現瘤胃積食之后,患病牛初期階段的呼吸頻率會顯著增加,腹部顯著腫脹,腹部疼痛難忍,用手觸摸腹部,患病牛拒絕觸碰,不停地回頭顧腹,用后肢踢腹。觸摸患病牛的瘤胃能夠感覺到內容物質地堅硬,好像面團,呼出的氣體酸臭難聞。但在診斷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加強與創傷性網胃炎、急性瘤胃臌氣等疾病進行有效的區分[3]。一般情況下,牛瘤胃臌氣是因為短時間內產生了大量容易產生氣體的飼料,例如采食了大量的豆科類牧草,發病之后患病牛呼吸急促,甚至存在氣喘,用手輕輕觸摸瘤胃感覺到瘤胃壁具有彈性,輕輕敲擊存在鼓音。而創傷性網胃炎主要是因為牛群采食的飼料當中存在異物,進入到網胃造成網胃出現損傷炎癥病變。創傷性腸胃炎的臨床癥狀和瘤胃積食十分相似,但是使用治療瘤胃積食的藥物治療之后,臨床癥狀并沒有好轉,反而呈現加重的態勢。并且患病牛在行走過程中姿勢異常,下坡時表現為謹慎,不愿意轉彎,喜歡走直線。
4 病情探討
2020年的5月下旬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一個肉牛養殖戶向當地的獸醫站求助,反映他養殖的牛群中出現了個別的患病病例。主要以成年牛發病為主,并且通過仔細的觀察,能夠排除傳染性疾病,大多數牛群表現為反芻功能逐漸減弱,腰背弓起,臥地不起,并且會表現出一定的腹痛癥狀。患病牛頻繁的站立臥下做出努則,但不會出現排便現象。當出現上述情況之后,養殖戶嘗試使用促消化類藥物進行治療,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連續用藥3d之后病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呈現加重的態勢。隨后才將病情上報了當地獸醫站,獸醫到達養殖場,通過對發病牛群進行仔細的觀察以及詢問該頭牛的發病歷史,發現在發病前投喂了大量的豆糠和米糠,飲用水供給不足。飼料營養價值相對較差,牛群饑一頓飽一頓,發病的牛群由于人看管不當,采食了大量的精飼料。隨即進行了病原分離鑒定,沒有發現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況。然后對患病牛的瘤胃內容物進行了進一步檢查,直腸檢查能夠發現內容物黏膩好像面團,用手輕輕的沖擊瘤胃,患病牛會出現不安,瘤胃蠕動音逐漸減弱直到消失,直腸檢查發現瘤胃嚴重擴張,容積顯著增大。結合上述的特征以及牛群的發病史,判定為牛瘤胃積食。并采取了綜合性的措施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很好的控制了病情,牛在短時間內癥狀好轉,沒有繼續出現發病情況,為養殖戶挽回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5 治療措施
牛瘤胃積食治療主要以排除瘤胃內容物,興奮前胃運動機能,抑制瘤胃內容物發酵為主要治療原則,防止機體出現酸中毒。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可以根據患病牛的臨床嚴重程度實施不同的治療手段,對于病情相對較為輕微的患病牛讓其禁食1~2d,并向其提供適量的飲用水,在嘴上銜一根木棒,反射性的加速牛瘤胃蠕動和反芻,并且對瘤胃進行按摩,按摩10~20min/次,每間隔30min進行一次,也可以讓患病牛口服酵母粉,使用250~500g/次,使用2次/d,對消化積食有很大幫助。而對于癥狀較為嚴重的患病牛為了加速內容物的排出,抑制發酵,要做好腸道的清理工作,選擇使用硫酸鎂800g或者人工補液鹽1,000g,用3,000mL的水充分溶解之后一次灌服。抑制瘤胃內容物腐敗發酵,選擇使用75%的酒精100mL,加入清水6,000mL一次灌服。提升瘤胃興奮性,可以選擇使用甲硫酸新斯的明,每頭牛使用20mg肌內或皮下注射,興奮前胃神經,加速前胃蠕動。為了防止牛酸中毒,可以選擇使用1%的溫鹽水對瘤胃進行全面的沖洗,然后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2,000mL和5%氯化鈣注射液200mL靜脈注射,加速血液循環,增強胃腸道的蠕動能力,更好地緩解自體酸中毒。病情較為嚴重的患病病例,除了反復對瘤胃進行清洗之外,還可以選擇使用5%的葡萄糖生理鹽水2,000mL兌VC 1g,每天早晚各補充一次,加速新陳代謝,增強肝臟功能防止機體脫水。當機體出現酸堿失衡之后,可以使用5%碳酸氫鈉注射液300mL靜脈注射緩解酸中毒癥狀。對于采用藥物治療無效的患病牛,應該及時實施手術治療,將瘤胃切開之后及時清理內容物,并做好常規的抗菌消炎處理,確保患病牛在短時間內恢復健康。
6 預防措施
防范牛瘤胃積食應該加強養殖管理,防止牛群過度饑餓,避免在過度饑餓時突然采食飼料,要保證飼料的定時定量投喂,同時還應該科學搭配飼料,精飼料和粗飼料應該全面混合均勻之后才能夠投喂,不要突然更換飼料配方。不能夠向牛群提供劣質不容易消化的飼料。飼料投喂之后,應該確保其有充足的飲用水。舍飼養殖方式轉變過程中,一定要先讓牛群采食一定的粗飼料或者干草,然后再進行放牧養殖。秋季要準備充足的青綠飼料,做好妥善有效的補飼工作,保證飼料種類的豐富性。此外,飼料搭配除了要保證種類的多樣性,還需根據牛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營養需求,做到科學搭配飼料,以促使形成完善的消化系統。
7 體會
造成牛瘤胃積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牛群過量采食了大量容易膨脹的飼料或者難以消化的飼料,或者由于看管不當產生了大量精飼料。這些飼料在瘤胃當中大量堆積,不能夠正常向下運轉,使得瘤胃的容積顯著擴大,引起瘤胃蠕動功能逐漸變差,從而造成瘤胃積食的出現。另外缺乏運動,身體消瘦,消化機能紊亂,飲水不足,突然更換飼料,也是造成該種疾病發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養殖戶發病主要是因為飼料營養價值相對較差,牛群饑一頓飽一頓,看到精飼料之后采食了大量的精飼料最終造成瘤胃積食的發生。
8 結語
綜上所述,在牛養殖過程中就要求養殖場的管理人員和畜牧獸醫人員提高重視程度,注重加強對牛瘤胃積食的有效防范,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養殖管理方案,及時發現患病牛,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確保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情。
參考文獻:
[1]薛永順.牛瘤胃積食的發病原因與防治[J].養殖與飼料,2018(10):75-76.
[2]角葉.牦牛牛瘤胃積食綜合診治[J].獸醫導刊,2018(14):147.
[3]華明.牛瘤胃積食診斷與治療[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0(1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