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下冊Module 9 Friendship單元為例,論述如何在大概念視角下設計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以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大概念 初中英語 單元整體教學 學科核心素養 小概念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01-0012-03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首次使用了“大概念”一詞,強調“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境化”。大概念的提出對教學設計的綱領化、內容的整體性、過程的深入化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李剛、呂立杰認為,“大概念”是教學設計的核心與基礎,它指導教師從更上位的視角出發,整合教學內容,規劃教學和評價活動。對學生而言,大概念可以幫助他們在零散的知識之間建立關聯、形成結構,為推動整合性的學習創造可能,指向深度學習。“大概念”是基于學科的基本結構和方法,它們不是指向具有簡單、具體答案的事實問題,而是指向具體知識背后的核心內容。以大概念為核心的教育觀有助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實踐英語學習觀,推進英語學習從知識到能力,再由能力到素養的發展。在這樣的課程改革背景下,以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整體化、結構化的教育觀正逐漸改變著當下的初中英語教學。
從學科的本質看,大概念是學科教學的內在指向,它反映了學科本質的核心知識、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從課程內容看,大概念是結合教學內容的核心概念架構,它為課程內容的組織提供了有序框架,幫助學生將其運用到各自情境中去解決問題。在大概念視域下的單元整體教學中,學生能夠將不同的知識點進行合理銜接,實現認知、情感、價值的融合發展,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下面,筆者以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下冊Module 9 Friendship單元為例,闡述如何在大概念視角下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一、闡明單元教學的指導思想
教師闡述單元教學的指導思想和設計理念時,應先聚焦單元大概念,在此基礎上提煉單元的核心價值,挖掘單元教學的育人功能。例如,針對Friendship單元教學,教師可以基于大概念,將本單元的教學設計指導思想確立如下:圍繞“Friendship”這一主題展開,關注單元中各文本之間的聯系,在“友誼”這一主題下設計多樣、分層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知識的建構中形成對“友誼”的認知、理解、遷移,最終形成樂觀、積極向上的行為取向,推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二、提煉單元大概念和語篇小概念
確立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后,教師應認真研讀單元中各語篇內容,梳理單元每一個語篇教學之間的關系,從中提煉各語篇的小概念,并分析其與單元大概念之間的關聯。在每一個各自獨立的語篇中,教師要正確把握單元中各個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在聯系中比較、在比較中統一、在分析中整合,使這些小概念之間建立合理、有意義的關聯,并共同指向單元大概念,最終形成單元大概念的構建,為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創造條件。
例如,教材Module 9 Friendship的單元話題是“友誼”,圍繞友誼拓展出一系列話題,探討學生在友誼問題上的困惑及解決辦法,讓學生意識到友誼的重要性,并積極探尋與朋友相處的正確方法。基于此,教師可以將本單元的大概念設定為“學會正確與人相處”。基于單元大概念,教師接下來分析單元各語篇內容,可生成各語篇小概念。如Unit 1是聽說課型,在這一單元中,包含著大小兩個對話。在小對話中,玲玲遇到了友誼方面的問題,想找好朋友貝蒂傾訴,但是貝蒂不在家,貝蒂的媽媽推薦了幫助熱線,于是引出了第三部分大對話的內容。在大對話中,玲玲向幫助熱線的專家求助,描述自己遇到的問題,并獲得了幫助和建議。這一聽說課單元,可以分為兩個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可設定為單元生詞的學習、小對話的學習和操練,以及常用電話用語的學習等;課時小概念可以設定為“認識朋友間常見問題”,因此,在第一節課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單元話題和詞匯,引導學生談論自己日常生活中與朋友之間遇到的問題。在第二課時中,幫助熱線的專家給琳琳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和建議,根據這一課時的主要內容,可設定本課時的小概念為“學習如何解決朋友間的問題”。Unit 2的教學可分為閱讀課和寫作課。在第一課時中,閱讀課文A beautiful smile講述的是一個與微笑有關的感人故事。文章作者以記敘文的方式,講述了自己的經歷,通過描述自己行為的變化說明微笑對自己的影響,最后得出結論——如果你對世界微笑,世界也會還你微笑。根據這一課時內容,本課時的小概念可以設定為“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在Unit 2第二課時的寫作課中,主要是教會學生描寫如何在遇到困難或問題時,用書面的形式進行闡述或提出意見和建議。這一課時的小概念就可以設定為“嘗試解決自己和他人間的問題”。因此,整個單元的大概念為“學會正確與人相處”,語篇中的三個小概念為:1.認識朋友間常見問題;2.學習如何解決朋友間的問題;3.嘗試解決自己和他人間的問題。(如圖1)
三、確定整體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
完成單元大、小概念的提煉后,教師就要思考如何設定單元整體目標和單元內各個課時目標。無論設立哪一級別的目標,教師都應關注學生的學情,準確認識學生的現有知識結構、學習難點和發展點等。基于學情,圍繞大概念和小概念的建構整體規劃單元目標,課時目標應兼顧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的融合發展。
以Module 9 Friendship單元教學為例,筆者基于該單元大、小概念的分析,基于單元大概念設計了單元各課時教學目標。(如表1)
四、設計梯度性教學活動
圍繞單元各課時教學目標,在深入研讀單元各個語篇的基礎上,教師應合理安排各課時的教學內容,圍繞具體語篇,科學分解單元教學重點和難點,設計梯度性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實現從知識到能力、從能力到素養的轉化。
以Module 9 Friendship Unit 2閱讀課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圍繞本節課的小概念,設計本節閱讀課的知識結構圖(如圖2)。在基于小概念梳理結構化知識后,設計梯度性的閱讀學習活動,將學生對語篇的學習轉化為主動探究意義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基于單元主題的大概念。
在閱讀課教學之初,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兩個問題:1.When was the last time you felt sad?2.Who did you tell that when you were sad?讓學生自由發言,從而引出本節課的閱讀主題。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文章的標題、作者署名及插圖,推測閱讀文本的主旨大意。在教學本文時,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圖設計圖表型填空題,讓學生在閱讀中填寫關鍵詞,完成閱讀任務,通過“發現問題—如何改變—積極建議”,提煉出語篇的主題內容。教師還可以通過適時提問,引導學生逐步開展對語篇背后意義的分析和探究。例如,教師可以提問: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underlying meaning of“smile”?What would you do when you’re in trouble in the future?How will you do when your friend are in trouble?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進而引導學生自然生成本單元的大概念:在生活中,學會正確與人相處,學會寬容他人和理解他人,形成積極向上、樂觀的人生觀。
五、開展評價活動,形成評價標準
基于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生學情,教師還應該在教學中開展評價活動、明確評價標準。教師要在教學和評價活動中,分層、分段評價學生在新知識建構、語言運用、思維發展、觀念形成過程中的外顯行為(王薔、李亮,2019)。基于本單元教學,教師可以設計“課堂學習效果評估表”(如表2),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做一個評估。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評估情況對教學內容和進度進行調整。
☆☆☆:You can do it easily.
☆☆:You can do it.
☆:You can hardly do it.
大概念視域下的單元整體教學評價,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學科素養發展,關注學生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調查提問、思維導圖、小組展示等形式進行,從多維度、多角度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態,監控學生的學習生成,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及時的幫助、指導和反饋,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
教師在大概念視域下開展單元整體教學,踐行了英語學習活動觀,在教學活動中強化了學生的認知體驗和情感態度,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它打破了傳統教學中以知識為中心的碎片化的教學模式,轉而依托教材,以英語學科素養為教學指向,利用整體性思維,將單元課時之間有關聯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創設連貫性、邏輯性的教學情境,挖掘單元育人價值,并將育人目標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從而促進了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融合發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實現了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剛,呂立杰.大概念課程設計:指向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的課程架構[J].教育發展研究,2018(Z2):35-4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王薔,李亮.推動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評一體化:意義、理論與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9,39(5).
[4]姚璐.大觀念視角下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案例分析[J].新校園,2021(10).
[5]王偉.基于大單元整體設計的初中英語復習教學研究[J].基礎外語教育,2021,23(4).
[6]趙金俠.基于單元整體教學觀的初中英語精準教學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1(22).
[7]張濰蘇.提高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效果的教學策略淺談[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10).
作者簡介:唐娜(1981— ),廣西賓陽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英語教學法及課堂教學改革創新。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