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智勇
中圖分類號:G822.1?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2-157-02
摘? 要? 對中學體育訓練者而言,短距離跑是學校田徑運動練習中的主要內容,是田徑項目鍛煉的基礎環節。但無論是對何種內容的訓練,最關鍵的還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只有當學生對訓練內容感興趣,學生才可以自主地、積極地參加練習活動,協助學校體育教師開展短距離跑步的訓練。為了培育學生的興趣,進行短距離跑訓練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短跑的跑步技能以及練習與加強的方式,從而促進高中學生在體育學習和體育訓練中的參與熱情,進而提升高中體育教學中田徑項目的訓練效果。
關鍵詞? 高中體育? 田徑教學? 短距離跑? 反思與創新
近幾年我國的教育改革一直在轟轟烈烈的進行當中,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改革學科逐漸從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教學,轉向了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教育改革要求高校體育教學和訓練的活動、策略都必須嚴格按照“素質教育”、“健康中國”的理念開展,學校也要不斷地完善高中體育教學的體系,加強體育教學設施的完善和更新。高中體育教學組能否能夠保證活動開展的質量和效率,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以及學生的身體健康、體育精神和運動意識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另外,學生對體育鍛煉、體育活動的參與欲望、學習興趣,將直接影響學生的體育學習的質量和效率。高校體育教師必須要根據時代的發展,思考如何在體育課堂上培養高中學生的短距離跑學習興趣,提高他們訓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創新短距離跑的訓練模式,教師轉變短距離跑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能夠很大程度上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的氣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更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為高校創建具有時代性、科學性的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人力資源基礎。
一、高中體育教學短距離跑的教學現狀
(一)教學內容偏重技術要求
當前階段的高中體育教學中的短距離跑訓練內容主要是縮短起跑時間,在訓練中大多集中起跑訓練當中,例如彈跳力訓練、蹬地訓練、反應速度等,這些訓練內容都過分強調了短距離跑的起跑技術訓練。而當前多數的高中體育教師,通常會忽視學生的基礎和身體條件,在訓練中盲目的要求所有學生進行起跑、彈跳的大量訓練,甚至還有的學校以此作為體育課程的考核標準之一。
(二)大多數體育教師忽視了教學方法的創新
造成當前全國各學段的體育課堂教學效果普遍較差的最主要因素是,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并不重視教學模式的革新,以及老師自身忽略了體育課程改革對學校發展產生的巨大影響。以當前中學階段的運動課程為例,由于大部分體育教師的在運動教育過程中,在課堂教學上往往還是一味“自我”,忽略了學生的運動特征與身體狀況,也不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育,從而導致原本應該通過放松、愉悅身心的體育教學變得十分沉悶。除此之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由于生活環境、先天因素等導致學生身體素質存在明顯的差異,單一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標準,使得學生逐漸對體育學科的學習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
二、新課程改革對體育教學的要求
(一)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體育課堂呈現的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過分地強調了體育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認為學生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客體地位,更錯誤地認為學生思維能力有限,只需要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教學內容。這種消極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喪失了主動思考的習慣,學習效率嚴重降低。新課程改革標準要求學校和教師改變教育教學理念: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新課程改革認為:學習應該是主動的和積極的,學生應當自主進行學習,學生才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部分,教師只是發揮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指導學生學習習慣的輔助作用,教師應該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能夠在學習和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享受體育的樂趣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才能夠逐漸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和了解健康、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和注意事項。
(二)構建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通常是命令和服從命令的上下級關系。在課堂上教師通常說話的語氣非常強硬,表現的也非常嚴厲,對待自己的命令也不許學生置疑,而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對待教師命令則是唯唯諾諾。但在新課程改革中,明確規定了學生和老師處于平等地位,教師應該重視與學生建立和諧、友好、合作、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
(三)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現,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傳統的體育課堂主要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以教師為核心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內容、活動動作都完全遵照教師的指令,導致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忽略了不同層次和水平,不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另外,學生在這樣學習環境下進行體育教學習,心理也會感到壓抑和枯燥,逐漸失去學習興趣。
三、高中體育教學中短距離跑的訓練策略
(一)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水平的學習目標
傳統形式上的統一式學校的體育教學中,因為老師無法協調學生的身心差異,也因此會導致部分學校畏懼于體育課的教學、老師進行課外活動不積極、課堂無法適應學校特點等問題的出現。而分組分層的體育教學模式則可以根據學習者的身體差異、身心條件等因素,有針對性的選擇體育課程目標、進行體育教學,而這個教學方法就能夠讓所有的學習者都在進行適當、合理的體育鍛煉的基礎上釋放身體壓力、強健體魄。
例如,在短途跑步的課程和練習的過程中,因為男女生之間很大的身體差距,所以老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統一的長跑、蛙跳等熱身練習,之后再統一為幾小組學生做預備活動。在準備活動做完畢以后,再把學生分為男、女生二個小組,之后再對女生小組里的學生進行一組短跑測試,然后針對學生自己的身體條件進行分組。男生一般擅長體能活動,所以在短途跑步練習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在男生小組著重強調安全注意事項以及儀器的運用方式,從而使男生自由完成小組短途跑步比賽。另外,老師應該把訓練重心放到女生小組,由于女生平時很少進行體育鍛煉,所以教師可以先統一帶領女生進行起跑姿勢的訓練,當她們熟練之后再結合器材進行短距離跑訓練。高中體育通過分層分組教學,不僅能幫助教師抓住教學重點,降低教學難度,對學生身心健康也會產生更加有利的影響。
(二)通過間接訓練法,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
短距離跑是高中體育教學中非常常見的一個田徑項目,而短距離跑對于學生的爆發力要求極高,所以長期以來針對學生爆發力的訓練方法也越來越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強制性的訓練不僅不能幫助學生掌握短距離跑的技巧,提高短跑能力,反而會讓他們逐漸產生抗拒的情緒,進而失去對短距離跑的學習、訓練熱情與積極性,從而讓訓練效果產生惡性循環。因此,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要深入學生內部,了解班級學生所感興趣的游戲形式、訓練方法等,并積極地將這些內容與短距離跑訓練進行有機融合,以此來增強短距離跑的訓練效果,與此同時又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逐漸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大部分學生都對球類游戲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借助球類游戲輔助學生進行短距離跑訓練。以“手推球”活動為例,鍛煉學生的爆發力。該活動要求學生雙手持球,雙臂持平向前將球推出,然后學生迅速以跑短跑的形式進行追球,當追上球之后,再將球向斜前方拋出,然后運用短距離跑的技巧,在球落地前接住球。通過“手推球”活動,能夠同時鍛煉學生的手臂力量、反應速度以及短跑爆發力。
(三)結合課堂游戲,吸引學生注意力
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和性格特點就是活潑愛動、強烈的好勝心和好奇心等。所以,游戲設計和競賽等環節,就是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師培養學生短距離跑訓練興趣的契機。因此在進行短距離跑訓練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能夠鍛煉學生短跑能力的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輕松氛圍中就能夠得到相應的訓練。
例如,游戲中“貼大餅”、“小人推車”、“狼來了”、“通過封鎖區”等,在中跑中應用“扯網捕魚”、球類中的“我是神運手”等。但如果游戲內容過于單一或太輕松,有些學生就會認為缺乏挑戰性,甚至在玩時還會不參與或敷衍了事;對難易系數太大的游戲,高中生一旦完成不了,就會有抵觸心理而不情愿進行。選用正確的游戲不僅實現了運動鍛煉的目的,還活躍了學校體育教學氣氛,同時還激發學生學習、改造游戲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除此之外,教師也要發揮“育人”精神,向學生傳遞“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不懼艱辛、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因為在游戲比賽的過程中,好勝心極強的高中生難免由于不服輸與對方發生爭執,或是因為個別學生的失利,拉低小組成績出現內部互相埋怨、互相指責的現象。如果出現這些負面狀況教師不能及時指正,不僅會阻礙教學的進行,還會傷了同學間的和氣,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應當肩負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重任,應抓住教育契機,耐心地對學生進行教導,教會學生正確面對成功與失敗,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對于破壞團結的錯誤行為要及時批評和制止,最終使學生化“埋怨”為“鼓勵”,以更加積極、認真的心態,和團結合作的態度去迎接新的挑戰。
四、結語
綜上所述,短距離跑是田徑運動的重要內容,而田徑教學又是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在高中體育課程中,體育教師加強學生短距離跑訓練,這也是開展其他一切體育活動的基礎,為此需要所有教師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芳芳.如何提升高中體育田徑短距離跑訓練效率[J].當代體育,2020(20):1.
[2]阮堂本.關于高中體育田徑項目中短跑的力量訓練探析[J].當代體育,2020(10):1.
[3]沈鋒.淺談高中體育如何加強田徑短跑力量訓練[J].考試周刊,2020(49):112-113.
[4]劉光欽.趣味田徑應用于高中田徑教學中的若干思考[J].文學少年,20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