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尋找社會成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記憶

2022-04-02 14:06:49葉方興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關鍵詞:敘事

葉方興

摘 要: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視角出發,將口述史研究法視為一種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有助于推進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創新發展。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口述史是一種運用歷史學規范對訪談對象的口述資料進行記錄、整理和分析,用以揭示、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通過進入個體的微觀世界和日常生活,口述個體親歷的真實歷程,發掘個體的歷史敘事與國家的歷史敘事之間的內在聯系,為完滿地闡釋、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論啟示。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需要關切日常生活的歷史敘事,注重典型人物與關鍵群體的口述史,遵循科學性的原則。

關鍵詞:口述史;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社會記憶;敘事;典型人物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1.008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22)01-0041-07

近年來,口述史研究法逐漸引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視。作為一種歷史研究方法,口述史被自覺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視域,用以分析學科諸多的歷史議題,這其中尤以中共黨史[1]、高校思政工作史[2]

等相關研究領域體現得最為明顯。相應地,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學生培養方面,作為口述史研究核心任務的收集史料,也成為訓練學生開展田野工作,培養經驗質感與歷史感的有效方式。此外,口述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領域也逐漸得以廣泛應用。拓寬思政課的視野,進入歷史人物的個人記憶,搜集口述史料,講述歷史故事[3],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及‘大思政課建設重要的實踐方式。實際上,口述史研究在當代已然“溢出”了原先存在的史學論域,為人文社會科學的諸多學科所借鑒,它已不再單純只是一種歷史研究的方法,而是成為多學科共享的普遍性的研究方法。本文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視角出發,將口述史研究法視為一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揭示該研究方法的理論意蘊與實踐要領,以推進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創新發展。

一、口述史的方法論要領

簡單地說,所謂“口述史”就是一種以“口述”的方式記述、書寫歷史的方法。口述史首先作為一種歷史學的研究方法,有別于文字記載的文獻史學。形象地區分,可以認為文獻史學屬于“無聲的歷史”,而口述歷史則屬于“有聲的歷史”。口述史利用現代錄音或音像技術,記錄當事人經歷重要歷史事件時的經驗、體驗或感受,“捕捉”鮮活的、生動的史料。這種具有親歷性、在場感的“活歷史”,既有別于沉淀在“故紙堆”的文獻史學,也可以成為文獻史學的有效補充。

從歷史上看,以口述的方式記史古已有之,口述本身就是一種歷史敘述的方法。早在文明社會到來之前,人們關于歷史活動的記錄大多采取“口口相傳”的口述方式。歷史上很多重要的思想家往往也是“述而不作”,以“對話”“語錄”等口頭方式實現思想傳承。不過,作為獨立的學術概念,明確提出“口述史”并自覺成為一種歷史研究方法,甚至形成口述史學科則是二戰之后的事情。在此意義上的“口述史”,已然成為一種獨立的學術工作方式和知識形態,它的出現與歷史學的發展狀態和演化趨向不無關系。

以往的歷史書寫尤為凸顯重大事件的歷史意義,歷史敘事的主體常常是那些影響甚至決定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例如,在封建社會,人們總覺得歷史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歷史,歷史似乎總是由“勝利者”書寫而成。宏大的、精英化的歷史敘事常常遺漏了“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相較于歷史進程中的重大事件與重要人物,普通人的平凡敘事或許瑣碎、微觀,個體的生命歷程甚至會顯得微不足道,但它們卻能為人們呈現出歷史演進中那些栩栩如生的豐富細節,揭示歷史圖像本有的精密紋路。遺漏了普通的個體生命的歷史,不僅是不完整的,而且也是不生動的。在此,口述史研究將歷史理解與歷史敘事的觸角伸向了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關注每個平凡之人的生命歷程和生活敘事。這點湯普遜在其口述史名著《過去的聲音》中表露的尤為鮮明:“一旦販夫走卒的生活經驗能夠作為原材料來使用,那么歷史就會被賦予某種嶄新的維度。”[4]

口述史通過整理、分析販夫走卒生活經驗,可以“補缺”以往歷史敘事存在的不足。可以說,口述史之于傳統的文獻史學具有“補白”作用。“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宏大的國家敘事的畫卷上,如果缺少了形色各異的個體補白,所有的歷史都將是灰色的。”[5]

事實上,口述史的價值就在于實現了歷史研究的“視角轉換”,即由從“自上而下”轉向“自下而上”的視角,切入以往的歷史敘事未能關照到的群體,回歸原原本本的歷史真相。

一般而言,口述史的對象是社會中的個體成員,口述史以個體之“口”敘述具有社會意義之“史”,通過訪談、敘述、音像等口述形式收集具有歷史價值的個人觀點、經驗、體驗、記憶等。雖然口述史面對具體的個人,但不能據此以為口述史只是表達個體生命歷程的主觀感受,恰恰是,口述史以個體之“口”述社會歷史發展中重要事件,從個體看似微觀、細微的細節中“窺探”出特定時代的社會發展狀況,揭示社會歷史演化的特點與規律。也就是說,口述史雖記錄個體感受,但卻具有客觀性。“口述史的客觀性最淺顯的表述,是任何個體的口述史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訪談對象所親歷的時代進程和社會狀況,以及親歷者本人在時代及其變遷下的個人經歷、體驗與反省。”

[6]

此外,口述史并非訪談對象單方面就可以完成的“獨角戲”,它需要研究者與訪談者、 “寫故事的人”與“講故事的人”共同完成。以口述史聞名的歷史學家唐德剛就曾指出“所謂口述歷史并不是一個人講一個人寫就能完成,而是口述部分只是其中史料的一部分而已”。[7]那些從訪談對象口中獲得的史料并不能直接成為口述史,還需要研究者、“寫故事的人”進行驗證、加工乃至提升,這個過程會運用歷史學的規范、方法,還需要與歷史文獻相互印證。gzslib202204021406

這意味著,口述史不能認為純粹只是記錄訪談對象的個體經歷與主觀感受,而是將這些看似個體化、私人性的“事件”,進一步加工成為具有社會歷史價值的“史實”。就其本質而言,這個過程旨在獲取、保存和建構個體成員的社會記憶。“口述史的獨特之處是從流動的、不穩定的大腦記憶庫當中提取出直接記憶,可以文字的形態加以固化、外化,形成口述文本并以音像文字的固化形態保留一下。”[8]口述史的過程就成為一個挖掘記憶、發現歷史真實的過程,它把記憶從當事人的大腦記憶庫當中提取出來,進行固化和物化,形成富有歷史研究價值的歷史文本。由此,口述史也就成為研究者“發現”歷史的方法。

口述史采用技術手段(以錄音或音像的方式),通過具體社會成員(個體)的口述方式,捕捉個體在社會歷史進程中特別是重大社會事件中的經歷、體驗和感受。它不僅逐漸成為一種收集史料,分析史料的史學研究方法,而且也逐漸拓展至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教育學等相關學科,成為社會科學共享的田野工作的研究方法。口述史作為研究方法的解釋效應就體現在,它通過進入個體的歷程,在歷史進程中實現個體切身體驗與社會集體記憶之間的合理聯結,將“個人在歷史上遇到的困窘或生活事件轉化為公共議題,同時將其提升為超越個人主觀經驗、具有社會客觀性的研究對象或社會學家涂爾干所說的‘物。”[9]

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研究引入口述史何以可為?

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研究建立在豐富的、扎實的歷史史實之上,“史”的缺乏會使思想政治教育給人以“坐而論道”“高談闊論”的“走空感”。通過引入口述史,呈現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過程中豐富、生動的歷史細節,打撈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記憶與社會記憶,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豐富的歷史素材和扎實的經驗基礎。

第一,口述史研究鉤沉思想政治教育的演化與發展過程,打撈豐富多彩的歷史細節,完整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圖景,找尋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自身的歷史記憶。

從根本上說,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客觀存在的社會歷史活動,它綿延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呈現出多樣化的表現形態。這其中,中國共產黨百年思想政治教育歷史是思想政治教育歷史發展中自覺、集中的表現形態,成為人類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典范。盡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多重的歷史敘事方式,如國家化敘事、文件化敘事、學科化敘事,但這些敘事方式往往容易“遺漏”了一些社會事件或思想政治教育事件的參與者、親歷者,它們或許不具有特別顯赫的社會地位,也不是事件的主導者、決策者,但確確實實參與其中,甚至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并非是歷史的“旁觀者”。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科學化、學科化、現代化程度不斷提升。在此過程中出現的很多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義的重要事件往往依賴親歷者加以回憶,以口述的形式激活他們過往的經歷或體驗,并將其轉換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素材。在此,口述史研究作為歷史敘述的類型之一,旨在完整勾畫思想政治教育歷史演化過程。

第二,口述史研究以“自下而上”的社會視角補充“自上而下”的國家視角,關切普通人的個體命運與日常經驗,在其中“發現”社會成員精神生活的“奧秘”,實現國家視角與社會視角的互相補充、有機互動。

思想政治教育要走進社會成員的內心世界,有效切中社會生活,就需要轉換視角——由原先“自上而下”的單一化的灌輸視角轉變為“自下而上”的個體接受視角。這種視角既是未來思想政治工作轉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對傳統國家視角的有效補充。從唯物史觀的視角看,思想政治教育立足“現實的個人”,關切個體真實的生活境遇,并透過其中捕捉人們在重大思想政治教育事件中的生命體驗。口述史研究方法所具有的社會視角,代表一種關切底層民眾日常生活的經驗型視角,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國家視角互相補充,從而形成對思想政治教育完整的認識和體驗。思想政治教育完整的學科記憶和實踐記憶,往往需要全體社會成員共同繪制,這其中的參與者,不僅包括執政黨、國家、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等,而且包括每個平凡的普通人。每個具體的教育對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敘事中都不應“缺場”,口述史在此展現出一個個鮮活的社會成員生動的生命歷程,不僅揭示出真實的思想政治教育歷史,也形成了觀察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視角。

第三,夯實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經驗基礎。運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進入具體、現實的個體的真實生活空間,尋找豐富、充分、厚實的素材和資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不僅“有理”,而且“有據”。

思想政治教育學問應是一門“有理”且“有據”的學問,這里的“理”指向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理性,而“據”則體現為以經驗事實材料和歷史史料為支撐。口述史研究方法通過“打撈”“捕捉”“活歷史”,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提供更加豐富、生動、完整的經驗材料。從方法論的角度看,相比較文獻史料的典型性、直接性、書面性,口述史所提供的經驗化的口述史料往往進入個體的日常生活歷程,更為具象、生動,不會具有枯燥感、距離感,更容易為人們認同、理解和接受。由此,以口述史為中介,借助于個體的生活經歷與生命歷程,在可感的材料或史料中更容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規定性與實踐規律性,讓思想政治教育“回歸”社會生活‘母體,避免淪為“坐而論道”。

第四,口述史研究法不只是鉤織史實、還原真相、獲取史料,而是以史學的規范,揭示史料內在的規律,在與其他各類文獻材料或史料的互證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與規律。

引入口述史研究方法,通過經驗材料等補缺,通過歷史過程的敘事和勾勒,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規定性與實踐規律性,最終認識、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口述史研究法不是“就史料談史料”,這些史料記載了社會歷史的“密碼”,蘊含了學科的歷史記憶,需要研究者加以闡發。通過分析、提煉、捕捉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義的口述史料,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提供自覺的方法論支撐。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口述史的方法,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料的分析,運用史學的邏輯規范,同時合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進行合理重構,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更加科學、合理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口述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目的在于幫助人們客觀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與規律。gzslib202204021406

三、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的學理邏輯

概略地說,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口述史是一種運用歷史學規范對訪談對象的口述資料進行記錄、整理和分析,用以揭示、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從形式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由研究者借助現代錄音、影像、自媒體等技術手段,利用口述訪談形式,搜集受訪對象的個體經歷、體驗和感受;從實質上看,并不是所有的口述史料都可以納入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視野,只有那些經過學科化、專業化“篩選”之后的“口述史料”才可能歸入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的研究視域。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旨在在個體親歷的關乎思想政治教育的經歷、體驗和感受中“發現”思想政治教育。即是說,在社會個體成員的生命進程之中找尋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記憶。

這里首先有必要從論域上區分“口述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前者指向各學科、各群體開展的“口述史”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屬性或效應的部分,如社會學、政治學、教育學領域口述史中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借鑒、轉換或利用的部分,它往往不限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近些年來,隨著口述史研究獲得學界廣泛重視,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口述史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和較為成熟的范例,這些雖不直接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但研究者可以對其進行分析、加工,成為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素材。后者則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范圍之內,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開展的具有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屬性的口述史,如2014年,為了紀念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成立30周年,《思想理論教育》雜志專門訪談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中具有重大貢獻的專家學者,后集結出版。[10]

一般而言,廣義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應兼具兩者,既包括專業意義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也包括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口述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狹義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一般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領域內展開的具有鮮明學科屬性的口述史研究。它往往表現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對本學科的管理者、研究者、實踐工作者開展的口述史,其特點為專業性、學科性強。不過,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的“廣義”與“狹義”并不是截然相對,而是可以相互補充。狹義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更多呈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從業者專有的“職業記憶”,仍舊需要通過廣義上的“社會記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部分相互印證、相互支撐。

相比較一般的口述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有其獨特的運思理路與行動邏輯。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不宜簡單地認定為獲取思想政治教育史料的手段,一個個鮮活的社會成員的“職業記憶”或“社會記憶”繪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全圖景,這個意義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確乎具有“史”的價值。但與此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關注進入思想政治教育歷史歷程乃至整個社會歷史進程中的鮮活個體,嘗試在“個體生命歷程”“社會政治記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史實”的意義聯系中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由此,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又具有“法”(方法論)的價值。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的直接對象是“具體的個人”,這些個人往往因為自身的社會經歷和思想政治教育境遇而獲得了訪談對象的身份。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的受訪對象常常是普通的平凡之人,他們作為社會主體,往往是社會重要思想文化事件的親歷者或參與者,雖然個體的社會地位并不顯赫,但過往的人生歷程卻充滿了“故事性”。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者需要做的恰恰是勘察個體過往的生活經歷與體驗中的生活細節,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專業化篩選邏輯,把握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義的個人生活歷程與歷史記憶。在這里,雖然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中的訪談對象是普通的平凡之人,但應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他們身上具有值得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發掘并利用的獨特的人生經歷。簡單地說,他們不僅是“有故事的人”,而且還是有“思想政治教育故事”的人,且所述的“故事”應該具有典型性。

與一般意義上的口述史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將“觀念”的維度代入普通個人的口述之中,這也合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理論特質。作為一項關注人的精神世界成長的實踐活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視野中的歷史敘事體現出“觀念”維度,它關注的不只是人物、活動、事件,更是這些歷史現象背后個體的精神狀態狀況及社會的思想文化效應。相較于一般口述史從“個體之事”中剝離出社會演化中的“集體記憶”,進而窺見“歷史大勢”,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則進一步進入個人的“心靈生活”,關注訪談對象內心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思想狀況,建構起“個體—社會—政治—觀念”之間的互動關系,有效捕捉思想政治教育的發生歷程,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軌跡。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旨在找尋社會成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記憶”。在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中,社會成員個體的口述材料只是后續進一步展開研究的史實前提和經驗基礎,研究者還需要在此基礎上運用史學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整理材料,析取出人類精神生活共有的“社會記憶”。盡管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關注社會歷史進程中的普通個體,以“個體之口”敘“思政之史”,但卻不能還原為純然的“個體化敘事”。真實的歷史無法擺脫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宏大的歷史敘事往往又離不開每個平凡之人的人生經歷。每個參與歷史進程中的個體身上往往都打上了時代的烙印,都是社會洪流當中的一粒塵埃,看似個體化的敘事本身就是社會發展狀況的反映和折射。

從這個意義上說,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往往表現為個體與社會互動建構集體記憶的過程。經由口述史的訪談者與訪談對象有意識的對話,“觸發”訪談對象個體的社會記憶,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歷史變遷乃至整個社會變遷中的“集體意向”。個體身上所具有的社會性的烙印為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的科學性、客觀性提供擔保。相較于其他類型的口述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更為切中受訪個體內在的“心路歷程”,更需要捕捉他們的心靈生活史,并且在宏觀層面關聯著特定時代條件下的人類精神生活史、社會心態史、價值觀變遷史等。這一特征似乎讓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容易與個體的情緒、主觀偏好、意見等糾纏在一起,但這不能否認個體敘事背后的社會與國家邏輯,更無法抵消經由一個個鮮活個體背后所能繪制的整體社會圖景,特別是個體敘事所蘊含的關于社會理解與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律。gzslib202204021407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具有歷史性的品格。這里可以從“歷史事實”與“歷史規范”兩個維度加以理解:就前者而言,人類社會歷史演化是“現實的人”經由實踐創造出來的發展過程,由此決定了,個體的思想觀念與社會記憶以及相應的社會接受機制往往也呈現出連續性特征。哈布瓦赫指出:“我們保存著對自己生活的各個時期的記憶,這些記憶不停地再現;通過它們,就像是通過一種連續的關系,我們的認同感得以終生長存。”[11]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關注訪談對象的“過去”,以他們的“過往之事”為歷史素材,但卻不是對它們的簡單回憶或復現。“過去”作為已然發生過的過往,并不表現為零散的記憶碎片。就后者而言,對以往的具有歷史意義的素材、經驗、心態、體會等材料不可“照單全收”,而是合乎歷史學科規范,進行驗證、補缺、加工,以保證訪談對象對過往敘述的客觀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的核心內容,史料主要指向過往發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件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義的社會事件。這些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意義的口述史料,研究者需要運用唯物史觀的科學方法論,運用文獻史料印證,修正完善,合乎邏輯規范,以呈現史料之間的聯系,展現歷史演化的脈絡。由此,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不僅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歷史敘事的重要方式,旨在構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歷程,而且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歷史規律性和演化趨勢。

從根本上說,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就是研究者一種基于訪談對象個體過往史實,旨在個體生命歷程與社會政治發展形成有效互動的敘事,人們在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中“窺見”的不只是一個個普通個體生命歷程所共享的思政記憶,還有社會主導思想進入個體心靈的生命歷程。在此,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的對象群體既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群體,也可以是普通的社會成員。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目的是要展示特定時代的“思政鏡像”,鉤沉社會成員“思政記憶”,也在其中進一步“打撈”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群體的“社會記憶”。就前者來說,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中每一種精神都由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投身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奮斗而得,他們中間每個平凡人物的個體記憶總是關聯著中國共產黨光輝璀璨的奮斗歷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時代記憶。就后者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尤為關注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群體的“社會記憶”,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群體是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最為核心的訪談對象,他們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親歷者,對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體驗、社會感知,常常是思想政治教育歷史重要的組成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說,思想政治口述史研究書寫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自己的故事,勾畫思想政治教育的職業群像,蘊含著最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體驗,從而鍛造思想政治教育自己的“職業記憶”。

四、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法的操作理路

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通過進入個體的微觀世界和日常生活,口述個體親歷的真實歷程,發掘個體的歷史敘事與國家的歷史敘事之間的內在聯系,為完滿地闡釋、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論啟示。

1.關切日常生活的歷史敘事

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是把握特定社會發展狀況的重要方式,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史、工作史、學科史等各種歷史類型相互配合,協同還原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歷程。相比較其它類型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更為重視普羅大眾的生命歷程,關注他們的生活史、情感史、心靈史,在平凡的普通人的個體記憶中“發現思想政治教育”“發現社會”。復雜的歷史進程由人民群眾書寫,每個人的人生際遇雖是“滄海一粟”,卻能折射“時代鏡像”。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更為關切普通人的故事,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誠然,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確乎包含了受訪對象與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相關的體驗,但更多時候是在“講故事”、在個體過往的“歷史敘事”的過程中達成研究目的,這點有別于專門的訪談法。換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更為隨意、輕松,訪談對象常常通過談心、拉家常、講故事、憶往事等形式重述過往之事,而所憶之事又常常嵌入日常生活,成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口述史是要記錄下日常生活中個體身上發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思想政治教育效應的經歷、經驗或體會。于“小” 處見“大”,于“日常”處見“崇高”。這樣,“口述過往之史”內在地要求“講述日常之事”,由此也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的“田野特色”,跟隨訪談對象講述而進入歷史場景的“現場感”。

2.注重典型人物與關鍵群體的口述史

建黨百年以來,在思想文化建設領域中,涌現出形形色色的典型人物,他們不僅是時代變遷的重要親歷者,往往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的身上富含著值得深入發掘的個體的生命體驗和記憶。在一個個的個體記憶中“打撈”出這個時代的具有標識性意義的思想政治教育記憶。一般而言,典型人物的個體記憶中富含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或思想政治教育意義上的社會元素,它們的個體記憶就是一個個值得深入發掘的“思想富礦”。典型人物身上更能體現個體和時代之間的互動關系,社會對個體的影響以及個體對社會的感知,往往在典型人物身上展現的更為明顯。從典型人物的個體記憶中能夠窺視出社會發展的思想狀況、時代的思想文化的印記,以及那個時代人們接受思想宣傳、政治傳播、價值引領等相關實踐活動的經歷、經驗、體會等。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需要關照典型人物,講述典型人物富有思想政治教育標識意義的故事。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也需要關注關鍵群體。關鍵群體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當中的人物,親歷者、引領者,發揮重要的骨干、先鋒、典型的作用。他們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有著更為深刻的體會,更加深度的參與,以及更為頻繁的互動。如,“思政課教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尤為關注的關鍵群體,思政課教師承擔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是發揮“立德樹人”主渠道作用的關鍵。對該群體展開口述史研究,既可以揭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制度規范、課程設置、社會生態、職業體驗等發展歷程,也可以由此進一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演化過程和實踐規律。gzslib202204021407

3.遵循科學性的原則

科學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的根本特征。口述史研究需要基于科學方法設計,使其既有別于具有明確意圖性的訪談法,也區別于訪談對象主觀化的情感表述或零散的記憶堆砌。從形式上來看,盡管口述史研究似乎表現為訪談者與訪談者之間的交談對話,受訪人講述自己的故事時也不免帶有主觀偏好,在對年長者進行口述的時候,甚至出現訪談對象因記憶模糊而缺乏嚴整的邏輯性,但作為一種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往往出于明確研究目標、嚴謹的學科規范和科學的方法設計。一般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大體可以分為四個步驟:第一,制定訪談計劃。研究者首先需要制定科學、嚴密的訪談提綱,針對訪談對象進行設計訪談題目。訪談題目設計緊扣訪談的主題,既避免無目的性的“泛泛而談”,也不宜誘導性的提問暗示,而是讓訪談者圍繞某一個話題,真誠且客觀地講述自己過往的生命歷程;第二,傾聽對象講述。這一階段主要以訪談對象的口述訪談為主。在此過程中,研究者需要耐心傾聽受訪對象的講述,不宜過分的干預,不過,研究者還是得需要在受訪對象講述的過程中加以方向引導,避免受訪對象跑題;第三,史實轉化。研究者需要對受訪對象的訪談原始材料,進行合乎歷史學科規范的整理,還原并印證歷史事實,使個體記憶與社會記憶相輔相成、相互印證,以實現口述史從 “訪談原料”向“口述史料”轉換;第四,學科提煉。研究者對口述史料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意義的分析和提煉,將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料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理論資源,并從中進一步提煉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性結論。這就需要研究者運用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素養、立場、規范,對個體在特定時代的具有政治傳播效應、價值引領效應的素材進行合理的邏輯重構。只有到這個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口述史研究才真正彰顯出學科效應,成為人們認識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王炳林,石卓群.運用口述史方法深化中共黨史研究[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1(4):1-9.

[2] 劉謙.梁超鋒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口述史研究的意義、原則和方法[J].思想教育研究,2020(5):117-121.

[3] 代玉啟,朱惠羽.講故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呈現方式[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8):122-126.

[4] [英]保爾·湯普遜.過去的聲音[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8.

[5] 周曉虹.重建中國社會學:40位社會學家口述實錄(1979-2019)[M].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3.

[6] 周曉虹.口述史與生命歷程:記憶與建構[J].南京社會科學,2019(12):10-22.

[7] 唐德剛.史學與紅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9.

[8] 左玉河.固化、中介與建構: 口述歷史視域中的記憶問題[J].史學理論研究,2021(5):7-11.

[9] 周曉虹口述史作為方法: 何以可能與何以可為——以新中國工業建設口述史研究為例[J].社會科學研究,2021(5):1-5.

[10] 吳強,編.思想政治教育三十年[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5:3.

[11]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論集體記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2.

猜你喜歡
敘事
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隱喻美學分析
今傳媒(2016年11期)2016-12-19 11:28:47
澳大利亞二戰后女性生活寫作特點探析
文學教育(2016年11期)2016-12-15 18:37:38
主旋律影片《開羅宣言》敘事分析
聲屏世界(2016年10期)2016-12-10 21:12:34
滿族說部中的英雄敘事模式
《叫我第一名》的敘事風格探析
電影文學(2016年19期)2016-12-07 20:30:31
《建黨偉業》的愛國情懷敘事與當代啟示
電影文學(2016年19期)2016-12-07 20:01:35
東方奇幻與眼球審美:對中國魔幻電影的解讀
今傳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1:37:26
略析沈從文小說創作的藝術特質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45:39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中的隱喻探究
電影文學(2016年16期)2016-10-22 10:49: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日韩黄色在线|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亚洲性影院| 亚洲精品日产AⅤ| 99在线国产| 亚洲三级网站| 欧美人人干|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www|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免费高清毛片| 日韩av在线直播|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欧美区在线播放|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一级|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91麻豆精品视频| 国产激情影院|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天天色天天综合|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538国产在线| 啪啪永久免费av|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 亚洲天堂伊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 伊人久综合| 日韩视频福利|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国内精品免费|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91小视频在线| 青青国产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91激情视频|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经典三级久久| 国产精品污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久久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系列专区|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