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東光
摘要:小學時期是學生打好數學基礎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不僅如此,邏輯思維的養成不僅對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有所幫助,對于各科的學習乃至未來的工作與生活都有著重要意義。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數學課程使用數量關系還原客觀世界,邏輯性極其嚴密,稍有疏漏,將會嚴重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養成。反之,思維能力一旦養成,將會幫助學生形成嚴密的推理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保駕護航。
關鍵詞:思維能力培養;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0-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應用型人才需求不斷提升。國內掀起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的合作、自主以及探究能力。數學課程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小學生培養的重點內容,與此同時,思維能力培養也符合小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策略展開分析,供廣大教育界同仁參考。
一、激發學生探究欲望與好奇心理
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教師應該嘗試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建立聯系,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解決一些生活問題,這樣不僅使學生對數學計算問題產生一定的興趣,而且很大程度提升了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強烈訴求。為學生思維能力與自主能力培養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例如,在小學數學課程《乘法的認識》教學中,教師結合課題內容,通過適當的引導、精準設疑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與好奇心理。首先,教師應該明確這是一堂學生沒有接觸過的新課程。小學時期學生第一次接觸到乘法,因此教師應該著重以課本內容與思維能力培養為主,不應該為學生帶來過多的延展教學內容,為學生制定教學課件。其次,在正式授課時,教師應該采用更加先進的多媒體投影設備為學生呈現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利用生活中的因素為學生帶來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此時,教師可以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向學生提問,完成精準設疑,要求學生進行自我思考與小組研討。最后,小組成員發言過后教師帶來全方位、多元化的講解,為學生答疑解惑。
二、開展小組習題練習培養發散思維
良好的教學模式需要搭配優質的教學內容,小組研討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而優質的習題內容則可以保障思維能力培養最大化,單一形式的習題會嚴重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發揮,使小組合作模式徹底失去意義。因此,教師可選取多種解題思路的習題作為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內容,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小組研討的優勢,在小組成員群策群力地完成研討后,通過各個角度、各個層次展開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多數教師沒有意識到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重要性,學生在收到教學習題任務后急于展開習題練習,沒有充分的時間與條件進行思考,而即便學生有不同見解,教師也會要求學生進行標準化練習。長此以往,為學生養成了固定思維模式,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與學生核心素養教學的標準也嚴重不符。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教師應該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之上,為學生明確給出的已知條件,要求學生在腦中構建解決方案并且實施在驗算本上。這樣就可以通過習題完成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自主能力培養,適時開展小組研討可將此優勢擴大,將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工作落到實處。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課程《帶小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中,首先,教師應該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與實際情況,混合運算是小學生計算教學課程的難點內容,因此教師一方面要注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另一方面要為學生簡化教學知識。其次,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方便教師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展開教學計劃。最后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展開數學計算習題練習,為學生培養發散思維。
三、激發學生潛在思維意識
通過以往的教學研究不難發現,小學生思維能力不足是導致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若想提升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效率,培養學生思維意識是首要因素。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是教師的重點工作,而思維能力同樣是核心素養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這就代表了教師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不僅可以提升數學教學效率,同時有助于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方針。因此教師可盡情施展才能,將有益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環節融入整個教學過程,無論是課堂教學、課前預習還是課后復習等過程,學生都可以通過自主思考的方式,鍛煉到自身的思維能力。小學生通常對課堂發言有所恐懼,這樣也會限制學生思維能力培養,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發現課題外的問題,面對沒有接觸過的題目大膽提出自身的疑問與想法,無論對錯,這種方式都可以使學生思維變得更加活躍,而思維能力與學習效率是相輔相成的,思維能力有所提升意味著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高。除此之外,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資源,為學生準備有益于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教學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與小組研討的環節匯總解題思路。這樣一來,思維能力才會在解決各種數學問題后逐漸形成,自主思考的過程有助于學生開發、產生大腦知識儲備的關聯性,是邏輯思維培養的重要途徑。例如,在小學數學課程《一位數除三位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課題內容與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思維意識。首先,教師為學生準備有益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教學課件,并且結合先進的信息化教學設備展開教學,為學生帶來濃厚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為貼合數學教學內容與思維能力培養等工作,將課件中的內容拆開講解,為學生培養發散思維拓寬思路。最后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制定課后作業,協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計算課程與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理念如出一轍,二者的作用相輔相成,學好數學計算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而思維能力的養成將會有益于學生數學知識的吸收與掌握。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激發學生探究欲望與好奇心理、開展小組習題練習培養發散思維、激發學生潛在思維意識等方面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為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奠定堅實、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曹有生.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策略——以部編版教材為例[J].學周刊,2020,17(33):157-158.
[2]劉進山.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研究[J].文淵(中學版),2020,15(21):91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