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迎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數學是最為基礎的一門教學課程,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今后的學習以及生產實踐中,數學都有著非常廣泛的運用。而計算教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切數學實踐活動的核心,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計算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應積極地進行計算教學的優化,以此實現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邏輯思維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0-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是最為基礎、最為關鍵的教學內容之一,學生是否具備計算能力直接關系著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因此,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進一步地優化與創新教學方式,以此實現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提升,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簡要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一、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過程中,學生對計算教學、計算訓練的興趣及參與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在因素,其影響著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效果。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注重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計算興趣的激發與培養。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多元化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來優化計算教學的過程,實現學生計算興趣的培養。情境教學模式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項教學模式,對于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就應就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通過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例如,在進行“20以內加減法”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使每個學生都拿著標有數字的卡片,并通過隨機的組合,來進行計算訓練,這樣就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計算訓練的參與積極性,增強了學生計算的興趣以及計算能力。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實施激勵策略,來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尊心強,教師的激勵和表揚對于其學習心態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計算興趣培養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對學生在計算教學方面的優秀表現進行積極地表揚與激勵,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促進學生計算興趣的激發。
二、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
在對學生進行計算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地傳授學生數學基礎知識,在夯實學生知識基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基本理論知識進行深刻地理解與掌握。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建立在數學知識基礎之上的,學生只有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礎的知識、理論進行了深刻地理解與掌握,才能正確地進行問題的計算與解決。例如,學生在對四則運算的題目進行計算時,就應對四則運算中的一些規則進行掌握,才能按照“先乘除后加減,先括號內后括號外”的計算順序進行正確地計算。其次,教師還應注重對學生進行算理以及計算法則的傳授。在對學生進行計算能力培養的過程中,算理、計算法則以及一些簡便運算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計算效率,同時更能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因此,教師就應積極地將一些算理知識進行傳授,例如,湊十法、破十法、括號法以及小數點位移法等。這樣學生就能在掌握這些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做到舉一反三,從而可以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目的。
三、開展多元化計算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多元化的計算教學方式,來實現對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培養。首先,教師應注重口算教學的開展。口算又稱為心算,是通過思維直接得出計算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其具有高效、實用的特點,同時,它對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就應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積極地開展口算教學。一方面,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口算算理的理解。例如,在進行500+800的口算時,學生就可以先進行5+8的計算,得出結果13以后,在進行100倍的計算,得出1300的答案。另一方面,教師還應科學合理地對學生開展口算的訓練。口算訓練的開展應根據學生年級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開展,同時,口算訓練還應得到長期、持續地進行,通過每天課前或課后3—5分鐘時間,來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口算訓練,從而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其次,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進性估算的訓練。估算是一種非精確的計算方式,它只是對計算結果的粗略推斷或預測,對于數學學習中快速地檢查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就應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估算算法的掌握以及估算訓練的開展。例如,在對396+411的估算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將396看成400,將411看成410,進行400+410的計算,再進行396+411的估算。這樣,學生就能通過估算,進行計算區間的確定,并通過比對來實現計算結果正確與否的科學判斷。最后,教師還應加強筆算的引導。筆算是通過書寫的方式來進行計算的方式,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內容,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良好計算習慣培養的重要渠道。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積極地進行筆算教學的引導,使學生在對筆算進行有效掌握的基礎上實現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至關重要,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同時也能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完整計算步驟的進行,來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學生在進行數學計算時,應通過題目閱讀、題目理解、計算、驗算這一完整的程序,缺少一個步驟都會導致計算結果的錯位。其次,教師還應對學生計算書寫的規范性給予嚴格的要求。計算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集中體現,計算過程書寫的規范性能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變得更加嚴謹,對于學生計算效率及準確率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積極地規范學生的計算書寫,以此實現對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培養。
五、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最為核心的素質能力之一,計算能力的培養不僅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數學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因此,這就需要教師開展多種教學方式,來有效地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與提升,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生活以及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曹高鶴.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培養[J].天津教育,2020(11):33.
[2]李忠權.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上),201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