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金梁 崔傳貞 郭瑞
摘要:“學習強國”平臺自2019年正式上線以來,官方提供的學習資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選擇。“學習強國”通過提供學習平臺、豐富教育內容、增進師生交流,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提供了可行路徑,拓展了學生及時充電、擔當責任的途徑,拓寬了教師轉變觀念、與時俱進的視角,完善了學校課程對接、相輔相成的模式。
關鍵詞:“學習強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意蘊 ;路徑選擇
一、“學習強國”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價值意蘊
開拓“學習強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發展之路,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完善的必然選擇,也是“學習強國”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中所具有的價值意蘊。
(一)提供權威可靠的學習平臺
“學習強國”作為中宣部牽頭主辦的資訊聚合平臺,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學習內容、完善的專業文化知識和及時更新的時事熱點,迎合了廣大學生和教師的需求。權威性是這一平臺的突出特點,基于權威平臺而發布的內容更具真實性、可靠性,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內容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必須具有專業性,依托的載體必須起到價值引領作用,在這一前提下“學習強國”平臺就顯得必不可少。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學生,通過“學習強國”學習思想、理論、知識等,具有明顯區別于其他平臺的優勢,如理論學習方便及時、同臺競答查漏補缺、慕課學習拓展視野。
(二)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學習強國”中包含了大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體系完整的學習版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法紀等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并在完善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與時俱進。“新思想”“黨史”“時評”“用典”等版塊包含的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耦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開展的重要素材來源。其內容不只局限于理論,更有對思想理論的深入解讀,通過深挖理論產生的根源、發展路徑等,拓展理論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教育”版塊中的“思政與德育”模塊涵蓋了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政策文件、全國高校開展的典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專家學者的理論研究等,為新時代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參考,拓展了不同高校、不同人群交流分享的途徑。
(三)增進師生互動交流
運用“學習強國”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以多樣化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享受思政課堂,主動學習理論知識 、投入社會實踐,培養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學習強國”作為線上交流平臺,師生之間可以通過“強國通”互加好友、建立群組等增進溝通交流,分享觀點、看法,共享平臺資源。因此,這種通過“學習強國”來構建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創新了師生交流互動的方式,完善了教師教學的方式,也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
二、運用“學習強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選擇
“學習強國”的官方性、權威性決定了運用這一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靠性。運用“學習強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統籌學生、教師、學校三方力量,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實。
(一)學生:及時充電,擔當責任
“學習強國”平臺包含海量的知識,是學生學習知識、增長見識的有效平臺。對于發生的或近或遠的事情,學生要以求知的熱情、探索的精神發現并思考問題。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青年學生,對于所處時代要有清醒的認識、有自己的判斷力,要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結合起來。關心時政,自覺學習,勇于承擔責任,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責任意識。“學習強國”平臺的“人物”版塊中包含了共和國榮光、時代楷模以及身邊的感動等內容,介紹了在社會發展中做出卓越貢獻的偉大人物,在時代洪流中默默堅守的追夢人,在平凡生活中勤勤懇懇的奮斗者……通過學習榜樣的先進事跡、人格品質,主動向其靠攏,自覺承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
(二)教師:轉變觀念,與時俱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1]。教師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傳授者,要轉變教學觀念,與時俱進。“學習強國”平臺提供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經典案例,及時更新了各大高校開展的具有典型示范效應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例如,在西北工業大學的“智慧教室”里,同學們聆聽遠在千里之外的講解員在浙江省義烏市陳望道故居為他們講授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故事;海南大學利用翻轉課堂,讓思政課堂“辯”著上,課堂上同學們之間通過辯論使思政課的吸引力大大增強。這些都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經過不斷摸索,總結出來的具有可行性的教學方式,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具體情況借鑒相關實例,打造“有靈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
(三)學校:課程對接,相輔相成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高校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專業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對接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2]面對傳統課堂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青年學生現實需求的現狀,全國多所高校著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在專業課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使專業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同頻共振,以構建培養“大寫的”人的“大思政”教育體系。西南醫科大學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針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增設了“和諧醫德關系構建”“醫德塑造”等專題,實現了知識傳授與觀念塑造的銜接。所以,在專業課的教學中,要有效利用“學習強國”這一數字化講臺,為專業課教學增添新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求是,2020 (17):4-16.
[2]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