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
摘要:物理學科對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有著較高的要求,十分看重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學科的教學中問題情景教學法的應用情況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思考,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育服務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將對高中物理問題情境創設的思考與實踐展開研究。
關鍵詞:高中物理;問題情境創設;思考;實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前言
在高中物理學科中,問題情景教學法的有效應用,一方面能夠減輕學生理解問題的壓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能夠實現對學生的理性思維的有效激發,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物理學科,學會學習的方式和方法,這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而言意義深遠。由此可見,對高中物理問題情境創設的思考與實踐進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體策略綜述如下。
1高中物理問題情境創設存在的問題思考
1.1生活化元素引入較少,無法增強學生的代入感
問題情境創設能夠將抽象化的知識以形象化生動化的方式呈現,這對于學生理解物理學科知識,建立起持續學習的熱情都有著較大的幫助。但在實際調查中卻發現部分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對問題情境創設法的應用不僅未能呈現出上述成果,甚至還對學生原本的學習狀態和過程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力,而造成這一現象出現的核心因素則在于教師忽視了物理學科和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在設計問題情景,引入教學素材時忽視了生活化元素在其中占據的重要地位,致使因生活元素引入不足而導致的學生代入感降低的情況持續出現,長此以往學生將會對物理學科的學習產生較強的隔閡感,認為所學的物理知識和自己距離較遠,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持續下降,負面作用較大。
1.2無法正確認識學生個體的訴求,缺乏個性化教育
在每一個班級中都存在著學習速度較快和學習速度較慢學生,教師應當學會正視這一現象,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每一個學生,并且制定相對應的教學計劃,以保障每一個學生的訴求都能夠在物理課堂中得到滿足,但在進行問題情景的設計中教師卻忽視了這一點,以統一化標準進行問題的創設,導致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在同一個標準內產生了較差的學習體驗感受,最終造成了不僅無法實現教學的有效性,甚至還會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造成負面影響。
2高中物理問題情境創設的實踐策略
2.1問題情境生活化,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潛藏著諸多的物理現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這些生活化的元素的有效利用不僅能夠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代入感,還能夠讓學生的思想和意識受到啟發,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正確的認識所學物理學科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更為靈活和高效的解決物理學科問題,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對新的知識內容的內化,并且獲得更為獨到的見解和認識,這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的持續學習和發展而言意義深遠,是實現教學有效性的關鍵途徑。例如:在學習到《相互作用》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為研究的對象,向學生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景,如:“某同學發現桌面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著微小的變形,請觀察并講述為什么?”等,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其中,在生活化的情景中了解相互作用,探究相互作用,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2.2問題情境層次化,循序發展學生的認識
物理學科的知識內容的難度較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極容易遇到較大的阻礙,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認為所學的知識晦澀難懂,學習過程過于艱難,出現被動學習的狀態,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應當及時的做出相應的改變,例如:在學習到《牛頓運動定律》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整體化的目標拆分成幾個小的目標,以此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而后采取創設問題情景的方式營造出具有趣味性的物理課堂,有效的拉進學生和物理課堂之間的距離,以循循善誘的方式幫助學生逐步的學習物理知識,攻克學習過程中難點,高效的完成所有學習任務。
2.3問題情境矛盾化,引發學生思維碰撞
學生主動思考遠比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被動思考所取得的收獲大得多,因此在設計問題情景教學方案時教師應當加強矛盾化的設計,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全面的經歷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引發學生思維碰撞,讓學生在化解矛盾的過程中逐步的實現對物理學科知識的高效理解。此外,一個學生的思考范圍有限,教師還需加強對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的應用,通過為學生設置相應的任務,讓學生在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模式中高效的攻克難題,帶給學生嶄新的學習體驗感受,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都能夠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真正的實現高中物理問題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學科中問題情境的有效創設對于學生學習學科知識以及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和素質的構建都有著較大的幫助作用,應當被給予高度的重視,不斷地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優化,為學生提供最為優質的教育服務,讓學生成長為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創造出更多的良性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張海濤.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1-63.
[2]王金偉.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問題情境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1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