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彬美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進行,班主任教學活動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有效提高班級管理質量和水平,成為提高學生教育活動的關鍵。其中家長積極參與班級管理,能夠有效提升班級管理效率,實現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與進步。本文針對如何激勵家長參與班級管理,提出了幾點看法和意見,希望對提升學生的教育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合力共育;成長同行;家長;參與;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引言
目前社會快速發展,班級管理也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實現班級管理效率的提升,有效對學生開展高質量的教育活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進步。家長要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為學生的高效管理建言獻策,提升班級管理效能。使家長與學生一道努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和保證,促使學生成長為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1]。
一、做好家長參與班級規范化管理工作
在學生教學的發展和實施過程中,要開展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教學模式,那么在這種教學方式的早期,班主任就要貫徹統一和規范化管理的原則,能夠更好地推進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工作中。同時學校也需要做出一些改變和努力,確保家長配合學校教學的工作。例如可以設立不同級別的家長委員會,讓家長積極參與到孩子的管理工作過程中,包括學校家長委員會、班級家長委員會、各年級家長委員會,以及開展相關活動并為委員會的管理制定適當的章程。其中,要詳細介紹家長委員會的任務和具體工作內容,遵循互動教育協調發展的原則,使委員會真正支持班級管理工作,使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活動更加順利的開展,也可以運用規范性原則,對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工作進行規范,同時家長的監督和規劃工作也可以更有效地發揮其自身的作用。
二、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效結合,對學生開展全方位教育
今天的學校教育工作大多是在家長和班主任的共同指導和努力下完成和開展的,孩子未來能否順利成長和發展,從教育工作的層面來看,通常取決于家庭和學校教育的有效結合。學校要加強家長對合力共育,成長同行的關注和欣賞作用,既要提高學生教育的質量和效率,又要加深家長與班主任的關系,加強溝通和協調,并在他們遇到問題時及時有效地進行溝通和處理,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學校要想真正有一個更加科學有效的孩子作息時間安排,以及他們每天的學習過程,就需要做具體的研究,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成長規律,確保孩子有一個正確的良好的作息習慣。學校還必須將學校的日常規定告知家長,一是方便家長來學校接送孩子,方便家長在家照顧孩子。經過科學制定學習和休息時間,孩子們可以堅持并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二是學生家長和班主任需要長期保持聯系,遇到任何問題,雙方都要積極有效的溝通,解決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避免忽視細節管理。這樣,學生才能在各方面全面實現健康成長與進步[2]。
三、建立長久合作機制
在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家長和班主任都需要認識到這項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長期實施,因此要建立長久合作機制。需要有效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使家長清楚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避免三分鐘熱度的現象。同時呼吁家長和學校在孩子健康成長的合作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將班級教育的發展階段與孩子的成長發育結合起來,家長可以使用周或月為單位,進行線上或線下活動。本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根據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特點,重點了解孩子的成長進步和日常生活。如果有什么困難和困惑,把這些問題反饋給家長委員會、班主任,或者學校領導,然后大家就可以在一個平臺上或面對面的討論和交流,找到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
四、提高家長的認知度,提高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效果
目前仍有很多班主任和家長不能真正理解家長參與班級管理過程的重要性,特別是一些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忙于工作,往往忽視了孩子的教育問題,所以這也導致了這個問題的出現。同時也有一些學校為了自身利益,完全忽視學生的健康成長,只著眼于教學方向,希望擴大生源。要真正解決這些問題,教育部門需要引導家長和班主任轉變思維,真正關注孩子的成長,不斷更新教育方法,幫助家長采用合理有效的溝通方式與班主任溝通,避免采用過時的教育觀念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與進步。此外班主任還要結合先進的教學經驗和內容,用科學合理的手段引導家長融入學生教育的過程,實現家長與班主任的合作,關注孩子的成長,給予學生家庭般的溫暖[3]。
結論
綜上所述,面對新形勢下班級管理的發展和改革,班主任要積極開展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工作,使家長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有效提升班級管理水平,真正做到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負責,對學生進行更加優秀的教育,促進學生的成長與成才。在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具體的實施環節,要做好家長參與學校的規范化管理工作、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效結合,對學生開展全方位教育、建立長久合作機制、提高家長的認知度,提高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效果,實現學生教育質量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曉巍,劉倩倩,郭媛芳.改革開放40年我國學校、家庭、社區協同共育的發展與展望[J].學前教育研究,2019(02):12-20.
[2]常紅,桑青松.創新自主合作機制促進學校生態化管理[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30(04):21-22.
[3]陳牛則,李麗斯.從學校班主任虐童事件反思學生教育管理[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6(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