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雋
摘要:目前,我國教育改革雙減背景下,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策略,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課上和課下的時間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并且進行評估,本著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將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實現主體反轉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利用課余時間學習教學資料并主動預習,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數學;激活策略
為了能夠實現育人水平的提高,構建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學生為本,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成為了高中數學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何在翻轉課堂背景下激活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也成為了高中數學教師一直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一、規劃學習目標明確教學方向
在高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規劃學習目標對學生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教師在數學課堂上的教學是否成功,主要在于數學教師是否能夠準確的為學生設定學習目標,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幫助學生規劃學習目標,保證教學設計和教學步驟能夠緊密銜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體的地位,利用現代化的教育觀念,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根據教材的內容遵循新課改的教學方針制定學習目標,使學生在教學課堂上能夠充分地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可以讓教師詳細的了解到學生的真正需求。針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做到因材施教,為高中數學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分類加法計數原理》首先為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分類加法計數按原理也稱為(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類辦法,第1類的辦法中有ml種不同的辦法,2類辦法中又有m2種不同的辦法,在n類辦法中有mn種不同的辦法,那么,完成一件事需要有N=ml+m2```+mn種不同的辦法。明確教學目標:“分類技術原理的應用”。給出學生例題,讓學生自己去找出例題的多種解題方法,在對問題的解題過程中,教師適時的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的特點確定出適合問題的分類標準。在這個標準下進行分類,在分類時提醒學生注意完成這件事情的任何一種方法都必須屬于某一類,并分別屬于不同種類的兩種方法時不同的。以小組的形式互相探討并進行互問互答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這門學科的魅力,在授課期間體現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活躍程度和思維能力。解題的過程中教師充分引導學生自主去探究問題,在與學生進行解題的交流和互動中給予適時的引導,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解題樂趣和學習熱情。
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并自主學習
在高中學習期間課前預習是所有學科學習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也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一項重要目標,學生自身在課前對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預習,在課堂中會對自己產生的疑問進行探究,這種預習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對于所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深切理解程度,同時鍛煉學生對多學習內容的獲取能力。
例如:在高中的數學課堂中,學習圓錐曲線,首先,學生在預習期間會分析學習的內容:“圓錐曲線的定義反應了圓錐曲反應了圓錐曲線的實質屬性”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學會利用圓錐曲線定義來進行解題,熟練掌握圓錐曲線的定義。加強對圓錐曲線定義的理解,對于部分知識相對抽象,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教學,對問題進行探究,最終解決問題。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提升對問題的質疑,通過教師設置的問題找到解題的方法,并且熟練掌握不同觀點的不同定義方式,在這種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增進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自己尋求出解題方法,加深學生對圓錐曲線定義的理解,最終達到提高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引導學生支柱構建學習體系
數學時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科,每個章節的學習內容都是有關聯的,是一個非常廣泛嚴謹的知識體系,系統性和綜合性的特征較為明顯,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數學的知識網絡進行整體的構建。
例如:集合與簡易邏輯中,第一教是 “集合的概念”學生要掌握數集及其記法;“正數的集合”“負數的集合”指出“集合”如點、直線、平面一樣是不定義概念。常用的數集及其記法:非整數集記作:N;正整數集記作N*;整數集記作Z;有理數集記作Q;實數集記作R;集合的三要素:“1、元素的確定性;2、元素的互異性;3、元素的無序性”關于“屬于”的概念,以及集合的表示方式,列舉法;描述法;集合的分類:有限集;無限集;空集等。
第二教是對第一教的學習內容進行填充,到了三教時才能更好的學習 “子集”。教師給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的同時引導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梳理,構建出自己的知識框架,幫助學生建立思維導圖,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對學習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
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在課堂中很容易找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產生積極的心理,明顯提高學習的主動能力,在對知識點的歸納個整理中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拓展,讓學生多所學習的知識有一個充分深切的理解,體會出知識帶給自己的樂趣,為日后的學習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學習的目的在于如何運用,學習數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綜合能力,所以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培養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高中的“函數”是高中數學學習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其中“正弦函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教師為學生引入實際問題,通過圖像求解題方式,培養學生的逆向解題思維,幫助學生主動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數形結合的思想,領悟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方式,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提高學習的意識。
結束語:
總而言之“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更好的提高數學課的學習效率,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實現學生從被動學習轉換成為自主學習,從而達到提升個人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陳云. "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探索與應用[J]. 試題與研究:高考版, 2020(13):1-2
[2]熊仕威.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運用研究[J]. 新課程導學, 2020(S02):2-3
[3]方春燕. 高中數學翻轉課堂的構建研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