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鴦
摘要:中國傳統文明是我國五千年文明的簡稱,以中國儒、釋、道三家的主流文明為載體,是我國老祖宗留給其后人的無價之寶。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有責任傳承和弘揚,作為教師的我們,有義務在學生中大力提倡并鼓勵同學們積極落實。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班主任不但必須對學校生進行思想基礎知識的教學,同時還必須做好對學校生思政方面的教學,以培養學校生的思想素質與思維,從而培養學校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關鍵詞:班主任視角;傳統文化;小學課堂
引言:為進一步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我國教育處專門向全省各個教學行政部門和全省級別所有類學校,印發了《進一步健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具體要求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培育,有序地納入到學校相關課程和教學體系之中。因此,本章將從校長的角度入手,對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學校課程的方式與辦法提供一點個人見解,希望能夠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一定的文化啟蒙作用。
一、傳統文化在小學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
對于學生而言,因為他們大都是家中獨生子女,所以在家里面受到了長輩的關愛。因此,人許多時候都是以自己為中心,而不可以站在他人的視角上去思考問題,而中國傳統文化更加重視對人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育,特別是對于儒家思想,則更加注重于與人為善,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舍身取義的思想,對我們在當今時代中依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對于學校生運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開展的思想教學,則能夠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
2、有利于提高思想教育質量
在中國傳統教育中,班主任通常是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政治知識的教學,這不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也不利于讓學生深入思考。而通過融合中國傳統知識,更能夠活躍學習者的思想,使學生從實際事件中去分析與學習,進而增強了他們的教學感受,并促使他們在教學中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在內心深處進行改變,這對于提升教學品質非常關鍵。
3、有利于培養學生教學思想
在對小學生開展教育的同時,班主任也要立足于培養學生興趣并提高學生思維,通過站在學校生的視角上去考慮,以便提出比較科學的教法,讓教學方法可以和學生思維進行有機融合,以便于更好地實施對學校生的思想素質教育。此外,校長還必須構建公平融洽的師生,在課堂教學中,要能夠啟發學生積極性,秉著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逐步建立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并通過進一步挖掘新教材內容,促進學生思維方式得到轉變。
二、班主任視角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課堂的策略
1、將傳統文化相關教材與現實有機結合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將紛繁復雜的優秀傳統文化用通俗易通的語言表達出來,同時又不失準確性,是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否獲得學生們的深刻認同的決定性要素[1]。因此,在采用了由全國各省市教育部門組織專家力量共同編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的基礎上,小學班主任專業化教師時,要根據自身學生情況以及自己班上的實際狀況,同時按照他們的學習規律,把傳統教學中的比較枯燥的知識點,以一個比較生動的形象展示出來,從而培養小學生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愛好。同時作為校長,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可領導學生們一起去本縣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基地進行實地游覽,例如,學生可去東漢天文學愛好者劉洪故居,認識他在珠算方面的偉大成就,從而培養學生們對天文地理知識的濃厚興趣。
2、開展融入傳統文化教育的班級文化建設
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地是學校班集體,班級也是學校接觸人文知識,學會生存技巧,形成健康性格的重要戰場。在學校班集體管理中,班集體建設也十分關鍵重要,對學校所在班的整個學習氛圍至關重要[2]。一旦學校班集體具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涵的精神風貌,學校學生就會建立端正的學習態度,能帶動學校樹立正確的努力發展目標,建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而學校也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地,在學校走廊墻面上增加了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相關事跡,并定時更新中國古代名家肖像、簡介和詩歌等,使學校在潛移默化中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在學校生作品展角中,展出了學校的學生剪紙、國畫、書法等優秀作品。在班級選出的優秀作品定期更新,使學生形成了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基本思想,也可以養成了學生觀察別人,向他人學習的良好習慣,同學間還能夠展開趣味互動。
3、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充分融合
首先,要進一步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在推介、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功能,尤其是要將其輻射面覆蓋到小學生群體中。作為校長,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內裝有電視機、投影機等的多媒體教室,或者創作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主體的專題刊物,利用固定時間,對小學生進行定期教育[3]。
其次,充分利用計算機、互聯網媒體(如網絡游戲、網絡歌曲、互聯網文化)、手機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形式,在小學生群體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當下的小學生大部分是與電腦手機、網絡一起長大的,他們的思維方式、認知方式、學習和生活方式都受到新媒體的強烈影響。所以說,充分借助這些新媒體,就能夠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更加為小學生們喜聞樂見的趣味方式呈現出來,使其能夠迅速地被小學生們所吸引。
結束語:總之,班主任在對小學生實施教育的時候,就必須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并強化對中國傳統社會主義文化教育知識的整合,從而全面培養學校生思想素質,并良好地培養學校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理念。一個學生他可能讀書成績都不怎么樣,將來也可以成不了物理學家,也成不了金融家,但并不負面影響他作為具有崇高品德的人,他或許并沒有為社會起到突出貢獻,但也不負面影響他為社會積極服務,期望每一位校友都有機遇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每一個教師都可以把握傳承中華文化的金鑰匙,用它來打開孩子們心中的道德之窗。
參考文獻:
[1]許鳳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小學思政教學的融合探討[J].家長(中、下旬刊),2020(18):84-85.
[2]陳宗龍.新時代小學思政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廣西教育(義務教育),2020(5).
[3]任宏寬.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