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芳
摘要:現如今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于學前教育行業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明確表明教師在展開學前教育教學時,要有需要培養幼兒的個性發展,促使幼兒在往后發展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品質。本文就以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性這個問題而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個性;發展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對于人才需求量的不斷提高,人才的個性發展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對此教師在展開學前教育教學時,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有效培養其個性能夠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為幼兒將來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1學前教育與幼兒個性發展之間的關系
1.1學前教育是幼兒接受教育的萌芽階段
在我國素質教育的改革背景下,提出了終身教育,而在終身教育的體系中,學前教育是幼兒接受教育的萌芽階段,同時也是幼兒最早跟社會接觸的關鍵時期。在學前教育階段,教師的教學模式,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以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互動交流等都會影響著幼兒的個性發展。良好的學前教育可以促使幼兒的個性得到更好的發展,同時也可以幫助幼兒在接受學前教育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促使幼兒的身心都能夠得到更加健康的成長。
1.2幼兒的個性特征反向決定著學前教育活動的開展
每個幼兒的生活背景成長經歷都是不同的,這也導致幼兒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會存在個性差異性。這也要求教師在展開學習教育是要尊重每一位幼兒的差異性,對于不同幼兒的個性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學計劃,以此來有效保障幼兒的個性,都能夠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而當教師在展開相應的學習教育活動時,幼兒的不同個性特征也反向決定著學前教育活動開展的效率,例如有的幼兒比較活潑開朗,當教師在展開活動時,他們會積極參與到其中,而有的幼兒比較的內向,與社會接觸較少,這也導致他們在參加活動時會出現哭鬧的現象,這樣的話也會阻礙學前教育活動的開展效率[1]。
2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性
2.1有效提升幼兒對于社會的認知能力
社會認知能力是指人們在生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對于社會中發生的不同的事件,都會形成自己正確的判斷,同時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也可以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進而更好的適應于社會。針對此教師在展開學前教育教學時,可以有效提升幼兒對于社會的認知能力,讓幼兒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正確掌握到與不同的人交往的技巧,以此來更好地適應于當前的環境。在學前教育階段,教師對幼兒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的話,可以幫助幼兒不斷的完善自己的認知方法和認知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幼兒給予充分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社會認知方向,同時教師還要尊重幼兒的選擇,這樣的話可以幫助幼兒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社會認知能力[2]。
2.2培養幼兒的個性魅力
人與人之間在交流的過程中,有的人之間會有吸引,然而有的人之間卻會排斥對方。當然在幼兒園里也存在著這種現象,有的幼兒在人情交往的過程中,會很快找到與自己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但是有的幼兒卻會被孤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幼兒的個性魅力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展開學前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個性的話,可以促使幼兒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個性魅力,以此來有效加強自己的人際交往,使得幼兒的性格和思維都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3]。
2.3提升幼兒調節情緒的能力
幼兒的年齡都是普遍小的,這也導致當他們在遇到事情時,便會以情緒化的方式去對待。針對此教師在展開學習教育教學時培養幼兒個性發展的話,可以幫助幼兒提升自己調節情緒的能力,作者幼兒在相應的環境中可以更好地體驗生活,以此來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進而在長此以往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情緒調節能力。這樣的話,當幼兒在遇到一些問題時,可以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4]。
結束語:學前教育是幼兒接受教育的基礎,同時也是培養起幼兒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此教師在展開學前教育教學時,要根據素質教育的目標來有效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為不同性格的孩子展開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進而在展開學前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有效提升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培養幼兒的個性魅力,幫助幼兒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相應的大集體中,同時教師還要在學前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幼兒調節情緒的能力,使得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使自己的個性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進而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學前教育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改霞.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性探索[J].才智,2019(01):148-149.
[2]董娟.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性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156-158.
[3]呂瑩玥.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性[J].中國農村教育,2019(08):125-127.
[4]梁紅芳.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發展的重要性探究[J].成才之路,2019(1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