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光春

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適用于初高中課堂,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所以,高中英語教師要利用好思維導圖,將其融入到日常的課堂中,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提高其綜合實踐能力。本文主要探討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思考,針對思維導圖的應用進行分析,創設高校英語課堂。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用思考
引言: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思維導圖走入課堂,提高教育質量。可以說,思維導圖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板書和授課方式,因其極強的工具性與實用性深受教師與學生喜愛,以圖像的方式將原本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呈現出來,便于學生理解。在日常的應用中,可以將多元化作為起點,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一、在高中英語引入思維導圖的因素
1、學生年齡特點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其思維方式與初中階段截然不同,此時的思維正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這樣的思維方式導致在短時間內無法理解深刻的文章,同時也打壓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當教師在課堂中運用思維導圖來講述重點知識時,不僅能吸引學生注意,還能幫助學生思維的過渡,讓其能快速反應文章大致意思。
2、教材內容
隨著知識層次的深入和增多,高中英語教材無論是句式上還是語法上都與初中英語有本質上的差異,且文章篇幅較長,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復雜的閱讀技巧。就普通的表達方式來說,學生要具備較好的語感與閱讀技巧,才能將不同的意群整合在一起,思維導圖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認知理解。
3、學習方式
根據目前高中生學習英語的方法來看,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時側重于句型句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理清了語法與生字詞,但忽略了文章的內涵結構,并未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這樣的學習方法只能起到短暫的效果,下一次的學習中如若遇到相似題型,又會陷入迷茫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沒有找到正確方法,很容易遺忘關鍵詞,影響學習效率。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課堂上要使用好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思維體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1]。
二、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
1、擴大學生閱讀范圍
高中生的英語閱讀大多來源于教材、練習題中的文章,由于閱讀范圍狹窄,學生的詞匯量積累也存在局限性。當要羅列有關單詞的思維導圖時,學生能夠羅列出的知識點少之又少,由于自身詞匯量不夠知識點自然受到限制。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利用微課或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一些優秀英語經典讀物音頻,讓學生跟讀、跟寫。在跟讀中遇到不會的生字詞及時積累,擴充學生的詞匯量,也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例如,在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英語《情態動詞》一課中,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使用情態動詞。情態動詞作為英語語法的一種,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時,語法作為閱讀的基礎知識,也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所在。教師將情態動詞的概念、表現形式與思維導圖相融合,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如果學生學習能力較弱,詞匯量較窄時只會列出:may、can、will、should等情態動詞,而遺忘了還有must、oughto、might等。此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擴充其詞匯量和閱讀范圍,為學生整理思維導圖;在“相互代詞”的教學過程中,相互代詞有each other和one another兩個詞組,教師在解釋完其大致意思后,讓學生自主探究使用法則,當相互代詞動詞賓語時的例句為:People should love one another,當教師將自己的思維導圖呈現給學生時,可以邀請學生進行補充,也可以與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進行對比,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留給其反思空間。
2、培養學生聯系能力
當代高中生在英語學習中務必要掌握聯系能力,作為思維導圖的核心,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的聯系意識,使學生盡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制作出完整有效的思維導圖。例如,在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英語every、no、all、both、neither、nor的應用中,尤其是neither的應用,當neither作主語時,謂語單詞用作單數,作定語與單數名詞連用。由于部分高中生依舊使用傳統的學習方式,教師一邊講授知識,學生一邊記筆記,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只會機械般地記錄,并沒有對教師的話進行思考,不僅浪費了課堂有效時間,還降低了學習效率。因此為了改變學生的傳統學習方法,在課堂學習時能將教師所講內容與某一知識點迅速聯系起來,并補充到之前的思維導圖中[2]。這需要學生具備完整的邏輯能力和快速的反應能力,例如,在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英語中,“與某物相聯系”這一短語,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了解過意思相近的詞語:combine with、link to等,但是教師又講授了新的知識:be linked to、be associated with,這時學生必須快速反應,將新的知識點加入之前的思維導圖中。再比如,當教師講到“rely on”這個短語時,學生可以根據其釋義聯系之前所學內容找到該動詞的形容詞形式。教師應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聯系能力,幫助學生舉一反三。
3、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由于高中階段科目較多,學生要兼顧除英語之外的科目,再加之英語學習的枯燥,讓很多學生不愿意投入精力,缺乏學習主動性與自覺性。因此,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特別注意思維導圖的應用。例如,在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英語中,教師在講授有關名詞性從句的知識點時,由于概念復雜且難懂,教師只能起到引到作用,無法一一指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因此,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做好有關引導詞和例句的分析,待總結完就可以將其制作成思維導圖。如,引導名詞性從句的常用連接詞有:how、why、when、what等。只有牢固基礎知識,才能加深對英語學習的理解,方便后續應用;在講到結果狀語從句時,引導詞有:such……that、so……that、with the result that時,不同的引導詞有不同用法,分清such……that與so……that之間的用法,且目的狀語從句一般使用情態動詞,結果狀語則不使用。
結語
總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需要教師耐心、細心地指導學生,幫助學生走出傳統學習方式的誤區。教師要善于利用思維導圖,讓原本枯燥的英語變得生動有趣,根據不同學習能力學生制定適宜教學計劃,把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首位。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求知精神,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索未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從而達到英語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敏敏.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討[J].校園英語,2021(30):149-150.
[2]楊雨琪. 核心素養視角下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DOI:10.27064/d.cnki.ghasu.2021.00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