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山
◆摘? 要: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已經成為了當前的主流技術,對于當代的學生來說,必須要在學生階段形成優秀的信息素養,這樣才能在步入社會以后有一個出色表現。現階段,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高中階段的重點課程,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有效性,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不斷的融入新型教學理念,加速學生各種優秀能力的形成,利用高質量的課堂教學,進一步的推動學生成長。本文對此進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幾點淺見。
◆關鍵詞:核心素養;信息技術教學;學生發展;教學模式
一、引言
核心素養是當前的熱門詞匯,在教育領域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老師共同的教學目標,也是學生能力養成的綜合體現形式。在核心素養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必須要得到有效的優化改進,創新教學理念,加速學生各種能力的形成,達到教育部門規定的教學目標。但是就目前來看,在許多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導致了教學質量下降,學生信息能力的形成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阻礙,這種情況必須要引起老師的高度重視。下文對此進行簡要的闡述。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理念不當
教學理念是指老師在學科教學中表現出的態度,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影響因素,正確的教學理念是打造優質課堂的必要條件,對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來說,正確的理念也非常關鍵,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學生的核心素養才能逐漸形成。實際上,在現階段的許多信息技術教學中,老師都存在理念不當的問題,在他們的認知中,由于信息技術不屬于高考內容,課程開展的效果根本不重要,學生應該把精力放在文化課程方面,在這種想法的帶動下,課堂教學態度敷衍,信息技術課堂成為了學生放松玩耍的空間,極大的削弱了信息技術教學的作用,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產生了嚴重阻礙。
(二)教學模式落后
從時間上來看,信息技術屬于高中階段的新課程,信息技術實踐性較強,而且知識結構與其它學科存在明顯差異,在課堂教學中,需要使用特定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學方法應用不當,會對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這也是老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但是許多老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都缺乏正確的方法,教學模式主要以灌輸為主,不注重教學創新,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明顯不足,信息技術課堂與文化課程教學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的特殊性,從而造成了學生興趣缺失,無法主動的參與到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中,自主性下降。
三、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一)開展合作教學
合作教學是一種非常先進的教學方法,其主要的應用優勢就是通過課堂互動的增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從而為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在此種教育模式中,充分的體現出了開放式教學的理念,代表了教育領域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突破。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老師要劃分學習小組,小組劃分屬于教學的基礎性工作,非常關鍵,決定了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遵循就近原則,盡量的減少學生位置的調動,同時,對各小組的人數進行確定,一般來說,小組人數以四到五人為宜,為了方便討論,以四人一組為最佳。小組劃分以后,選擇出各個小組的負責人,在這個環節,要充分的體現出民主精神,由各小組組員,共同推舉小組長,以投票的方式,確定組長人選,組長負責學習規劃的制訂和內部成員的管理。通過前期的小組劃分,形成小組雛形。在小組確定以后,老師可以結合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內容,提出相應的探究問題,讓各小組進行合作討論,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形成思維碰撞,對信息技術知識產生更加深入的了解,達到預期的課堂教學目標。
(二)從編程教學培養計算思維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編程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培養學生計算思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建立模型、設計算法、編寫代碼的能力,讓學生在面對各種問題、解決各種問題的過程中,通過邏輯分析找出解決方案。在此過程中形成解決該類問題的模型,并將此模型應用到更多同類問題當中,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的目的。例如,我們初學編程最常見的問題:輸入一個數n,求出這個數的階乘。我們如何通過這個問題來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呢?首先,我們要引導學生分析這個問題,將一個問題分解成幾步進行解答:①分解問題:運用分治、類比、歸納分析等數學思想,將一個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分別解決,并通過類比的方式將問題實例化,最后通過歸納分析解決問題。將這個任務先分解成“找出5的階乘的方法”,然后“修改循環變量”,最后依次分別解決。②認知模式:計算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思考計算的方法,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解決問題,這是認知模式的一種。通過分析,采取循環累加的方法能夠解決,那么的計算也就可以通過類比的方式迎刃而解。③抽象思維:在程序設計、編寫和調試的過程中,教師提出進一步的問題,采取問題驅動的方法,讓學生在程序運行與測試的過程中體會到程序設計的嚴謹性。計算思維的提出增加了日常教學的難度與深度,但同時也開闊了學生學習的視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開展意義重大,老師要立足于核心素養,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采用先進的育人模式,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簡云.基于計算思維的項目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以多媒體技術應用視頻作品項目教學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10):36-38+44.
[2]吳斌.淺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一).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656-658.
[3]金婧.因地制“微”,以“微”促教——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微課應用探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16):39-42.
[4]喻文紅.重視引導,微處入手——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研究[J].通訊世界,2015(08):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