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摘? 要:聽、說、讀、寫作為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十分的重要。其中讀與寫,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所占的比例較重,因為讀與寫不僅是課堂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過程中的難點。讀與寫主要體現在小學閱讀和習作之中,閱讀和習作對于學生的基礎要求較高,同時它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將閱讀與習作在教學的過程中相互結合,并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學生對于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從而實現我們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素養的目的。因此,下文我們將針對小學語文閱讀與習作教學的有效結合進行論述,希望能夠對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與習作教學;有效結合
學生閱讀能力與習作能力能夠有效的體現出學生的語文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與發展,我國的教育部門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語文課程目標指出,要求學生能夠在閱讀文章之后復述出文章的大意,從而體會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而習作則是考驗的學生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所見所得,完成的將事情敘述出來,從而達到我們所要的習作字數。閱讀和習作作為語文的重點和難點,提升學生的閱讀和習作能力,無疑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現狀
習作是學生通過教師布置的題目,表述自己思想一種語文學習方法。習作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書寫規定的字數,之后教師進行評閱的一種寫作方法。傳統模式下的習作教學,就像工廠的流水線,沒有任何的寫作樂趣可言。對于學生來說習作是非常乏味且枯燥的,大多數的學生內心都討厭習作。其實,習作最重要的就是在有限的文字內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得寫出的文字與自己的想法一致,不能出現前后矛盾的情況。其實,造成學生討厭習作的原因不難知道,歸根結底,就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將閱讀和習作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使得習作變的過于的單一,閱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的見聞,為習作提供大量的素材,且對于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為習作打下基礎。
二、讀與寫模式結合的重要性
習作模式的過于單一,使得學生對習作產生厭惡的情緒。為了改變這種情況,語文教師決定采取讀與寫相互結合的模式,提高學生對于習作的興趣。讀與寫結合的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語文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讀與寫二者的聯系十分的重要,如果我們將閱讀可以獲取知識的層面上來說,那么習作就作為將所獲得的的信息進行釋放的過程,在這種“循環模式的影響下,會使得學生對于語文學習進入一種良性的循環,從而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不光如此,讀與寫二者之間可以相互的支撐、相互的促進。就像我們上文提到的閱讀可以為寫作提供素材,且又可以讓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反思自己的錯誤,并在反思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閱讀效果。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結合的教學策略
(一)找準結合點
教師將讀與寫結合的過程中,應該著重體現二者之間的對應規律,找準讀與寫的結合點,從而積極的發揮二者的作用。教師應該在明確的過程中,采用習作與閱讀相結合的原則,即將從課文中獲得的,在運用于寫作。其具體的過程,就是希望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現閱讀的方法,并且對其中所包含的優秀的詩詞進行分析、探究,并將優美的詞句進行積累,從而將其變成自己的,應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學生在習作中結合了自己的心得體會,使得實現我們讀與寫相結合的目的。
(二)尋求突破點
雖然要將讀與寫二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但是要在結合的過程中體現二者的獨立性。教師要落實二者之間的突破點,為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提供寫作的條件。在尋找讀與寫的突破點時,我們要注重方法上的創新,結合新型的理念與模式的創新,使得結合模式體現出更加多元化的應用。教師也要及時的反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其中沿用的傳統教學方法進行舍棄,以免忽略學生在教學上的主體性。
總之,語文教師在將讀與寫結合起來的時候,要通過教學方法,讓學生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改變。因為只有不斷思考的學生才能擁有更高的杜立新。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閱讀的過程中,注重精讀、細讀和品讀,從而不同的讀法中,領略文章的不同魅力,從而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實現質變。
(三)探索創新點
創新也是讀與寫結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教師要在原有的知識上面,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但是在改進和創新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
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 要注重理念的創新,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讓學生深入的理解讀與寫的深刻含義,不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迷失本心,使得又恢復到原本的教學模式之中。比如,我們課外閱讀中學習到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學生會在閱讀后對這個小女孩感到同情,從而聯想到自己,自己有父母的愛,在溫暖的教室中學習,比小女孩要幸福的多,在學生聯想到自己的時候,教室要讓學生感恩現在的生活,從而實現學生情感上面的升華,從而實現教學的高效率。
四、總結
綜上所述,為了迎合國家的發展,為國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質、能力強的人才,我們的教育部門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推出了一系列的新的教學方法,并對課程目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學習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它對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保證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我們決定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實施閱讀與習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聽、說、讀、寫作為語文學習的四個方面,其中讀與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從而保證學生語文能力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小龍 .“教 - 學空間”促進小學語 文習作教學模式變革的實驗研究 . 西北師范 大學 .2014
[2] 張南希 .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問題研 究 . 東北師范大學 .2011
[3] 李詩群 .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狀研究 及策略分析 . 東北師范大學 .2009.
[4]彭金桂.論小學語文中時文閱讀在作文寫作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 科研),2019(07):148-149.
[5]王三勝.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的探究[J].課程 教育研究,2019(2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