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薇
摘 要:在實施分層教學法之前,教師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并且研究學生們的學習狀況,結合學生們實際學習水平對他們進行分層,這樣才能確保教師的教學方案更具有針對性。教師應該了解每一位學生們情況然后進行分層,通過劃分層級促使他們組成不同的學習梯隊,然后引導學生們互幫互學,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促使學生們的數學成績更上一層樓。基于此,本文章對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數學中的開展策略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小學數學;高年級;開展策略
引言
針對小學數學,運用該授課形式不僅能實現因材施教,也益于良好調動學生的求知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推動其發展。故而,身為教師要綜合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進行科學的分層,這樣才能為后續的分層教學奠定有力的基礎,從而引導學生更全面地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及不足,逐漸優化其自主探究能力,提高綜合水平。
一、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反思
相較于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分層式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充分落實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和教學任務,但是,教學發展和人才的培養并不是靜態化的成果展示,而是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育發展的任務需求以及學生未來成長的可能性等因素,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與完善,積極創新和不斷優化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才能夠進一步適應時代發展變革趨勢,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此,不斷反思分層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優化現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措施,能夠在不斷提升小學數學教學實效性的基礎上,全方位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另外,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成長情況,教師需要做好各方面的關注和準備,積極采取合理的教學措施與手段達成教學目標,不斷完善和創新教學策略與方式,在不斷強化課程教學引導、創新課程教學手段方式的同時,創造更加適合學生學習、成長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環境。其間,為了更加有效和快速地了解并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狀態,教師可以通過家校均衡機制的構建、師生互動交流機制的延伸,進一步拉近師生距離以及提升家校互動效果,通過家校良好教育氛圍的營造,為學生打造更加適合、科學的個性化學習成長方案以及任務目標,督促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以及學習意識的養成。
二、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數學中的開展策略
(一)根據學生自身個體差異進行劃分
受各類綜合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的認知、學習習慣、能力和方法等都有很大的差異性,如果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間的學習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如此教學質量就會很難得到保證,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因此被消耗殆盡。如若采用分層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分組,以學生的學習和認知能力為基礎,分為高、中、低三組。在分層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分層僅僅是在教師個人對學生的判斷和分析,一定不能在全體學生中進行公布,以免傷害到學生的自尊,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分層不應僅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標準,一定要綜合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學習表現等情況,綜合考量后進行詳細的分組。
(二)提問的分層
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問題也要有所區分。因為提問環節也是課堂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對提問進行分層也是必要的。學生學習水平和能力之間存在差距,對學習基礎不好的學生不能提過難的問題,否則將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課程的學習中,需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和制定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提問一些拔高性的問題,讓學生得到全面的提升。而對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教師應將問題設置得偏向于基礎一點,如果面對這個問題學生在回答的時候還是存在困難,數學教師需要耐心地對學生進行引導,給予學生一個正確思考的方向,然后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解決這個問題,讓基礎不好的學生也可以在課程學習中感受到解決問題時候的自豪感。
(三)實行分層化授課模式
在講述關于“加減乘除法混合運算”的內容時,教師就要實行分層化講授,對后進生進行每一個步驟的細化講解,引導學生在簡單的乘除及加減法的基礎上,逐步掌握混合運算的方法;針對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來講解,即引導其用前面所學的內容展開對混合計算的學習;針對學優生,教師可以讓該層次的學生自主展開對本課的學習,并讓其進行混合運算的練習,在學生遇到疑問時,教師可以給予其適當的引導和幫助,以此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這樣的分層化教學,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找到提升自己的方向,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學習信心,同時也提高了該教學方法的教學效率。
(四)作業評價分層
學習評價是各科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方式,主要在于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在科學的學習評價中有助于學生了解自身待改善之處,也能夠幫助教師發現學生的問題與自身教學的不足,據此改善今后的教學手法,對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進步大有幫助。所以教師應當針對不同層級的學生,設置相應的評價體制,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當其有了良好的學習意識且認真學習時,不管學習成果是否明顯,教師都要給予鼓勵,滿足學生的成就感,也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帶給自己的快樂,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今后的深度學習大有裨益。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的課后作業進行分層,針對學生層級布置不同的作業任務。
結束語
總之,小學高年級階段的數學教學,是學生進入初中進行更復雜的數學知識學習的關鍵所在,也是初步養成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階段。分層教學法是完成新課改教育目標的最佳路徑,也是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重要環節之一。在小學數學科目中使用分層教學法進行教學,不僅是能夠快速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最佳方法,更能夠開發出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能,為其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穩固而有效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瑤.探究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教學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34):75-76.
[2]姚婷婷.談談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教學的幾點嘗試[J].智力,2020(27):17-18.
[3]李茂德.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施途徑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