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歐珠
◆摘? 要:對于西藏農牧區的教育來說,由于教學條件的差異,會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內地的教學方式很有可能不適合當地學生的教學現狀,導致教學質量的差距。對于影響西藏農牧區小學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要進行精細化的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問題;應對措施
一、引言
西藏農牧區的小學教育是很重要的,在進行小學階段教育的時候,能夠讓學生更快的、更便捷的了解這個世界。這個地區的學生不能很好的接觸到社會,并且很多學生在學前沒有接受到合適的學前教育,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也算是啟蒙教育中的重要成分,教師在教育中,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讓學生深入的理解所學知識,做好之后學習的鋪墊。
二、西藏農牧區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對于西藏地區來說,學生接觸到的知識并沒有內地學生那么豐富,在小學階段的課外知識補充的過程也是非常艱難,并且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接觸知識的途徑就只有學校。學生在家里進行知識鞏固的效果也不太明顯,家長有心想輔導學生學習,卻沒有足夠的能力,導致學生在家里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實現對于知識的鞏固。有很多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這就導致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很好的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在課堂中很難集中注意力與教師配合進行課堂教學,課堂效果不好,也影響了班級中其他學生的學習。
由于地區的差異,教師在學習新的教學方式時,會將各種新的教學方式“拿到”自己的課堂中,沒有將課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導致課堂節奏很死板,學生不能在課堂中收獲太多知識。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把不合適的知識教給學生,導致很多學生學不懂,久而久之,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學習成績自然也會不穩。
對于教師的業務能力提升來說,教師很難參加教研會,不能通過這些常見的途徑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很難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導致教師在教學中的問題越來越多,甚至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過程,導致學生學習成績的倒退。除此之外,教師不能有更多的獲取新教學方式的途徑,就很難促進個人能力的提升,對教師教學過程帶來了一定的局限性。
三、對于西藏農牧區小學數學教育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教師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
相較于內地的小學數學教育來說,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知識,體會到很多新鮮的事。在西藏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限制下,教師更應該結合當地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教學。在學習《位置》的時候,在進行將各種位置關系進行了解之后,教室可以用教室中的位置關系舉例,如“小明在小紅的什么位置,老師在學生的什么位置,什么在學生上面”等,這些問題能夠在課堂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用班級中某兩個人進行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積極的進行“游戲式”的學習,提高對于知識的理解。所以將教學內容與學校、班級、學生進行聯系,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
(二)教學目標的合理設置
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明確在設置教學目標的時候,需要將什么內容添加到教學活動中。在進行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設置的時候,都很順利進行設置,雖然教學方法有一定的限制,但也都是符合標準進行的,但是對于大部分教師來說,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設定的時候,很難明確設置內容,導致目標設定太空、太大,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設置的時候更應該從實際出發,如在進行《認識鐘表》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設定目標為:讓學生建立時間觀念,養成遵守、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在實際的教學中,就要體現出這個習慣的培養過程,用實際行動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三)多關注中等生的學習狀況
在目前的教學形勢下,是需要使得全體學生擁有全面發展。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很容易忽視一些學習成績不出眾的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很難估計小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也不會主動的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個別輔導。在新教材和新課改的推動下,不同年級的教材聯系也越來越深,學生一旦沒有聽懂某節課,就會導致之后在學習的過程中持續性的聽不懂,造成更惡劣的影響。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的改變教學策略,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一)》時,教師在進行初步教學之后,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優先對學習中等的學生進行提問:教師拿出一些圖形,檢驗學生對于“軸對稱圖形”的認識程度,如果這些學生能夠很輕松的答上來,并且能夠理解什么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就證明大部分學生都已經掌握了這個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適當的降低難度,對差生進行提問,了解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涉及的內容。如果答不上來,就要了解學生回答不上來的原因,并再次進行教學。
四、結束語
正因為西藏農牧區的特殊教學條件,才會導致學生學習基礎差、教師不能學習到新的教學知識和教學方式等,進一步阻礙了西藏農牧區的教學發展。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彌補教學過程中的漏洞,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陳·巴特爾,趙志軍.西部民族地區義務教育資源空間差異性及均衡性研究——基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評估數據的實證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21,41(12):61-70.
[2]王旭,陳曦,李美鮮.民族教育發展對策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1(0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