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玲
◆摘? 要:在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學校大力弘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中學美術的地位日益突出,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效率的提高,在美術欣賞教學中不斷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新課改實施后,教師應回歸學生的主體地位,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突破傳統教學的弊端,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通過對目前高中藝術欣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中藝術;欣賞教學;人文素養;實踐措施
一、引言
高中美術教學中,除了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外,還要懂得欣賞藝術。高中學生只有具備欣賞藝術的能力,才可以充分運用其創造力,持續提升學生的思想和自主創新能力。所以,老師在教學環節中,從色彩對比,描畫技巧,蘊意語言等層面,能夠更好地塑造學生的人文素質,充分激起學生的學習激情和審美情趣,更深入地感受到畫家的美術用意和要體現的思想感情;如此就能認知藝術的美,學會欣賞藝術創作。
二、高中美術欣賞課堂教學的現況
(一)單一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自身需求
藝術課程內容教學中,對學生的興趣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塑造沒有予以充分的重視,造成教學課堂效率不高。創新教學策略,可以填補單一化教學策略的不足,推動老師學生彼此共同發展。很多學生在美術欣賞學習過程中把眼光局限在課本知識上,沒有把美術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對美術學習欠缺相應的創新精神,對書本上的內容僅僅一知半解,在作畫歷程中選擇臨摹圖片,因此欠缺個人的創造力和個性,完成的畫作品質也不盡如人意。而對美術專業知識的欠缺及其對大眾時尚潮流的高度重視,也使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受限制。
(二)教師缺乏藝術鑒賞,職業能力不高
學校要求學生在新課改中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許多教師的專業素養并未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對美術知識缺乏實踐與創新意識,不利于美術欣賞教學的開展。另外,學校藝術鑒賞課程長期被忽視,致使教師無法完成常規的訓練和學習。長期以來,教師的職業能力并沒有得到有效地提高,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成為一句口號。
三、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教學措施
(一)結合作品背景滲透人文素養教育,表達自身人生的感受
高中教師應該更深入地挖掘時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將作品的社會風俗、歷史特征與作品相結合,在創作背景、人文內涵等方面,引導學生在欣賞作品時,感受作品中蘊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所呈現的社會環境,進而深刻體會作品的人文素養。比如老師上課講課“向日葵”,有的學生感覺這個著作很一般,沒什么與眾不同的含義。針對這一點,老師們必須對這件畫作完成整理和詳細分析,《向日葵》是梵高繪畫的,讓學生能掌握《向日葵》描畫的特性,及創作者始終堅持用淡黃色的畫筆,老師也可運用計算機設備為學生播放視頻梵高作品的《星夜》,以“烏鴉”,“夜間咖啡廳”等名作為例,在學生中形成情感共鳴,使學生對其畫作特點有個全面地了解,更深入地體會自身對藝術與生活的喜愛,從故事背景中優化學生的人文素質。
(二)美術課程與其他課程緊密結合,塑造學生素養和能力
老師可以把文學語言和歷史文化兩個層面的知識融合起來,把歷史文化和藝術課程融合在一起,使學生的人文素質獲得持續提升。理論性的美術鑒賞課,可以讓學生獨立選擇自己喜歡的畫作,研究這其中含有的藝術特點,進而在與其他課程構建的環節中,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如在欣賞《富春山居圖》時,教師可將其與史學相結合,對筆墨技巧中的筆墨技巧進行分析探討。學生可了解到作者主要是用干濕畫來呈現整體富春江畔的景色,全部著作淡墨深淺得當,山水風景疏密融合,很符合元朝的審美觀。此外,在具體解讀的環節中,老師還能夠把與著作相關的有趣的事傳達給學生,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學生在上課認真聽講故事的環節中,可以提高歷史知識和鑒賞能力,推動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
(三)依據學生的特性,持續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
一般狀況下,學生在開展初中藝術鑒賞學習時,一般是選用填鴨式教育,老師是在課堂上占主導性,學生僅僅處于被動地進行學習。就藝術實踐活動來講,涉及到的實驗較少,非常容易使學生欠缺形象化,抽象性的工藝美術認識。學生主要表現出的操作能力不強,欠缺積極探尋的觀念。學生的人文素質塑造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依據學生的特性,融合社會發展實際,正確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美,賞析美,持續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舉例來說,在賞析環境藝術創作的環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把許多廢棄物,廢布搜集起來,用自身的雙手再加上充實的想像,共同廢物利用,設計部分手工工藝品,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賞析繪畫作品,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具有研究精神,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老師在教學環節中,應正確認識現階段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融合作品環境,把美術與其他課程融合起來,以增強學生的研究能力;根據加強教師教學能力,加強美術生命教育等方式,擴展學生的美術眼界,充實學生的內心世界,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推動各綜合知識的結合,使學生積極開展到文化藝術的繼承與溝通交流中,讓初中美術課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平.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17):5.
[2]王寬.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7(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