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貴祝
◆摘? 要:美德教育是小學階段學生教育的重點,傳統的教育教學過于注重文化知識的傳輸,而忽略了學生在道德、思想等多方面的建設,這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不高。而在當下的教育發展過程當中,十分注重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培養,尤其是在美德教育方面,中華民族是具有上千年文明的大民族,古代在人才教育方面十分注重個人的美德教育,《增廣賢文》是古代對于兒童的重要啟蒙教材,其中融入了較多的儒學思想、處世之道等,對青少年成長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當下的教育教學開展過程當中,《增廣賢文》的應用也得到了相應的關注,由于其中的為人處世、讀書立志的哲學道理影響較深,對當今的青少年產生了重要的教育價值,所以,將《增廣賢文》引入到小學生的美德教育當中,通過堅持誦讀以及教師的正確引導,培養學生的良好美德。
◆關鍵詞:《增廣賢文》;小學教育;教學策略;美德養成
一、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意識啟蒙方面相對較為模糊,對于許多事情以及自身的行為認知不夠,出現了道德意識不高的情況。在目前的學生教育中,教育部門提出,學生的文化教育與美德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屬于同等重要,為此,當下不少的學校開始進行了教育優化,注重了學生的美德養成,從自身身邊事、自己的行為舉止做起,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水平。在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中,個人美德十分的重要,古人尤其注重美德的養成,將《增廣賢文》作為重要的蒙學教育指導教材,讓兒童從熟讀《增廣賢文》中了解到一定的哲學道理,逐步影響自我,規范自身的行為舉止。將《增廣賢文》與小學美德養成教育進行融合,可以對學生美德的養成起到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對孩子一生的成長,將會具有深遠的影響。
二、加強學生勤奮學習的美德養成
由于現在大多數學生的家庭條件優渥,許多家長過于寵溺孩子,在道德引導、個人行為等多方面的教育不足,再加上如今的小學生容易受到網絡、游戲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貪玩,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加強學生勤奮學習的美德養成教育十分有必要。《增廣賢文》中保留了《太公家教》中的精華,主要是引導大家讀書不止、勤奮努力,其中就有勸人勤奮學習、珍惜時光、強調讀書重要性的格言,如:“黑發不知勤學早,轉眼便是白頭翁。”“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在培養學生勤奮學習的美德養成時,可以利用書中的格言,從生活方面進行引導教育,讀書不僅是學校的學習任務,學生自己也需要從自己生活中明白勤奮學習的意識,而《增廣賢文》的應用,可以將這種思想理念融入到教學工作當中,讓學生受到感染,提高自身對于讀書重要性的認知。通過由淺入深的道理傳輸,提高學生對于勤奮刻苦、惜時讀書的理解,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在課堂上認真跟隨教師的步伐,吸收許多的新知識來充實自我,這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十分的重要。
三、加強學生正直謙虛的美德養成
小學階段是學生美德形成的重要階段,在集體生活中,更能夠凸顯出個人的美德以及存在不足的地方。在《增廣賢文》中提出:“修身礪心,正直謙虛為美德。”這也是中華民族所提倡的傳統美德,在小學生的美德養成教育中,我們教師可以通過《增廣賢文》的教學,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做起,培養正直謙虛的美德,這樣可以使得學生的美德形成變得更加的良好。在與人溝通交往時,懂得如何與人為善,謙虛懂禮貌,大方自信,使得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有較大的提升。另外,在《增廣賢文》的教學中,許多學生在初步的學習中,對于其中許多的道理,理解不夠深入,無法將其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因此學生誦讀《增廣賢文》后,在教學引導的過程中,我在班級中通過榜樣以身示范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將正直謙虛應用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進一步塑成了學生正直謙虛的良好美德。
四、加強學生仁愛助人的美德養成
仁愛助人是學生美德養成教育的重點,仁愛不僅需要在個人的內心中,更是體現在個人的行動中。在《增廣賢文》中提到:“仁愛和正義比錢財更可貴。”當下的社會環境十分復雜,信息網絡較為發達,學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在進行思想的建立上出現了許多偏差的情況。為此,在當下的教育中,我們可以通過《增廣賢文》的教育引導,讓學生真正認識到,什么叫做“仁愛和正義比錢財更可貴。”在生活中,有許多比錢財要更加珍貴的東西,這些都是需要學生自己進行挖掘的。比如孝道也是仁愛的其中之一,正如“千萬經典,孝悌為先”“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學生應當多多關心父母,理解父母,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又如“善事可作,惡事莫為”“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在與朋友或者是比自己小的小朋友進行玩耍時,應當多多關心他人,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樂于助人。
五、總結
傳統美德的傳承需要從小開始,中華民族擁有上千年的文明,美德養成一直都是民族發展中十分注重的,《增廣賢文》作為古人的啟蒙教材,對個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美德養成等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我們當下的小學生美德養成教育中,將《增廣賢文》與學生的美德教育進行融合,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從自己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個人行為做起,能夠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劉莉.讓傳統美德在經典誦讀中傳承——利用經典誦讀促進小學生傳統美德養成的實踐研究[J].湖北教育(政務宣傳),2021(04):35-37.
[2]邵建華,孫國華.新時期有效推進中小學生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特色模式研究與實踐[J].基礎教育參考,2020(06):20-23.
[3]洪鎮濤.《增廣賢文.名賢集》[M].上海大學出版社,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