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摘? 要:基層博物館是展覽及保護當地文物、體現當地文脈的文化單位。在加強文化建設實現文化 信的今天,提高基層博物館陳列展覽策劃能力,并且積極落實策劃方案讓預期目標得以實現,成為基層博物館日常管理工作當中的核心。本文認為基層博物館展覽策劃要以自身特色為基準,站在觀展者角度能夠清晰地劃分出不同展區的展品分布和展覽路線設計,有效增加觀眾觀展體驗并加深其對本地文化的印象,為當地精神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基層博物館;陳列展覽;策劃方案;實施策略
一、前言
基層博物館想要有效吸引觀展者,需要積極將自身契入到旅游產業鏈內,能夠面對本地群眾、外來旅游者提供本地文物、展示本地文脈,要將自身打造為當地文化名片。在陳列展覽策劃上必須要貼合自身特點,擁有明確定位,能夠圍繞本地歷史、名人、景觀、遺跡、遺址形成有層次、有次序的展覽方案。在實施上要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保證各部門緊密對接,要以服務為第一要旨,在此基礎上積極落實策劃案,保證達成最初展覽預計目標。
二、基層博物館陳列展覽策劃原則以及實施流程
1.策劃原則
第一,彰顯特色。即必須要與當地文旅產業配套,能夠將本地具有歷史價值可以體現民俗文化、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的文物、景觀、名人、地方古籍等作為核心展品。這些展品能夠賦予本地群眾文化自信,給予外來游客特殊印象。基層博物館只有彰顯自身特色,才能免于從眾流俗,塑造自身特有的文化品牌。
第二,系統精細。能夠從宣傳、引導、接待、觀展、撤展、自評各個角度形成具體內容,而且確保各環節都有信息化管理來保證信息共享,能夠讓觀展者厘清當地文化脈絡同時,感受到博物館服務的系統性、全面性、細致性。
第三,虛擬演示。即融入BIM技術等軟件,能夠對整個策劃案展開虛擬演示,能夠預先看到觀展者的流動方向,以確認展覽區、展品以及服務和受眾的關系,例如展覽區燈光效果、現場設備人機交互水平、受眾觀展是否可能無序造成現場混亂等。
第四,合理組合。即將長期展覽和臨時展覽(主題展覽)有效組合,能夠確保通過主題展覽、臨時展覽吸引受眾,讓其再次光顧長期展廳,讓長期展廳利用率得到提升。同時長期展覽也要適當改變,一般調整周期為3-6個月,甚至于一年。
2.策劃內容及流程
第一,統計館藏。只有認真地整理館藏,才能對自身館藏擁有全面認識,可以提煉出自身館藏特色。所以需要基層博物館要有功能強大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將所有館藏能夠一一登記形成詳細檔案。在陳列展覽策劃之前,策劃人員通過該系統能夠形成明晰策劃方向,而不至于茫然四顧。
第二,選擇主題。主題選擇必須符合基層博物館地位,需要在統計館藏基礎上認真分析本館特色,并將其作為長期主題,在長期主題基礎上形成專題展覽、臨時展覽等形式,并想方設法讓專題展覽、臨時展覽可以于長期展覽項目有所關聯。這其中同一地域、同一文脈、同一地緣成為了關聯點。如在文化振興這一大主題之下,可將縣域內各少數民族文化作為副主題形成一個個展廳或者展柜,讓文化振興這一大主題有具體內容支撐。
第三,確定展品。首先要選定主題展品,然后再選定副主題展品,要保證主題、副主題從主題內容到展品都有一定的關聯性,這樣才能確保整個展覽布局、施工以及后續觀展者入場一直到觀展完畢都具有系統性,觀展者不僅能夠在一條完整的路徑上先后觀賞主題、副主題展廳展品,在流動方向上也能夠分別獲得不同的服務,獲得較為完整的觀展體驗。
第四,選擇場地。要認真觀察場地,要確保場地足夠承載所有展品,將主副展覽區域都有效地囊括在內,能夠形成各類展覽方式。例如縮微式景觀、動態自媒體展示等都可以融入進來,讓觀眾產生獨特的觀展體驗。
第五,展覽設計。主要是要確定展覽時間、展覽順序、展品數量,在這樣基礎上先形成大概的初步想法。只有在這一步有了大概想法,才能在后續能夠和設計單位有效溝通,避免無效溝通造成時間浪費。在設計單位設計過程里,展覽館可以給出專業意見,保證最初預期得以實現。
第六,經費籌劃。在陳列展覽策劃工作當中,經費籌劃是十分關鍵的,若是這一環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必然影響后續工作,甚至要取消陳列展覽計劃。
第七,招投標。在陳列展覽當中涉及到了一些室內工程,有必要通過招投標形式來尋找高水平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需要形成招標文件,其中包括標底、工程簡介等基本信息。招投標環節要形成招投標小組對投標文件展開審核比對,以價值工程形式來充分衡量投標文件,選出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設計及施工方案。
第八,簽訂合同。選出中標單位之后積極地簽訂展覽服務合同,需要注意合同用字用詞,力求內容精準,杜絕含歧義的字詞。為了保證這一環風險得到控制,博物館最好要有自己的法務部門由其來負責擬定合同、簽訂合同。
第九,專家論證。這一環主要是對陳列展覽的展品合法性、布局合理性等給出專家意見。在過程中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需要到場,就疑難問題咨詢專家組,整合集體力量來保證設計方案最為圓滿[3]。
第十,監督陳列。此階段設計完成開始進入施工階段,需要對施工質量、陳列方案進行把關,需要博物館陳列展覽負責人或者博物館委派專人進行接洽,全過程監督,力爭實現最初陳列展覽意圖。
第十一,驗收總結。此時整體工程已經完成,博物館需要按照工程量、施工標準、定額套價等展開核算以及工程驗收,結款之后還需要對該次設計、施工整個過程展開回顧,找到其中不足以便于下次改進。
三、基層博物館陳列展覽策劃案實施中的注意事項
當整個陳列展覽策劃方案擬定并最終得到確認后,其便成為了指導性文件,需要有關部門開始著手實施。其中需要注意以下環節:
1.必須實現信息化管理
第一,所有部門和個人都必須緊密圍繞策劃案形成信息共享模式,每一天的工作內容、工作方向都要在群內公布,便于部門間、個人間科學交接,減少重復性工作,節省寶貴時間。
第二,在館藏管理方面,就要在日常就有嚴密信息化管理系統運行,隨時隨地形成檔案系統,并且要求所有館藏位置、性質、特點、編號等和系統中一致。其中需要將本館當中最具代表性且最珍貴館藏作為鎮館之寶,并且將其擺放在最突出位置,能夠配合系列展品,形成長期展覽,其也是直接確定基層博物館特色的關鍵。
第三,為了方便觀展者了解館藏構造,例如縮微型建筑內部構造,還可以融入虛擬現實技術,通過人機交互形式讓人的視野能夠看到建筑內部布局。這一類主要以當地具有特色的民居、古建筑等為主。
第四,需要注意的是每次陳列展覽策劃之前,都必須通過融媒體等形式和受眾互動,去了解當地群眾、外地游客的觀展需求,保證展覽形式和內容、服務項目等令人期望,如此才能讓陳列展覽具有吸引力。
第五,基層博物館需要積極融入旅游產業內,要和旅游企業建立合作,讓博物館成為當地文化輸出窗口。這是實現文旅結合的關鍵一環。
2.提升空間利用效率
博物館空間是有限的,為了提高空間利用效率必須要選用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同時博物館陳列展覽部門也需要積極總結歷次展覽經驗,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對空間利用形成分析,并將分析報告提供給設計師。一般來說,可以積極對接時代特點,將數字技術融入進來,以人機交互形式讓觀展者置身于虛擬空間內,可以與更多文物交互,例如在導航引導下了解文物歷史、文物價值、看到虛擬文物內外狀態,甚至于通過VR技術體會到其材質質感等。這些都能提高受眾觀展體驗,而且可以打造博物館獨特的服務項目,吸引更多人群入館參觀。
3.精細篩選形成長期合作
基層博物館在歷次陳列展覽設計、施工過程里就需要積極評價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資質、能力,通過這種形式最終篩選出最佳的長期合作伙伴,這種方式能夠節省大量時間成本。
4.重視專家論證,不走形式
專家論證環節是博物館、專家組、設計師、施工企業共聚一堂的時刻,是找到影響因素破解難題的關鍵。此時必須要實打實討論問題,要解決各方疑問和困惑,不要在無關緊要的層面糾纏。只有專家論證環節充分發揮了作用,才會讓策劃案更為圓滿,讓后續施工更為科學,保證陳列展覽形式及內容符合規定。
四、總結
基層博物館陳列展覽策劃是保證館藏得到有效利用的關鍵,也是發揮博物館社會文化教育功能的關鍵。在策劃之初必須以“文旅結合”為抓手,考慮到外來旅游者對本地文化好奇的心理,積極地整合本館最核心館藏形成特別的主題,讓受眾形成特別印象。對于本地群眾而言需要頻繁的短期主題策劃來發揮博物館的文化教育作用。策劃案需要將十一個環節考慮到位,要積極利用信息化管理來提升實施效率。在專家論證階段能夠利用BIM技術等虛擬演示整個過程,力求找到疏漏之處及時彌補。
參考文獻
[1]宋浩. 加強博物館陳列展覽策劃的策略分析[J]. 新絲路:上旬, 2019(04):1.
[2]李梅. 博物館陳列展覽內容的策劃與實施——以常德博物館為例[J]. 中文信息,2019,(07):290-291.
[3]李滿超. 博物館陳列展覽策劃的維度分析[J].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09):2.
[4]劉亞彬. 基層博物館陳列展覽工作探究[J]. 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