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承乾
◆摘? 要:教學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習活動,需要教師與學生密切配合,共同協作,師生之間課堂交流就屬于課堂互動。然而課堂互動又不僅僅代表師生互動,還應包括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教材的互動等等一切圍繞學生展開的學習活動,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生本互動是課堂互動模式中最主要的三種形式。本文就高中語文教學匯總課堂互動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一些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互動;模式
一、正文
一切的課堂互動的展開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作用下進行的,是以學生為中心,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更應該重視課堂互動,積極發揮課堂互動的作用,引導學生在自主思考,小組探究中完成語文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發展。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課堂互動模式的現狀
語文課堂氣氛沉悶是語文教學一直以來存在的問題,尤其是教師講授課文等內容時,課堂上毫無生機與活力,學生提不起興趣學習,甚至提不起精神來聽課,不僅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材內容之間體現不出互動,甚至師生之間也完全沒有互動活動,教師與學生像兩個被隔絕開的個體,各自沉浸在各自的“教”與“學”活動中。
課堂氣氛沉悶的原因少不了教師教學思想的落后和教學方式方法以及教學手段的陳舊。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各類學科的課堂教學或多或少都發生了改變,但是對于語文這類教學效果呈現較慢的學科來說卻少有變化,無論是基礎知識的教學,還是閱讀,寫作等部分的教學,依然秉持了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沒有從根本的教學方式中做出改變。盡管有些教師為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會設置問題叫學生回答,但由于設置的問題往往缺乏啟發學生思考的作用而不能被稱之為良好的課堂互動。
除此之外,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的設置帶有很強的應付高考的目的,根據試卷內容所占的分數比來決定教學側重的知識內容,來分配給各項內容的教學時間,所以在其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也根本不容易引起課堂互動。
三、如何在高中語文中開展課堂互動模式的教學
3.1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一個相對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十分有利于互動的產生,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釋放教學與學習的壓力,更能夠集中注意力。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更愿意表達和交流,然后學生忘記教師與學生這樣相對對立的位置關系,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以及學生與知識內容之間的距離。教師在課前通過活潑幽默的語言,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上課熱情,同時當學生在課上注意力變得逐漸渙散時,教師也要積極采取開玩笑等的方式調節氣氛,重新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
3.2巧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
隨著當今科技的快速發展變化,教學手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的教學手段有非常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并且還有大量豐富的教學資源供教學使用,音頻,視頻以及專門的教學軟件都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說讀寫,甚至可以帶領學生走到戶外進行教學,來調動學生各部分感官的活動,從而引起圍繞學生展開的互動。就是要巧妙的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主要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借助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和便利性將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所學內容,利于學生產生疑問發起互動。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沁園春·長沙》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本課文的朗讀音頻,利用學生的聽力使文章內容抵達到學生的最深處,帶動學生的情感感觸,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講解,通過音頻使學生與課文內容產生互動。
3.3采用有利于增強課堂互動的教學方式方法
課堂互動模式的教學與教學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關系,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對互動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其中,問答法最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討論法最有利于促進生與生之間的互動,而講授法,練習法以及讀書指導法等則相對不利于師生互動的產生。教師要巧妙的設計并且合理的選擇教學方式方法,針對課堂上不同部分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避免過于強調互動而側重利于互動產生的教學方式,要重視多種方式方法的結合,在課堂上自然而然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例如:在學習《短歌行》這篇詩時,教師可以把這篇短詩分成幾段,并分別分給幾個小組,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對這篇短詩進行學習,去探討每個字詞所表達的意思,每句的意思,每句所要表達的含義以及每句在課文中的地位。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進行展示自己小組的結果,并且教師采用提問法,對每一個講解的小組進行提問,進而引導學生對每句詩進行更加詳細的講解。
3.4合理安排和設置教學內容
開展互動模式的教學需要在教學內容上做出改變,不能過分的進行應試教育,不能過分的在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記憶,而是要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在安排教學內容時,設置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方法的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備課階段也應當積極利用互聯網搜索資料,豐富教學內容,在“豐富多彩”的內容下的活動可以讓學生感覺到新鮮感,也為學生增加一份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
例如:在學習《滕王閣序》這篇文言文時,大部分教師會利用兩課時進行課文講解,剩下的課時留給學生背誦文章以及注解,甚至會專門抽出時間考察背誦。這樣的安排十分不合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自己獨立去分析課文,在設計到之前學過或者是能夠擴展的注解時,提問學生思考和整理,同時可以抽出時間舉行朗讀比賽或者讓學生利用畫畫來展現文中描繪的集會的盛況,也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言論,說說自身對文中故事的看法。
3.5重視互動主體和互動形式的多樣化
教師要打破互動只在人與人之間發生的錯誤觀點,任何兩種或多種能夠引起學生進行思考,產生思想進步并提高認識的活動都能夠稱之為課堂上的互動。互動的主體只有教師與學生,還可以是學習內容,甚至是多媒體音頻視頻材料。并且互動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不只有語言交流這一種活動形式,還可以是游戲互動等互動形式。除此之外,互動不一定是平等交換的形式,可能是一對多進行的互動,也有可能是多對多進行的互動,互動的一方給予另一方一定的活動,不一定收獲相同的活動內容。因此,教師要注重互動主體之間的切換,以及互動形式的多樣化設計。
例如:在教師對古詩的復習回顧課上,教師可以以游戲互動的方式,教師將學生分組,教師描繪古詩詞句,讓學生搶答,搶答做多的獲勝,并給予學生獎勵。
3.6注重語文教學與生活聯系
能夠引起互動的材料,產生交流一定是學生十分了解和有深切體會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學生的生活構建多方面的聯系。要讓學生發現藏在生活中的語文,語文源于生活的特點,從語文中感悟生活,從而使學生很容易理解語文中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應用語文知識,使用從語文中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去表達自身的思想,去接受他人所表達的意思。教師的教學從生活處入手,也更能使學生感覺到親切,更容易進入到知識的學習中,也更容易建立起與各方面的互動。
3.7重視互動中出現的問題
在互動發生時,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許多問題,可能是知識上的問題,也可能是學生互動過程中心理上的障礙,這就要求教師在互動過程中積極的觀察和發現,積極的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在互動結束后,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疏導和講解,幫助學生有一次良好的互動體驗,使學生更加期待下一次互動的進行。除此之外,互動中出現的問題,往往屬于課堂生成的新的教學資源,新教學資源的產生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對語文學科的認識,初級語文學科能力的提高。
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堂互動模式的意義
4.1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課堂互動改變了語文課堂原本死氣沉沉的局面,互動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學生在互動中學習知識,也會感覺到更加的放松和快樂。互動同時也使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沉浸在知識的學習中,知識在互動模式下變得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大大的減少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互動讓學生減少了學習上的孤獨感,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接觸多種多樣的學習內容,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
4.2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在互動教學中,學生擁有更多的主動性,學生是被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參與到互動中來的,擁有相對獨立的自主思想意識,有相對較高的自我表達權利,并且有互動的另一方來聆聽學生的想法,使學生受到極大的尊重,使學生都要以獨立思考并表達自己的思想意識。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逐漸的深入到語文學科的學習中,能夠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去掌握適合自身學習語文的各種學習方法,并且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4.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
交流與表達并不代表了互動,但互動卻少不了交流與表達,尤其是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交流與表達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教師與學生通過互動來達成知識的碰撞,讓知識在交流與表達的過程中展現出來,學生也從交流與表達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生生互動的過程就更加體現了合作意識,學生相互幫助,以取長補短的方式共同探究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效率,同時通過學生與學生的互助,彼此學習,促進了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
4.4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互動教學模式的展開是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都有所完善,無論是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的手段和方式方法,還是內容的設置,以及教學上的技巧,在互動教學模式的幫助下,使語文教學更貼合新課改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同時,互動教學能夠培養學生更多的能力,相比短暫的知識記憶和痛苦的學習經歷,互動教學更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使其更加熱愛學習語文。
五、結束語
在高中語文教學階段,課堂互動模式的教學更貼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水平,能夠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使其學習能力獲得進一步的提升。課堂互動模式在教學中有十分重要的應用,但要想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順利的開展課堂互動模式,還需要教師站在主導地位的基礎上做出更多的努力,密切與教材進行結合,在教學手段,教學方式甚至是教學內容上,都要更貼合引導學生與多方產生互動,并重視影響互動效果的各個因素,努力完善教學質量,提高互動在課堂中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榮曉燕.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1:74-76.
[2]尹達.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診斷標準化策略[J].教學研究,2015,3801: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