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少芳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深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應得到進一步優化,教師要積極引入新的育人理念、授課方式,以此更好地引發學生興趣,強化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水平,提升教學質量。新媒體作為當前時興的教學輔助形式,將其引入到小學語文作文課堂,能夠極大豐富教學內容、拓展育人路徑,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意義重大。鑒于此,本文將針對新媒體在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教學;應用
新媒體這個詞的概念最早出自美國,一般來說,它所指的并非某項特定技術,而傾向于一種媒介模式。新媒體的基礎是日益發達的信息技術,主要載體是全球互聯網絡,在表現形式、技術手段等多個層面,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都有著非常大的不同,若能將其合理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對提升育人質量意義重大。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缺乏寫作興趣,存在恐懼感
小學生對枯燥的文字堆砌沒有興趣。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很多教師未能找到適合的授課模式,難以讓學生從寫作課堂中感受到快樂,導致學生很少主動配合教師的寫作教學工作。長此以往,學生會對寫作生出抵觸心理,甚至會對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產生恐懼感,這非常不利于學生之后寫作知識的學習。
(二)文章拼湊嚴重,缺乏創新性
結合學生作文的修改來看,很多學生會過度依賴教師提供的范圍,部分“有心”的學生甚至會將范文中的句子背下來,在寫作的時候使用。這樣雖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詞匯儲備,但不利于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的詞句內容,在進行文章寫作時拼湊現象嚴重,難以展現出自己真正的寫作技巧,創新性嚴重不足。
(三)缺乏真情實感,文章較空洞
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寫作教學時,經常會將主要精力放在教授學生寫作技法上,很少引導他們結合具體事件探究自身情感,這就導致其寫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味如嚼蠟。學生在寫作時,經常是將一些華麗辭藻進行堆砌,難以通過文字表達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看法和感情,文章整體較為空洞,呈現出一種不真實、假大空的感覺。
二、新媒體在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構建趣味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激發他們寫作欲望的主要推動力,而寫作環境則是學生產生寫作興趣的重要基礎。但是,小學生的身心尚未發育完全,他們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針對他們的這一特點,我們可以結合新媒體技術,為學生構建一趣味性強、生動性高的寫作情境。例如,在教授《我來編童話》這部分內容時,我們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豌豆公主”等童話故事,以此構建一個趣味性強的“寫作童話的情境”。在播放結束后,我們可以引導小學生對童話故事進行改編、續寫、拓展等,以此引發學生興趣,增強他們的寫作主動性。
(二)借助媒體設備,豐富寫作內容
簡單來說,寫作是學生輸出個人情感的重要路徑,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生活體驗并不豐富,這就很容易導致其在寫作時出現缺乏素材、寫作感情不夠豐富等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可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引入新媒體技術,通過為學生播放一些具有較強趣味性、思想性的電影、動畫片段,豐富學生的生命情感體驗。同時,學生在觀看視頻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媒體設備的暫停功能,讓學生將視頻中的優秀臺詞摘抄下來,豐富寫作詞匯儲備。不僅如此,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將家庭錄像、旅行照片、自家寵物視頻等拷貝到U盤中,并帶到寫作課堂中進行播放。這些與貼近生活的音像資料更能讓學生產生共鳴,這對豐富他們之后的寫作內容有非常大的幫助。借助媒體設備,能夠極大豐富小學語文作文的寫作內容,促使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搭建交流平臺,培養寫作習慣
通過將新媒體應用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能夠有效突破師生間、生生間的時空壁壘,讓教師能夠將更多時間應用到寫作教學的研究中。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可構建一個寫作交流平臺,我們可鼓勵學生將自己寫作的內容發布到交流平臺,讓同學、教師甚至家長都能看到學生寫的優秀作品,以此增加學生的作文成就感、自豪感,從內向外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同時,教師還可開設“作品評價”功能,讓學生家長、同學能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留言評價”,提升寫作交流平臺的互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感。通過交流平臺,學生能從其他角度明白自身寫作的不足之處,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還能通過與他人思想的碰撞,拓寬自己的寫作思路,從而在不知不覺間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三、結語
綜上所述,若想提升新媒體在小學語文作為指導教學中的應用水平,我們可以從構建趣味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借助媒體設備,豐富寫作內容;搭建交流平臺,培養寫作習慣等層面入手分析,以此在無形中促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孫慶華.新媒體網絡下小學語文作文與閱讀教學的有效融合分析[J].東西南北,2020(15):162-163.
[2]秦丹玲.新媒體技術與小學作文教學的融合研究[J].學苑教育,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