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龍
摘要: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不僅需要保證基礎知識教育效果,同時要求通過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閱讀能力。而通過趣味性課文朗讀訓練,可以助力小學語文教師實現這一教育目標,因此需要得到小學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小學語文課程趣味性朗讀教學的實踐策略,供廣大教育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課文朗讀;小學語文;趣味性教學;實踐策略分析
引言:在小學語文課文朗讀環節,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開展書面語言辨識,并且理解其中含義。結合課文內容選擇朗讀語速、朗讀語調以及朗讀語氣。與此同時,在朗讀環節要求學生可以將作品情感與個人情感有機融合,以課文朗讀方式清晰呈現文章內涵。而趣味性訓練方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發揮學生在朗讀環節當中的主體優勢。由此可見,趣味性朗讀教學在學生語言能力培養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方面意義重大,是課文朗讀教學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小學語文課程課文朗讀教學現狀分析
新課改背景下,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朗讀內容、朗讀目標都作出明確規定,但在具體的實施環節與應用環節,仍然存在些許問題,有待改善。結合目前形勢,雖然國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意識到朗讀教學的價值,同時也明確培養學生語文素養與綜合素質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教師受到應試教育觀念與傳統教育觀念影響,趣味性朗讀教學活動開展可謂是困難重重。在教學環節,部分教師始終處于重成績而輕素質誤區當中,這也導致在朗讀教學環節無法對學生開展正確指導與精準指導。教師將大部分時間放在基礎知識教學環節,而對朗讀教學則缺乏應有的重視,學生長期處于填鴨式學習狀態、被動式學習狀態。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失去語文課程學習興趣。與此同時,為培養學生形成朗讀習慣,教師會在晨練環節以及課后復習環節為學生安排大量的朗讀任務,但由于學生缺少朗讀興趣,始終處于機械式朗讀狀態,無法起到朗讀教學效果。
二、對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環節趣味性朗讀教學策略分析
(一)開展趣味式問答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環節,教師可以采用課程操的方式對學生展開有效培養,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身體特點開展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設計,確保學生始終處于注意力集中狀態。除此之外,課中操具備語言工整、朗朗上口等特點,因此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環節,合理引入課中操可以確保語文朗讀訓練效果,保質保量地完成朗讀教學任務,從而為朗讀教學效率提供基礎保障。
例如:在《動物兒歌》課程教學環節,教師通過分析得出文章語句極為工整,因此可以采用問答方式開展教學,由教師率先向學生展開提問:“什么在半空當中展翅飛翔?”學生異口同聲回答:“蜻蜓在半空當中展翅飛翔。”隨后,教師補充到:“蜻蜓在哪里展翅飛翔?”學生回答:“蜻蜓在半空當中展翅飛翔。”通過此種朗讀訓練與知識點融合的方式,可以充分發揮課中操的教學優勢,保證朗讀訓練教學效率。
(二)培養學生朗讀興趣
小學語文教材當中包含大量的童話故事,由于童話故事在語言應用方面以及情感表達方面與小學時期學生身心發展高度吻合,因此在教學環節也頗受學生青睞與歡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帶領學生朗讀,并且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演繹童話故事,可以顯著提升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程度以及閱讀效率。結合這一目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朗讀教學環節可以充分發揮童話故事在學生朗讀興趣培養環節的優勢。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開發想象力,與學生共同開展童話故事改編,以畫本形式呈現童話故事的主要內容。
例如:在《動物王國開大會》這一課程教學環節,教師就可以適當開展童話故事創編,并且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特點參與到角色扮演環節,學生在課堂學習環節,可以通過模仿角色語氣、語調的方式開展朗讀訓練。通過童話故事改編與演繹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知識轉化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朗讀興趣,是趣味性朗讀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引入信息化技術
隨著移動互聯網完成普及與信息化技術的日益發展,信息化技術功能越發完善,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在此形勢下,在教育領域引入信息化技術,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基于此,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合理引入信息化技術,發揮信息化技術在朗讀教學當中的作用與優勢,有效豐富小學生的閱讀形式,而且有效刺激學生多項感官,以此確保學生可以全情投入地參與到有效性閱讀學習環節。
例如:在《烏鴉喝水》課程教學環節,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合理引入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與《烏鴉喝水》相關的朗讀音頻,使學生針對朗讀音頻開展一系列模仿練習與聆聽練習。在此環節,小學生的語感得到了有效訓練,幫助學生掌握朗讀方法與朗讀技巧,從而顯著提升朗讀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學生在朗讀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與之相關的配樂,從而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到良好的朗讀狀態。
結語:
總而言之,趣味性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朗讀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環節引入趣味性朗讀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小學生朗讀興趣與語文課程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趣味式問答、培養學生朗讀興趣、引入信息化技術等方式開展趣味性朗讀教學,在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為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核心素養發展奠定堅實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喬麗卿. 讓書聲成為學生精神律動的音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朗讀訓練案例研究[J]. 文淵(小學版),2021(6):585-586.
[2] 楊珣. "設境激趣"讓學生愛上朗讀 ——以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月亮和云彩》為例[J]. 課外語文(上),2020(9):118-119.
[3] 黃佩華. 項目式學習下小學語文多元朗讀活動開發與實施——以班級朗讀擂臺賽為例[J]. 新課程導學,2020(2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