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鵬飛 沈玲霞 金小梅


摘 要:實體社保卡持卡人已覆蓋所有地區,成為人民群眾快捷享受民生服務的重要載體,在當今的信息化時代,全國正式大范圍推行電子社保卡,助力多方面民生服務。以杭州市為例,通過問卷調查,發現電子社保卡的推行對居民的生活、工作帶來不少便利,但同時發現電子社保卡在推行與宣傳方面力度不夠、中老年人對電子社保卡的接受程度不高,電子社保卡使用功能、界面設計方面存在不足、使用范圍存在局限性等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電子社保卡;推廣現狀;對策建議;杭州市
中圖分類號:D669?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01-0071-03
全國實體社保卡持卡人已覆蓋所有地區,成為人民群眾快捷享受民生服務的重要載體[1];2018年4月22日,人社部正式簽發首張全國統一的電子社保卡[1];2019年3月21日《關于全面開展電子社會保障卡應用工作的通知》正式印發,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在所有地市實現簽發應用全國統一標準的電子社保卡,所有地市均開通移動支付服務[2]。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為全面貫徹落實數字浙江建設部署,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在《浙江省數字化轉型標準化建設方案(2018—2020年)》中提到,到2019年,形成數字化轉型標準體系框架,到2020年,進一步完善具有浙江特色的數字化轉型標準體系[3]。而杭州作為電子社保卡18個試點省市之一,正在探求進一步擴展電子社保卡在政府公共服務等領域進行“線上線下一卡通”和“民生服務一卡通”服務的途徑,以提升社保服務的智慧化水平。2020年1月底,全國電子社保卡申領突破1億張;6月底,突破2億張;2020年11月20日,電子社保卡抵達3億里程碑。全國已有超過1/5的群眾可通過電子社保卡獲得線上服務[4]。本次調查研究以杭州市為例,通過實地走訪、線上線下問卷發放,了解現階段電子社保卡在杭的推廣情況與使用現狀,分析和總結目前存在的問題,并由此提出建議對策,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的便民化發展。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杭州市是浙江省的省會城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所以本次研究對象為杭州市的常住居民。根據杭州市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確定調查地點為杭州市的上城區、西湖區、江干區、余杭區4個區。并就各地區的行政服務中心、市民之家、醫院與人流量較大的商場等場所進行調查問卷的發放。根據地區的常住人口比例進行問卷的分配,共發放問卷660份,實際回收640份,剔除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608份,有效回收率為92.1%。
(二)研究方法
本次調研基于查閱文獻資料,結合專家咨詢建議設計問卷,通過問卷調查方法采集有效樣本數據,運用SPSS25.0、Python等相關軟件對數據進行實證分析。首先對問卷進行信度檢驗與效度檢驗,Cronbach’s Alpha為0.892,說明問卷總體信度高,能夠進行進一步的數據分析。然后對電子社保卡推廣情況進行描述性分析、交叉分析、相關性分析與多重響應分析,最后對滿意度進行因子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
二、研究結果
(一)樣本基本信息情況
在本次調研的608位受調查者中,男女比例均衡,19~35歲(41.6%)與36~59歲(26.5%)的青壯年、中年人居多,18歲及以下(14.8%)與60歲以上的人群偏少。同時涉及4.9%的機關單位人員、18.3%的事業單位人員、23.5%的企業單位人員、16%的個體私營人員與21.7%的無職業的不同工作性質的人群;13.2%的初中及以下學歷、20.1%的高中學歷、20.6%的專科學歷、40.8%的本科學歷、5.4%的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樣本數據具有科學性、代表性。
(二)電子社保卡的推行情況
1.在本次參與調研的居民中,有71.1%的居民曾聽說過電子社保卡,沒有聽說過的居民占28.9%。對于電子社保卡的領取情況差距有所增加——在聽說過電子社保卡的432個人之中有78.9%的居民領取了電子社保卡,未領取的人數僅占21.1%。然而,已領取電子社保卡的人群中又存在領取未使用的現象。對數據進一步計算可得,最終領取電子社保卡的人數占總人數的56.1%,實際使用過電子社保卡的人數僅占總人數的42.3%。電子社保卡在推行和宣傳方面頗有建樹,但仍存在完全沒有聽說過電子社保卡的人群,宣傳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在推廣方面,電子社保卡的實際使用情況不盡如人意——使用率僅為42.3%,還需進一步擴大使用情境與使用渠道。
2.本次調研樣本選擇涵蓋四個地區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工作性質、不同教育程度的受眾群體,能夠較好地反映電子社保卡的實際情況。表1、表2中結果表明,電子社保卡的宣傳、領取情況受到地區因素的影響——發展程度越好的地區,電子社保卡的普及度相對更高,而不同工作性質與教育程度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在進行電子社保卡的宣傳推廣時,應適當考慮發展較慢、教育水平較低或非事業單位的部分人群,針對這樣的情況在界面設計、信息獲取與反饋環節方面進行優化。
(三)電子社保卡的認知情況
對于電子社保卡的推行目的的調研發現,68.8%的居民認為推行電子社保卡的主要目的是“人民辦理業務更便捷”,相比之下,“推動政府數字化轉型”(36.5%)和“減輕工作人員壓力”(32.7%)兩個選項被選擇的頻率較低。居民對于電子社保卡這一存在的訴求頗為集中和強烈,即希望電子社保卡能使業務的辦理更便捷。
(四)電子社保卡的功能使用情況
在領取了電子社保卡的341名居民中,有72名(21.1%)幾乎不使用電子社保卡,190名(55.7%)較少使用電子社保卡辦理業務,僅有77位(22.6%)經常使用,2位(0.6%)總是使用。可見,電子社保卡在常住居民中的使用程度很低,76.8%的人數較少甚至幾乎不使用電子社保卡,這一比例遠高于經常或總是使用。而選擇不使用電子社保卡的原因中,“沒有機會使用”(44.9%)尤為突出,“習慣使用實體卡”(22.6%)的人數也達到了一定占比。這一事實反映了電子社保卡在應用方面的缺陷,人群對此的偏好度較低,使用的機會與場合也存在限制,因此使用機會偏少,反映了電子社保卡在建設使用場合、推進推廣進程方面的不足。
并且在電子社保卡的多項功能中,醫保結算(32.00%)是人們最常使用的功能。緊接其后的是自助查詢功能(20.15%),其余功能相對使用頻率較低,均在20%以下。由此可見,醫保結算和自助查詢是最常用的兩個功能,體現了現有情況下電子社保卡在醫療、信息兩個方面應用較為廣泛,宣傳引導較為到位。同時在調研過程中,有不少居民通過問卷的填寫才初步了解到電子社保卡不被他們所知的功能,說明居民對電子社保卡的認知更多地仍停留在診療、醫保卡的作用上。
(五)電子社保卡的使用體驗情況
下頁圖1、圖2反映了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人群對于電子社保卡便捷性的滿意度處于較高評價,即說明電子社保卡的出現確實對居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不少的便利;而廣泛性的滿意度均值普遍偏低,說明電子社保卡的功能、適用場景以及適用地區沒有達到大眾的需求,仍需改善。滿意度評分大都低于4分,即低于“比較滿意”。由于電子社保卡需依托網絡,給中老年人造成了不便,且擔憂其安全性,并且功能和適用地區限制,目前電子社保卡被使用的頻率不高。
三、電子社保卡推行中的問題
(一)電子社保卡的推行和宣傳方面力度不夠,宣傳方式存在片面性
大眾對于電子社保卡的了解程度還低于預期,國家雖然正在大力推行這一事物,但并沒有收到較好的反響,部分群眾對于電子社保卡的認識度不夠、了解的程度過淺,與電子社保卡的使用指引過于粗略有關,使部分群體領取了電子社保卡,但并沒有使用電子社保卡。
(二)電子社保卡在使用方式、功能、設計方面存在不足之處
在能夠使用電子社保卡的官方平臺上,沒有直接能夠進入電子社保卡的選項界面,電子社保卡的操作過程還是比較復雜,對于剛接觸到、甚至還未接觸互聯網的中老年人,其使用步驟過于復雜,其操作難度制約著他們對于電子社保卡的使用。
(三)電子社保卡使用范圍存在局限性
電子社保卡體系目前仍處在發展期,對于群眾來說,其使用時仍存在局限性,其突出體現在進行醫保查詢、醫保支付,以及就診時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電子社保卡在使用時需要在藥店和醫院架設相應配套設施,因此目前僅能在固定的醫院及藥店實現電子社保卡支付等功能,導致電子社保卡的使用范圍存在局限性,由于適用范圍較為狹窄,導致電子社保卡使用機會較少,離真正為民所用存在一定差距。
四、對策與建議
(一)政府方面
其一,加大線下宣傳力度,增強推廣度。線下宣傳時,可以日常業務辦理為媒介,在具有使(下轉80頁)(上接73頁)用電子社保卡的標志性地點(如行政服務中心、醫院等)各處擺放宣傳折頁,以街道為單位,由各街道進行牽頭,在社區組織培訓學習等等,加深相關工作人員對電子社保卡的使用深度方面的了解,以達到能夠給居民講解的目的。可以在社區宣傳屏幕上播放領取和使用的方法。其二,繼續線上宣傳。以調查為基礎,同時對電子社保卡進行微信公眾號宣傳、拍攝短視頻,講解電子社保卡的使用方法,解答大家的疑惑,讓更多的人信賴和能夠習慣地、熟練地使用電子社保卡。其三,扶持電子社保卡的發展,擴大電子社保卡的建設。政府應加強電子社保卡的設點使用,達到電子社保卡全覆蓋,真正拓寬電子社保卡使用范圍的廣度。
(二)網絡平臺方面
其一,加強安全保障,重視安全性建設。進行推廣時,應同步對網絡安全問題進行警示,提醒使用者提高警惕性,在電子社保卡申領流程中應實行實名制,保證每個支付、轉賬的終端都與本人一一對應;在支付等手段上,加強對加密技術的研發,普及指紋支付、刷臉支付或更安全的虹膜掃描技術等。其二,應用系統及功能界面設計完善。應適當考慮地區發展較低、教育水平較低、年齡較高的人群,針對他們的情況在界面設計、信息獲取與反饋環節進行優化。對電子社保卡界面進行優化,提升交互界面與操作的簡單性、便捷性,尤其是幫助和方便一部分中老年人使用電子社保卡,對于電子社保卡功能的介紹以及操作流程應該進一步詳細完善。
(三)用戶方面
首先,學習網絡安全知識。使用電子社保卡辦理業務時,應提高警惕心,在網上查詢社保信息或是通過線上辦理相關業務時,要登錄官方平臺,認準官方網站,線上使用電子社保卡時,應使用官方APP或官方授權APP,不要下載使用非授權軟件,上傳信息時要謹慎,警惕個人信息泄露。其次,加深對電子社保卡的認知了解程度。可適當聽取電子社保卡安全性教育以及電子社保的相關正規的流程介紹等,普及相關知識,從而減少安全性問題。對于不了解的電子社保卡的操作可線下求助相關的行政服務工作人員。
參考文獻:
[1]? 人社部簽發第一張全國統一的電子社保卡[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2018-04-23.
[2]?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全面開展電子社會保障卡應用工作的通知[EB/OL].中國政府網,2019-09-26.
[3]?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數字化轉型標準化建設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EB/OL].浙江省人民政府網,2018-08-01.
[4]? 杭州市電子社保卡應用進入“快車道”[EB/OL].杭州市人民政府網,2019-05-13.
[責任編輯 辰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