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冬蘭
摘 要:“雙減”政策的實施要求學生課業必須得提高課程和作業的質量,其實早在這個政策頒布之前,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已經成為困擾我國教學的一個現象,同時也是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問題。合理的減少學生的課業壓力不僅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同時也是推動素質教育的“一把手”。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落實減負工作,發現并分析如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這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關鍵詞:高年級 數學教學 減負 提高教學質量
[正文]減負不代表減輕數學本身的知識點難度,而是減去大量重復作業?,F在的上課方式多為教師主講,學生主聽,沒有體現素質教育中學生的主體性,一堂質量高的課程應該以學生為主要學習對象,教師在旁加以輔導,而且還應該有針對性有目的的去用心設計題目,而不是一味重復性的讓學生進行單調的算數能力的練習。一個好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培養自己的思維方式,明白自己的需要和不需要,這才是對學生學習有益的作業。本文就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合理減負并提高教學質量進行探討分析,希望可以找到科學合理減負的策略,幫助學生有效的學習。
一、小學數學教學低質的原因
1.1教學缺針對性
現代教學方式往往都是按照固定的課程標準進行授課,缺乏針對性,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所以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一視同仁”,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學習方式,以及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有差異,所以教師要根據每一個學生不同的性格和學習態度進行分配教學和分層布置作業。如果沒有針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合理的分層,而是為所有學生布置同樣的習題和作業,其效果可想而知,不僅會阻礙優等生更好的發展,還會讓“學困生”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導致其學習跟不上整體進度。
1.2小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都較小,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對世界充滿好奇,所以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單調性重復教學,學生很快就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打消學習積極性,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要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
二、小學高年級教學中減負提質的策略
2.1提高教師減負提質思想
思想決定行為,如果沒有明確教學的思想目標,很容易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為了有效提高高年級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學習效率,實現減負提質的目的,教師需要清楚了解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認真學習優化教學過程和結果的新方法、新理論,向有經驗的老教師進行學習,充分并且正確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減負提質的重要意義。教師要全面理解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實質。“減負”只是減掉那些妨礙學生身心健唐和全面發展的討重負相,決不意味著降低對學生學業應有的要求以及降低教育教學質量。教師要提高減負提質的思想覺悟,用心對待每一節課。
2.2優化教學手段
傳統的教學手段無非就是教師按照課程標準進行對知識點的講解,然后再進行作業的安排和教學內容的考核,太過于重復和單調,與國家大力推廣的普及素質教育的中心思想背道而馳。21世紀,人民幸福水準提高,科技的發達使一切不可能的事情得到了轉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在發達的科技和多媒體豐富教學手段,從而達到有效提高課程質量,減輕學生作業壓力的目的。
比如,在進行五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這一內容的講解時,教師首先跟學生說明如何判斷圖形的運動軌跡,即是先判斷圖形的運動方向然后再觀察角度,接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現一些動態的圖形運動,讓學生觀察它們的運動軌跡,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用直尺三角尺來模擬圖形的運動,最后可以出幾道數學題來讓學生解答。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圖形的運動方法,而且圖像的刺激可以讓學生加深印象,接著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自己的理解方式來模擬圖形運動,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優化了教學方式,不僅方便了學生,也輕松了教師。
2.3重視學生主體地位,進行針對性教學
除了提高教學思想和優化教學手段,教師還應該做到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以及面對不同水準和不同學習方式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當中,不再當“主聽人”,學生應該主導自己的學習,而教師作為引導者主要起到提醒和指引的作用。學生具有主觀能動性,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特別的思維方式,作為教師應該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方法,有針對性的進行作業的布置。
比如,在進行五年級上冊的小數除法的教學中,教師先給學生假設一個場景:小明每天都在堅持跑步,他計劃五天跑25.5千米,那么他一天應該跑幾千米?然后讓學生自主討論可以利用什么方法的得到答案。因為在此之前學生學習過整數的除法,所以想到可以利用列豎式進行除法幫小明計算出一天應該跑幾千米,但是他們在進行列豎式的過程中學生發現因為有小數點不知道如何進行計算。這時候教師再進行新課程內容的講解,不僅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而且還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讓就知識與新知識結合,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對課程的理解。
另外,面對理解力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我們可不可以將小數點去掉,然后在結果上再添加呢?然后帶領學生進行相關題目的練習,學生發現可以先“去掉”小數點進行整數的除法運算,然后在結果上添加小數點是一樣的得數。有針對性的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教學,可以更好的完成課堂任務。
總結
綜上所述,在進行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以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提高課堂質量為根本目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正確認識在教學課堂上進行減負提質的重要意義,不斷學習,優化自己的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幫助學生高效率吸收知識。
參考文獻:
[1]柴彥姝.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如何開展勞動教育[J]新課程,2021(51)
[2]霍建曉.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減負提質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2020年13期
[3]王德平.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減負提質的策略[J]教海探航,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