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九民
摘 要: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教育水平在不斷得到提高,教育教學理論也在不斷更新。近年來,智慧教育方式的討論度越來越高,憑借其新穎豐富的教學手段與方式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同時也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智慧教育方式、構建智慧課堂更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學習能力,本文將對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方法措施
隨著智慧教育理論開始在越來越多的學科中應用與發展,有很多教師開始借助智慧教育理論對原有的教育理論進行改善與創新,將課堂打造成了獨樹一幟的智慧課堂。智慧教育理論有著工具豐富性、智能跟蹤化、個性協同化、活動智慧化等多個特點,這些都使得基于智慧教育理論所構建的智慧課堂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認可,為教師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利用智慧課堂創建教學情境
(一)抓住生活細節,還原現實場景
數學是生活的智慧,二者有著深厚而密切的聯系,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不應將二者切割開來。利用智慧課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興趣喜好以及學生熟悉的生活元素為學生制作一些教學小視頻,利用這些小視頻作為教學的開場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與生動。與按部就班的開展數學教學相比,小視頻不僅可以牢牢抓住學生的眼球,還能刺激學生思考,為后續的教學內容設置好懸念,讓學生能夠在視頻的帶動下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智慧課堂來構建更多課堂互動,讓學生能夠深深融入數學課堂學習之中,更好的理解與吸收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100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智慧課堂所具備的相關功能,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現實中買賣商品的情境,讓學生扮演情境之中的人物,進行貨幣交換。這樣,學生既可以再次復習理解100以內的數字,在買賣商品、交換貨幣的過程中也更能理解10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這樣的方式比直接給學生計算題、讓學生進行運算練習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較為抽象的算理,學生掌握起來更加輕松且牢固,從而提升了教學質量。
(二)將抽象的知識具化
小學數學的概念與理論較為晦澀抽象,加上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吸收能力尚為薄弱,很多學生都很難掌握這些知識,而越聽不懂、學不會、不會做,學生就越會對數學學習抱有畏懼、厭倦等消極情緒,使之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只有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抱有興趣與信心,學生才能更好的跨越障礙,真正的吸收、理解知識。因此,教師還應利用智慧課堂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知識具化,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知識并了解其如何應用。
例如在教學二年級《認識時間》時,如果教師只是根據時間的定義為學生講解時間,帶領學生認識時間,學生就會很難理解。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個鐘,讓學生看著實物來認識時間,再為學生撥動分針、秒針、時針,讓學生觀察表盤的變化,再引出時、分、秒的換算關系,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更加容易。三年級《認識24時計時法》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出一個趣味問題:“小陳要去趕一輛9時的班車,當他9時到達車站時,卻發現沒有車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學生在列舉了多種情況后發現:不僅有上午9時,還有晚上9時。這時教師再引入24小時計時法。如此一來,在具象化的知識面前學生不僅會產生更多思考,課堂教學也變得更具趣味。
二、抓住重點,有的放矢
智慧課堂有效結合了當前諸多熱門的信息技術手段,對于以厭倦了老舊教學模式、單調教學手段的學生來說,智慧課堂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如此,智慧課堂還具有豐富強大的功能,對啟迪學生智慧也大有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運用智慧課堂時不能顛倒了主次,各種教學方式、手段只是起著輔助教學的作用,而學生才是唯一的中心,不能本末倒置,將智慧課堂的功能放在首位。例如在智慧課堂的運用中,很多教師過度依賴其網絡功能,將各種作業、教學資源等都上傳至云平臺,要求學生在線完成作業、提交作業、觀看視頻等。雖然這樣確實革新優化了數學教學方式,但一些學生可能沒有隨時都能上網的機會,這樣的形式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更大的壓力。
三、智慧課堂與舊式教學的融合創新
采用智慧課堂進行數學教學與舊式的以書本為主的數學教學相比更具先進性,雖然能夠更好的滿足當前學生個性化的數學學習需求,但舊式教學并非一無是處,而是存在一定的意義與價值,而雖然智慧課堂看似高效、功能繁多,但實際也存有一定的缺陷。假如教師過度依賴智慧課堂的豐富功能,學生可能會脫離實際,教師的把控課堂的能力將會下降,數學課堂并不能變得完美無缺。因此,教師要意識到智慧課堂的主要作用是為了輔助教學,之后又科學合理的使用才能既彌補傳統數學課堂的不足,又充分發揮出其獨有的優勢作用。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多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制作一節微課視頻,以視頻的方式為學生展示一些常見的多邊形,并讓學生思考:“我們已經學習過了哪些圖形的面積計算方式?你能夠猜一猜多邊形的面積計算方式嗎?除了運用面積公式,有哪些巧妙的計算面積的方法?”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內圍繞這些問題展開實踐探索活動,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好七巧板、小棒等道具,讓學生擺一擺、想一想、算一算。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不能一味地為了應用智慧課堂而摒棄掉舊式教學,二者都各具優勢,同時帶有不足。只有取長補短才能為課堂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在教學質量上取得更多突破。作為教育者,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構建更加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唐燁偉,樊雅琴,龐敬文.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7)
[2]林清亮.淺析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