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偉
摘要:在新形勢下,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的核心,是物理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同時也是推動學生全面學習的重要舉措。為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圍繞物理核心素養,積極拓展教學模式,樹立物理學的大教育思維。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促進人類科學事業的傳承與社會的發展。著力打造出一個有張力的物理學課堂、有吸引力的物理學學科和有創造力的物理學世界,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獨立思考與創新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四個注重; 核心素養;初中物理;
一、注重實際運用,培塑基本物理觀念
物理觀念是學生在物理學習中,不斷累積完善物理認知,在此基礎上對生活經驗和生活常識形成基于這種認知的科學思考,通過聯系物理學的基本觀念去分析和解釋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比如,將物理學中的“能量守恒”、“力的相互作用”等基本概念與社會實踐相聯系,正確地分析和解釋生活中碰到的各種物理現象。
課堂教學中,經常發現不少學生對于抽象的物理概念,會感到枯燥乏味,同時又反映難以理解和消化,學習興趣度不高。因此,物理教學必須擺脫單純的課堂書本理論灌輸,積極架設生活情境,將課堂理論教學延伸到生活常識教育,將生硬的物理概念轉化為學生耳熟能詳的實踐常識,將復雜的物理邏輯聯系到學生人盡皆知的生活現象,以此幫助學生樹立大物理觀。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幫助學生養成用基本物理觀念、物理常識、物理規律去探究和分析生活實踐。比如,在研究“功”一節時,可以通過讓學生感受推車、搬石頭等情境來進行理解。在比如研究動能和勢能時候,可以利用行駛的大卡車以及打樁機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正是通過把這些物理概念投射到生活情景中去,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的觀察物理現象,從而獲得更好地提升醒悟、幫助理解,并樹牢基本物理觀念。
二、注重多維思考,培塑嚴謹科學思維
物理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它既是從客觀的社會現象中總結的普遍規律,更是一種科學分析問題的學術方法。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科學研究精神,能夠用嚴密的思考從現象中總結規律,用嚴謹的分析從規律中升華認知,不斷提升物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從而逐漸形成大物理觀和科學精神。
培養學生嚴謹科學的思維能力,僅僅靠知識的理論記憶和運用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帶領學生在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努力從正向思考、逆向思維、深度探究和質疑與否定等多個維度綜合培塑。比如,在學習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這一問題的過程中,要善于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那太空宇航員之間如何交流?并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和討論。以此通過一個物理觀點的教育,可以讓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探索,逐漸培養起學生科學嚴謹的思考方式,并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三、注重過程分析,強化實驗科學探究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物理學科更是如此。許多重要的物理學規律和定理都是物理學家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中得出的。由于初中生理性思維能力意識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所以通過物理實驗現象的過程模擬,指導學生加強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讓學生通過感性的實驗過程和可視化的現象模擬,逐步建立理性的物理認知。
加強初中階段的物理實驗教育,必須注重操作性與難易度相結合、啟發性和探索性相統一,確保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科學設置實驗內容。在物理教育過程中,能用實驗解釋的盡量不用課堂理論灌輸,學生能夠做到自主完成的盡量不要教師干預,能夠安排多人協同完成的盡量不要一人獨立完成。例如,在學習“浮力”的有關知識時,就可以讓學生自主決定實驗環境和實驗器材,自己動手探究實驗原理,在實驗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討論思考,不斷完善實驗條件、修正實驗偏差,進而借助實驗加強對生活現象和物理知識的理解。通過針對性的探究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強化重視實踐檢驗的思考和習慣。
四、注重課外實踐,內化物理思維
物理課外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學生制作物理實驗道具、觀看實驗表演、進行現場參觀等不僅能幫助他們復習、記憶、理解學過的物理知識,培養聯系實際的能力,而且還能開闊眼界,吸引他們探索新的物理現象和規律。這是課堂上得不到的,更不是做幾道練習題所能代替的。
所以,物理課外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課外活動所提供的內容,一般都有趣味性和思考性,因此能啟發學生開動腦筋尋找規律,能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比如學生們可以自己動手制作覆杯實驗,來感受大氣壓的存在。再比如在袋子里滴幾滴酒精,放到熱水盆感受液化和汽化現象。這種物理課外實踐能很好地提升學生們物理思維的培養。
五、注重長期滲透,打牢科學態度與責任
科學態度與責任是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中的重要內容,它包含嚴謹認真、實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科學態度,以及遵守道德規范,保護環境并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感等。然而這種科學態度和責任既不是學生與生俱來的,也不是通過短期的教育能夠立竿見影的,必須需要教師的綜合教育干預,和學生長期的自我反思和提升才能實現。
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責任,一方面要對學生開展物理學史教育,讓學生了解歷史上偉大的物理學家獻身科學、致力科學的偉大精神。例如,在研究“物體的運動需不需要力來維持”這個問題,伽利略出于對科學的責任感,即使冒著極大的風險,被人們所嘲笑和污蔑,也要打破歷史錯誤觀點,體現了很強的科學精神。再比如阿基米德在洗澡時候還在執著于思考物理問題,終于總結出來了阿基米德原理,這種執著、敬業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另一方面要在日常物理教育中加強引導,注重培養學生探究物理學本質、敢于提出質疑的科學精神,通過對學生進行類似的教育,充分激勵其樹立更好的科學態度和責任感,從而更好地培育物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莉麗. 淺談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教學[J]. 紅豆教育,2021,3(17).
[2]楊繼華. 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9):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