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梅
摘要: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景教學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中要以核心素養為基本準則,重視學生的語言積累,增進文學知識儲備,提高語文素養。情景教學需要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學生更貼切的感受到語文知識,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要根據以上目標進行落實,通過各種方式來培養學生們對于語文知識和文學知識的積極性,加強學生對于語文可以形成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提高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下面我將講述一些有關在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課堂情景教學教學的有效方法,讓學生們提高對閱讀的興趣,懂得如何理解文章大意,全方面的提高語文素養。
關鍵詞:高中教學;情景教學;有效方法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著重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提升相關語文水平,重視對文章主旨的領悟,引導學生們的語文素養進步,而情景課堂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他們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并進行相關性的文學閱讀。教師在對學生的教學中,要以核心素養為標準,根據核心素養的內容來制定相關方案,促使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達到提高,愿意主動的去讀文章,感受文章的內容,并學習到其中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手法,建立起對優美文章的欣賞能力,讓學生們認識到語文的魅力,而情景課堂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下面我將列舉一些有益于教師情景教學的方法。
一、通過各種情景的創設,來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情景學習要為學生們創造一個相應的情景環境,教師正確的引導可以學生進入相應的故事情景,所以,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的不同與學生的學習特點,創造出相應的情景,這些情景的創造,可以通過音樂、語言、游戲等方式,將知識中的情景展現出來,并讓學生們在情景的創設下感受到語文知識的趣味性與道理,引發相應的思考,從而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例如在一些貼近大自然的文章上,教師就可以攜帶著學生們來到戶外,做一些相應的活動,并將這個有關大自然的故事進行講述,讓學生們更具體的感受到文章內容。
還可以根據文章內容,給學生們分配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們進行故事的演繹,創造出相應的情景,讓學生們在扮演角色的同時去理解角色,感受故事的內容,根據學生們的動作和語言,從而讓學生們更好的進入故事情景之中,以此達到情景的呈現,從而更好的理解相關知識,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要進行引導,讓學生們表演的同時感受知識本身的內容,從而達到情景課堂的目的,這樣不僅可以增強語文學習的趣味性,還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與扮演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內容,學會蘊含在其中的優秀品質,這也是情景教學的魅力,通過各種不同的活動讓學生們對情景學習產生興趣,并且教師要為此設定相應的問題,例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離騷》,若是單純的進行教學,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教師要想方設法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例如,可以詢問學生哪句話表現了屈原憂國憂民的心情?這些句子如何翻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并且利用一些比較凄美的音樂來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學生能更好的融如到課堂中,在這種情景下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二、正確利用信息技術,創造情景課堂
高中語文的教學有一定難度,而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性,每個學生對語文能力的接受程度并不相同,有些學生從小就接受過語文知識的培養,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更輕松的理解和認識相應知識,而有些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基礎不算高,之前可能也沒有認真學習,教師在面對不同的學生時,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引導,對于基礎好的同學進行鼓勵,對于基礎較差的同學也要進行耐心的講解,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去理解這些語文知識,從而幫助學生們完成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在課堂的教學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要讓學生們正確的理解這些相關知識點,對此,教師是成功讓學生們理解知識點的關鍵,教師應該加強對教案的儲備與編寫,重視教案對于課堂教學的作用,明確每個課時的教學目標,并將不同課文的講解進行正確的講解與分類,再將重點知識放進視頻中,正確利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可以通過幻燈片、動畫等模式,為學生創造相應的場景,以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學內容,并且要增強課堂教學的內容,例如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若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單純的對文章進行翻譯,會讓學生產生枯燥感,但教師若是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琵琶彈奏的歌曲,讓學生能更好的融入到琵琶所帶來的情景,從而去感受文章的含義,教師還要用幻燈片將本文的總體思路與知識點進行展示,可以采用一些相關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對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利用導語創設意境,感悟文章之美
教師的情景教學不能太過死板,而是要進行創新,開展不同的活動來讓學生們有興趣學習。而優美的導語可以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讓學生更高效的學習,例如在《孔雀東南飛》中,教師可以將梁祝的音樂作為開場,并且通過梁祝的故事,來引出與這個故事類似的《孔雀東南飛》,通過這樣的導語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枯燥的講解,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促使學生們更好的理解文章大意,體悟其中獨特的語言魅力,學習到其中所運用到的各種寫作手法,加強自己對文章對思考能力和認知。學生們會因此提升對語言的鑒賞能力和對文章的審美水平,感受到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之美。
教師所引導的活動內容,可以選擇詩詞朗誦,對文章相關的歌曲進行演唱,或是分享與文章相關的故事,通過不同方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減少相關的枯燥性,讓學生們感受到課堂的有趣與閱讀之美。通過各種探究活動,學生們會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文章內容,這對于課堂教學與學生們的文學知識積累,是相當有效的。
總結:教師要以提升學生語文知識為標準,創設情景課堂,學生也應該學會獨立學習語文,感受文章的內容與作者想表達的思想,并對此進行獨立思考,作為教師應該在這些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支持,從各方面來提升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認知。
參考文獻:
[1]劉洋.基于教材視角的高中語文課程知識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21(10):60-61.DOI:10.13525/j.cnki.bclt.202110021.
[2]朱寅.高中語文活動課新嘗試——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活動課實踐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08):30-32.DOI:10.13525/j.cnki.bclt.20210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