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順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美育教學的地位在逐步的提升,在小學數學這門學科中美育教育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數學教給學生們的是數量、基礎的結構變化以及基礎的空間模型等一系列抽象的表達,而美育就是將這些直白生硬的知識進行美化,從而讓小學生們對這些知識提起興趣。但是在小學數學學科中進行美育教學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那么本文就從“崇美教育”的意義、當前小學數學美育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崇美教育”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策略進行分析,從而更好的進行美育滲透。
關鍵詞:崇美教育;小學數學;實踐研究
【引言】隨著新時代的新課改不斷深入,科學教育、科學定位課程目標是美育教學的一個重中之重,通過美育教學來培養學生們的健康、正能量的審美趣味,近些年來教育部門一直在進行小學數學的美育滲透,已經有大量的經驗,豐富了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們能夠在上課的時候充實自己的心靈。在小學時期正是培養學生們對錯觀念的關鍵時刻,通過美育教學,能夠讓學生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多方面思考問題,也能夠正確的看待事情的對錯。本文就進行分析討論,積極的展開“崇美教育”讓學生們更好的學習數學。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美育教學的意義
1.1培養學生們的數學審美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崇美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趣味,讓學生們在小學時期就有一定基礎的健康審美格調。數學美育就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一些特殊的教學方法、教材來探索數學學科中存在的美育知識,通過這種方式調動學生們學習數學,讓其在探索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美的特點,感受到審美趣味,從而提高其數學審美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素養。小學數學對于教師來說的確是很簡單的課程,但是對于剛接觸這些學科的小學生們來說在學習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這個時候進行“崇美教育”可以讓學生們在面對那些冷冰冰的知識點時,將其進行美化,不對數學產生恐懼心理,這樣一來學生們就會積極的配合教師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給自己帶來的魅力。
1.2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美育教學的滲透,是為了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身邊的美。小學數學只是一些加法乘法的算數,所以要進行美育教學的滲透其實是非常困難的,經驗上的不足以及學生們的消極積極性都是“崇美教育”路上的難關,所以就要通過美育教學調動起學生們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從而積累數學學科美育教學的經驗。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美育教學方法以及自己的努力找出數學知識中的美,會讓其有非常大的成就感,這個時候學生們就會想繼續的探索下去,這就是所謂的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讓學生們可以更好的配合教師學習數學,學習更多的美育知識。
1.3能夠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數學當中的美是非常豐富的,那么教師在小學時期,讓學生們通過美育教學來感受到數學當中的魅力是有助于學生們以后的學習道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們感學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也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配合自己完成一些教學進度,并且通過數學,學生們還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在小學時期,讓學生們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也可以讓其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更輕松更快的解出復雜難懂的知識點。數學的美感就是在于解題的過程或者是學習的過程,教師在進行美育教學時,引導學生們探索數學的美感,從而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二、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以及美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2.1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老舊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當前大部分教師還是已經能夠轉變思想創新教學方法,通過新時代的產物來進行數學教學。但是部分較為年長的教師還是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采用老舊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們進行數學教學。這種方法在對學生們進行教學時,只會讓學生們形成固定的做題思維,并不能發散其思維,讓其進行創新。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采用老舊的教學方法,只是能夠讓學生們直白生硬的接受那些數學知識,并不能夠讓其通過歡快輕松的講解方法來開心的接受數學知識,這很不利于學生培養其數學嚴密的邏輯性;而且學生們根據教師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習,數學就不能在小學階段認識世界,認識創新型數學知識,這也不利于他們以后的學習道路,而且也不能夠很好的培養其綜合素養,這和新課改的目標完全是背道而馳。
2.2學生們缺乏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這個時期,學生們一般都是比較好動,那么教師雖然采用了創新型方法,結合了當前新時代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來進行教學,學生還是不能夠很好的配合教師完成數學的知識講解。有時候學生們可能會在課上進行走神看窗外等一系列小動作,那么教師在進行講課時可能沒有時間顧及到部分同學,就會導致那部分同學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進度,久而久之可能他們就會出現不會做題等問題,就會對數學慢慢的產生厭煩,從而消磨、缺乏學習積極性。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可能語氣嚴厲一些,這些都會對學生們造成一定的不好影響,就會讓他們產生消極的情緒,從而缺乏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配合教師完成數學的任務進度。
2.3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缺乏美育素
“崇美教學”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一種教學理念,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講的是全面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那么要從多方面讓學生們了解到數學的重要性,其中美育教學就是能夠讓學生們通過發現探索數學中的美來對數學知識更加的印象深刻。但是當前多數小學數學教師的美育素養還是比較低,并且對美育教育這個教學觀念缺乏正確的認識,只是一味的認為引導學生們探索數學中的美就完成任務,但是當前的教育還是應試教育,不僅僅導致課堂教學無法掙脫當前固有的形式,而且美育價值也不能夠發揮到極限,所以就喪失了美育教育的本質。部分教師缺乏美育素養就會導致在引領學生們探索數學中的美時不能夠很好的將學習方法以及數學美傳授給學生。
2.4教師不能將美育教學與創新型教學方法進行融合
當前教師的教學方法已經進行了創新,但是卻不能夠將美育教學和創新型教學方法進行融合,新課標的理念以及素質教育的要求是能夠通過新型理念培養學生們的綜合素養,但是小學數學教師還沒有開辟全新的美育教學新途徑,不能夠構建出一套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進行美育教學。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講究的是學生們之間的包容性,并且能夠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性以及其發散的思維,但是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只是注重了美育教學,并不能夠結合當前的創新型教學方法,不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又或者是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創新型教學方法,不能夠很好的將美育教學和創新型教學方法進行融合,從而導致學生們不能夠根據創新型教學方法感受到數學的美,也不能夠學到一些創新型教學方法來學習數學。
三、在小學數學學科中進行美育教學的重要策略
3.1教師在教學中介紹數學美
在小學數學學科中進行美育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美。教師就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圖片、聲音以及顏色等輕松歡樂的方式,讓學生們體會到課本中冷冰冰的文字在多媒體設備上動態的變化,讓學生們能夠更直觀的面對數學當中的文字,從而感受到數學給他們帶來的美感。
例如,教師在講解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平移、旋轉和軸對稱》一課時,就可以讓學生們通過多媒體社會感受到數學的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制作一些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相關動態圖畫以及視頻,在進行一些配樂,讓學生們對其有一定的了解。配樂一定是要能夠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力,并且教師在制作相關動態圖畫以及視頻時,也要注意到學生的年齡,通過一些有趣的圖片讓學生們了解到這些知識點從而感受到數學帶給他們的美,并且也能夠很好得記住這些知識點。
3.2通過美育教育培養學生們的情操
在小學時期培養學生們的情操也是教育的一個目標,那么通過美育教學來培養學生們的情操,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們科學的認識到數學知識,并且科學的學習好數學知識,數學的教學內容各有不同,那么教師就要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來調整美育教育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們的情操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學習到數學的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解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一課時,教師在進行備課時,就可以根據課本上的知識來找出數學當中的美之后,再通過文字美讓學生們了解到數學的美,從而培養學生們的情操。教師在給學生們講解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知識點時,就可以問學生:“你們都知道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質呢?”,學生們肯定就會爭先恐后的回答老師這個問題,那么教師就可以在學生們回答完問題之后就可以根據一些案例來公布答案,之后學生們就會恍然大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既開開心心的參與到了里面,也配合教師學習這一知識點,體驗到了數學帶來的美感。當小學生們感受到數學的美和自己探索出來的美帶來的滿足和成就感之后就會提高數學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地配合教師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在讓學生們回答問題之后,也要多進行鼓勵式語言,讓學生們提高自信從而更好的讓其參與到學習當中。
3.3根據美育教學方法探索教材中的美,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趣味
數學課本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是主要的工具,十分的重要,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美育教學方法和學生們一起探索教材中的美,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書中的一些手工活動和學生們一起進行手工,從而探索到書中的美。數學這一學科能夠展現美的元素就更加的豐富,數學概念以及數學符號、公式、定理等可以展現出數學的簡潔美。數學的表達形式就是能夠通過一些簡潔的文字或者是符號字母來表達一些科學的關系與規律,簡潔美在表面看起來簡單大方并且也容易理解,但是也包含著數學家們嚴密的思維邏輯以及豐富的文化涵養。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這種簡潔美,也可以從簡潔美中感受到前人的智慧以及其豐富的文化涵養,從而提高其審美趣味以及審美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時,就可以根據面積的公式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中的簡潔美。教師在講解多邊形面積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們先動手制作一些多邊形,比如正方形、長方形或是三角形,之后拿到課上備用,那么教師在課上就可以讓學生們拿出制作的多邊形,之后再一步步引導學生們學習面積的公式。多邊形面積公式只適用幾個字母以及幾個加減乘除的符號就可以表示出來,教師在完成講課之后,就可以給學生們進行一個課后總結,讓學生們深深的感受到數學當中的簡潔美以及前人的審美能力和豐富的文化涵養,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趣味,并且也可以加深學生們對這些面積公式的印象,可謂是一舉兩得。
【結束語】總之,在小學數學這門學科中進行美育教學的滲透是需要慢慢探索,積累經驗的,那么就需要多方進行支持,家長和教師進行配合,教師多多的提出一些美育數學教學的建議,學校也要多注意觀察小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狀態,探索出適合學生們的數學美育教學計劃。學生們在學習了美育數學教學內容后,也會讓自己的眼界開闊起來,而且會將知識進行美化,也會對數學之外的其他學科提起興趣,從而全面發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黃俊.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C]//課程教學與管理研究論文集(六).,
2022:521-525.DOI:10.26914/c.cnkihy.2022.000570.
[2]宋建慧.新課改下如何做好小學數學教學工作[J].新課程,2022(03):60-61.
[3]許文.加強美育特色辦學,以美育才——常熟市尚湖高級中學崇美教育的探索[J].中華少年,2017(18):191-192.
[4]楊道麟. 美學視野下的語文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