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文偉
摘要:新課程改革明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學生觀,要求學校老師在組織學生進行上課活動的時候,要時刻牢記學生才是學校進行上課的最主要的元素,同時老師應該將自己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實踐相聯系。這一要求就非常符合將 高中地理課堂帶入生活氣息,逐漸將其生活化的觀點一脈相承。當高中地理老師在組織學生進行上課的時候,將課本上的地理知識實際帶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使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以及理解更加深刻,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在地理課堂上的課堂效率。
關鍵詞:高中地理;生活化理念;教學措施
一、將生活化理念帶入到地理課堂中的意義
高中老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將生活化理念帶入到課堂中去,從另一個人方面來說,就是老師在進行授課活動的時候,將上課所學內容靈活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幫助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進一步理解。高中地理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的知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這使得高中生對知識的理解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如果能在高中地理的教學當中,將地理知識融入到生活中,進行生活化的處理,使得比較抽象的地理知識,通過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而變得通俗易懂、更加具體形象,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容易,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以及印象更加的深刻,同時能夠更好的運用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去解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深入分析近年來高考地理學科的題目后發現,試卷開始注重將地理知識點與生活結合進行考察,即通過聯系實際生活來考察高中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而不再是僅僅考察固定的知識點。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知識點教學中巧妙地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有助于學生在高考中獲得理想的分數,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1】。
二、如何實現地理知識的生活化
(一)通過生活常識的結合實現地理知識的生活化
實際上,學生在高中階段進行學習的地理知識與自己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高中地理老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活動的同時可以將平時自己的生活常識與自己的專業地理知識相結合,科學的講解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常識。以此來讓原本枯燥的地理知識點變的鮮活起來,從而實現將生活化與高中地理知識點相結合的目的。高中地理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回顧適當的生活常識來理解本堂課所要學習的知識點。生活常識與地理知識點的結合有效調動了高中生主動學習、理解與掌握該知識的興趣與能動性,這是提升地理知識學習效率的重要內因。例如,當高中地理教師講解“氣候類型”這一知識點時,就可以讓學生思考自己現在所在區域內的氣候情況,并以氣候類型劃分基本原則為依據,來加深對自己所在區域內氣候類型的理解。此外,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去分析自己所去過的其它地區的氣候類型,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高中生理解與掌握氣候類型的分布以及各個氣候類型的特點等知識點。通過將地理知識點與生活常識相結合,不但能夠讓學生發現學習地理知識對于生活的重要意義,而且也讓學生更加深刻地將知識“印刻”到頭腦中。
(二)將日常現象融入到地理課堂
新課程改革倡導教學要與生活相結合,因此,高中地理教師要緊跟時代腳步,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將生活化與學生上課做學的地理知識全面結合,進一步提高學生在地理課堂中的學習效率。例如,高中地理老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地球自轉”這一知識點時候,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幾個與生活相關的問題:同學們,你們都知道白天與黑夜,那么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呢?為什么到了夏天晚上7點左右天還很亮,而冬天晚上5點左右就漆黑一片呢?這一問題的提出激起了學生對于實際生活的回憶并陷入思考中。然后教師可以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講解地球自轉的知識點,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而且也讓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興趣,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運用地理知識點探究生活中的一些地理問題,進而實現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的有效提高【2】。
(三)通過創新上課方式將地理知識生活化
高中地理老師應該通過自己對課本教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專業知識,并以課本中的知識點為根據,將日常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與上課要進行學習的地理知識相結合,為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更加形象的感受到日常生活與地理之間的聯系。授課老師在課堂上利用情境進行教學是廣泛運用的教學方法,在地理教學中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概念可以用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來解決,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比如關于氣候諺語和經典詩詞對應的自然地理現象如何用地理知識解釋,引導學生思考,提高課堂參與度。當然上課老師可以結合高中生的實際生活情況以及所見所聞,創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情景,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對學生進行播放相關的視頻。隨后高中地理教師針對視頻內容,提出相應的具有思考深度的問題,以此激發高中生對于地理知識的學習欲望,進而推動高中學生自覺的投入到高中地理課堂中來,從而提升了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效果。
三、結束語
總之,生活化的地理教學方法充實了地理教學方法,提升了地理教學,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法,調動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創造性意識,培養了學生的生存技巧,從而推動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歸納整合地理素材,間資源共享庫;進行生活化的課堂導入,把授課內容與生活中內容結合起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是推進地理教學生活化的有效措施。在高中地理知識點的講解中采取生活化策略不但有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而且也能夠幫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并將知識有效地運用到生活問題的解決上。因此,高中地理教師要僅僅抓住新時代的教學理念,善于巧妙地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完成地理知識點的講解,進而全面提高教學效果以及學生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希梅, 耿志新. "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21(13):2.
[2]張群超. 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J]. 讀天下:綜合, 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