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國
摘要:如今我國的教育改革中注重素質教育,不再以學習成績來評論學生的能力的強弱,只有堅持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得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可以讓學生成為新時代中的優秀人才。隨著教育界對新課改的不斷推行,提升體育教育的地位成為校園教育的重中之重,其中,舉重運動在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本文通過對現階段初中體育生舉重身體素質訓練概述,其次,提出幾條關于初中舉重運動員的戰術訓練策略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舉重教學;身體素質訓練;戰術訓練
引言:初中生的舉重訓練一方面順應了現階段全面教育的趨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強在校生的體能,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融入舉重課程訓練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時,初中生的身體需要成長就要有一定的運動量,還能培養其對體育的熱愛、增強其體質和保證自身機能的正常發展。這就可以在初中體育課程中加入相關的體能訓練,而在國內的各項運動中,舉重運動因具有極強的觀賞性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各個年級段普及率都較高,因此,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強化舉重體能訓練和把控訓練量成為現階段初中體育老師面臨的首要問題。
一、初中體育生舉重身體素質訓練概述
關于初中體育生舉重身體素質訓練主要分為:一般身體素質訓練和專項身體素質訓練。
(一)一般身體素質訓練
一般身體素質訓練主要包括:柔韌性、靈敏度、耐力值。
1.柔韌性
運動員的柔韌性訓練主要下壓關節,拉伸肌肉,并增加彈跳練習,例如,跳遠、蛙跳、原地跳等
2.靈敏性
靈敏性是運動員自身的協調能力是否良好,靈敏性好的運動員可以尋找掌握新的動作要領,同時對于難度高的動作也能很好完成。
3.耐力值
耐力值是指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處于一個很疲憊的狀態下還能堅持訓練,對于自身的肺功能有一個很好地提升。例如,沖刺跑、中長跑、游泳、跳繩等運動對于運動員強化自身的耐力值都有很好地幫助。
(二)專項素質訓練
專項素質主要包括腰部訓練、腿部力量、胳膊上舉能力、支撐能力等構成舉重運動全過程具備的力量。
1.腰部訓練
運動員的腰力值是直接影響提鈴的關鍵,也是支柱部分。腰力值一般都是采取墊人拉、墊鈴超負荷拉、負荷轉體、負重挺身、仰臥起坐等。
2.腿部訓練
腿部力量舉重運動員的支撐,現階段國內舉重運動員越來越看重腿部訓練,例如,前后蹲腿、半蹲訓練、負重跳躍、負重曲腿。
3.胳膊上舉能力
胳膊上舉力量的增強能夠大大提升舉重成功率,其主要的練習方式包括:連續預蹲練習、臥推練習、上挺舉、伸臂練習、后彎舉練習等方法。
4.支撐能力
支撐力量是最后的一步,這就要求運動員把握好握距適度。其主要的訓練方法包括架上寬、靜力超負荷寬、窄借力推等。
二、關于初中舉重運動員的戰術訓練策略建議
(一)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培養優秀的舉重運動員是體能訓練教育的最終目的,因此,體育老師應跟隨新課改的腳步,在教學過程里創新教學模式,并對課堂訓練量有科學合理的把控。要掌握現階段學生的體力,避免在訓練過程中出現身體受傷的情況,反之,如果訓練量較小,則無法達到訓練效果。因此,體育老師要在掌握學生訓練量的基礎上逐漸提升學生訓練的時間和耐力,一切以學生的安全為主。與此同時,體育教師在日常訓練中,還需要將嚴格的評判標準作為訓練標準,以激發學生們的訓練積極性。
(二)課堂中組織體能比賽,并采取優生幫扶差生的策略
體育比賽是最能凸顯學生體育積極性的表現方式,體育老師可以在課堂中開展體能比賽,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參賽,最后進行評比。對于一些意志力較弱在比賽中落后的學生,體育老師可以采取鼓勵的方式提升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并且激勵他們在平時增加體能訓練,在爭取在下次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體育優等生大多數都具有較強的自信心,體育老師可以采用優等生一對一幫扶暫差生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幫助暫差生學完善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受同齡人的影響找回體育自信心,從而提升自身的意志力。
(三)結合游戲教學增強學生的訓練量
體育運動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質。因此,在游戲中讓運動員感受到體能訓練的魅力也是十分可行的。借助游戲的方式來吸引學生,既可以讓學生在玩樂歡笑中感受到訓練的魅力,學到傳統教學中無法獲取的知識,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和對其的理解,更能讓學生在體育活動實際對戰中意識到自己不足和短板,找到更適合自己的位置。借用游戲的方式來輔助教學,擺脫了傳統舊式的方式,缺少了很多限制,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和成長,同時能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
(四)提升運動員的整體力量
整體力量主要是指運動員在參與舉重過程中所體現出的身體總體表現力量。整體力量是運動員參與舉重活動的基礎,同時也是由參與者身體每個部分的肌肉發展程度。整體力量囊括
(三)提升運動員的運動耐力和靈敏度
雖然舉重運動是短期的爆發性運動,但同時它對于參與者的運動耐力也是有所要求的。運動過程里的運動耐力是表示在一定強度下的專項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持久力,因此,在日常的排球訓練過程里,需要通過增強參與者的耐力訓練,以提升他們自身機能以及堅韌的運動品質。除此之外,運動員的靈敏度和柔韌性在也是參與比賽的必備條件。不管是在正式比賽還是日常的訓練中,舉重運動對參與者的靈敏度和柔韌性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日常訓練中,教練員不但要訓練學員的整體力量、專項速度、運動耐力、,還需要對參與者的身體靈敏度和柔韌性進行一定的訓練和考核。
結束語:舉重訓練可以提升在校生的運動能力,并且完善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對他們的成長十分重要。總而言之,要想全方位提高在校生的身體素質,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里需要盡可能規避每個方面出現的問題。與此同時,應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積極發揮舉重體能訓練在教學中的優勢,全方位站在學生的觀點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維持優異的教學關系。
參考文獻:
[1]陸云霞.如何提高舉重運動的力量訓練效果[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8):2-3.
[2]劉海霞.探究青少年舉重運動員力量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6):245-246.
[3]姚雷.談如何提高舉重運動的力量訓練效果[J].中國高新區,2018(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