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然
摘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先。隨著時代發展,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也有了更為寬泛的內容和要求,同時也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和考驗。那么,新時代背景下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該如何建設呢?筆者從多年管理經驗出發,結合學校實際對學校如何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進行了經驗分享。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師德師風建設;策略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培育時代所需的當代優秀青年。《資治通鑒》“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國家培育人才,但必須重視德育,不能培養有才而無德者。因此,“育才”需先要“立德”,“立德”為“育才”之要義。眾所周知,培養孩子的德行、才智需要從基礎教育抓起,小學教師的德行資質和教學才能對學生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往往學生在其影響下確立遠大的理想抱負、逐漸形成堅韌不拔的性格和優良的道德品質。故而,當下我們必須采取措施以此來提高中小學教師的師德水平,從而加強師德建設。
一、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意義
小學教師作為小學生成長階段的重要領路人,若師德師風不佳,易影響育人成效。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有助于提升教師職業素養,完善其人格,促使小學生從教師的行為舉止中積累更多經驗。而教師也能憑借自身人格魅力,引導學生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最終促使小學生在后續成長過程中,能時刻謹記往日教師正面引導內容,學會規范個人行為。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更應加強中小學師德師風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對師生的發展均有深遠影響,教師可逐步踐行素質教育目標,學生可獲得良性發展。
二、新時期加強中小學師德師風建設的路徑探析
(一)強化綜合素養
處在這樣的社會現狀中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因此對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越來越高的要求下,教師應重視強化綜合素養,讓自己通過對職業道德的建設使自己達到一個合格出色的教師要求,同時為自己教育職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應該首先從加強理論知識和強化職業修養著手,要保證職業素養的綜合性與全面性。在強化了職業修養的基礎上,教師應當明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會對教學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要了解相關文件政策,豐富自身的理論認知,滿足職業道德建設的理論基礎要求,為綜合素養的完善充當促進劑。在職業修養強化的要求下,教師應該重視對自身進行嚴格要求,從而能夠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在教學時,教師應該以嚴于律己的高度思想認知參與到教學工作中,從而能夠為自身的教學工作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為綜合素養的培養提升奠定行為習慣基礎。教師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自身的理論知識與加強自身的職業修養,能夠有效滿足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礎要求,從而能夠為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對自身綜合素養的強化,保證長期以高度的思想認知參與到教學工作中,促進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高效發展。
(二)增強情感實踐
在進行小學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不重視對教學工作進行自身情感的投入,導致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與學生之間產生濃厚的師生情感,嚴重阻礙了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高效學習。因此,在當下的發展中,對小學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時提出了增強情感實踐的要求。在教學工作中,教師通過這一舉措能夠避免出現思想認知低下造成的問題。例如,在傳統的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部分教師過分重視自身的利益,從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收取部分學生家長的紅包,對學生進行特殊照顧,最終導致優等生與后進生差異性不斷加大,嚴重阻礙了教學工作開展的全面性與深入性。因此,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增強自身情感實踐,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互動交流,從而提高師生之間的關系,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在這一舉措落實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對后進生進行有效教學,能夠在課后時間對后進生進行充分輔導,從而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性的提升,促進小學教育的高效開展。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將自身情感實踐的落實作為教學的常規化工作之一,從而能夠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求,有效建設自身職業道德,促進小學教學工作的發展。
(三)建立考核制度
在小學階段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由于相關制度體系的缺失,不能夠對教師進行有效的督促幫助其發展,導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思想認知低下、綜合素養低下、價值觀模糊等問題層出不窮。因此,小學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教師進行考核制度體系的建立,從而能夠以此高度要求教師和督促教師的職業道德發展。在小學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通過對教師進行全面考核,能夠及時發現教師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能夠不斷進行優化完善,促進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在進行考核制度落實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從兩個方面進行開展,從而保證考核的有效性。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對教師的課堂進行聽取與考評,從而提出教師課堂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能夠明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充分提升。在另一方面應該重視對教師理論能力的考核,通過書面的考核方式對教師進行理論能力的評價,最終對教師的理論能力不足之處進行加強提升,從而滿足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要求,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理論能力。通過這一考核制度體系的建立完善,能夠為教師的教學工作開展奠定制度基礎,為小學教學工作的發展做好充分體系保障。
三、結語
小學師德師風建設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它需要地方教育局教師發展中心負責人在日常工作中,積極聯合學校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從嚴考核,并且踴躍組織師德培訓和評選活動,拉動學校和社會各界為監督群體,以此建成一支具有崇高職業道德情操的小學教師隊伍,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參考文獻:
[1]蘇寄宛.加強新時代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 2021(24):2.
[2]朱芳轉.基于"五個著力"做好新時代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 2022, 21(3):4.
[3]張旭,王申,劉慧.新時代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內涵與路徑[J].教師, 202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