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建宇
摘要:數學課程對學生的理性思維的發展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學生信息搜集能力的培養,應在教學活動中得到相應的重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形成對文字敏感、對數字敏感的良好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優化數學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閱讀;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在教材的知識點的基礎上加以拓展和延伸,讓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得到激發,并且逐漸具備數學技能,從而達到全面提高數學素養的教學目標。而小學生數學素養的養成與閱讀是緊密相連的,學生在具備了基本的閱讀能力之后,能夠完成計算題的巧妙解答,并且對同樣的數學題用更為簡便的方法解答出來,幫助學生培養強烈的數感。此外,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與練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審題,對于小學生而言,只有具有了審題的能力,才能弄清楚題目中數量與數量等重點信息之間的具體關系,尤其是在問題的解答上,數學閱讀能力的作用發揮更大。
一、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閱讀現狀
閱讀是人們在生活和學習中的主要活動,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對于邏輯性較強的數學學科來說,閱讀重在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思維。通過數學閱讀,學生在對數學材料的加工、篩選、整理的過程中,經過數學思維的構建,可以形成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數學思維。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題、填空題等都需要學生用數學思維對抽象符號、復雜文本進行加工和理解。但目前小學生的數學閱讀和應用能力存在差距。比如,在要求計算兩個數字的積或商時,學生用列式的方式能輕松算出,但是如果把相似的題目作為文字題的形式列出時,學生解題的正確率就明顯下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能準確理解數學中的基本語言和解題要求。比如,在“請問小芳最少要再跳多少個才能超過小明?”這個問題中,很多學生不能準確理解題目中的“最少”和“超過”兩個關系詞。由此可見,對數學文本理解能力的高低影響到學生數學潛能的發揮。
二、小學數學中閱讀的提升策略
(一)布置課前閱讀,感知數學教材
在課前對數學教材進行適當閱讀,可以降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讓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數學知識的內核。小學數學教師也需要加強閱讀訓練引導,讓學生能夠了解如何高效預習、如何正確預習、如何閱讀預習。
例如,在小學人教版三年級《時、分、秒》數學教學活動中,本章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時間概念與表達詞匯,強化學生時間觀念。為了能夠讓學生能夠達到理想的預習效果,并可以獲得數學知識閱讀訓練,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特意抽取半節課的時間,對學生進行閱讀預習強化訓練。首先,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內容,并讓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轉述,尋找學生思維漏洞。其次,教師帶領學生通過閱讀尋找知識關鍵詞,如“秒的概念”“時的定義”“分的應用”,讓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本章知識的重點內容。最后,教師需要對每一個學生進行系統的考核,檢查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保障其能夠達到理想的預習效果。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閱讀熱情
作為一門高度專業化的學科,數學的閱讀與其他學科的閱讀明顯不同:數學閱讀內容主要包括數學家的介紹、相關概念的表述、相關定理的來源,以及知識的補充等。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首先,拋出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話題,在課堂開始時引起他們的注意;其次,用該話題引出新的課程內容,并進一步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自主閱讀尋找結論;最后,通過幻燈片演示或實際操作來驗證結論,以便學生更深入地掌握這部分內容。值得注意的是,產生問題的情境必須符合教科書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這就要求教師事先進行充分的調查和準備。
(三)閱讀培養數感,培養學科素養
計算題是小學階段數學教學內容中的重要學習內容。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總能接觸到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就像語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一樣,數感也能幫助學生高效地完成數學的學習。學生閱讀題目的過程,是理解題目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通過有效地閱讀,學生能夠把握題目中包含的數學信息和問題,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數感,做到看過一遍題目就能大致了解所給知識點和所考查的知識點。在小學數學的眾多題型中,應用題是與實際生活聯系最為緊密的,可以通過將其融入生活情境中進行解答。對于應用題的解答,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完成審題。應用題的審題能力,是需要教師在講解應用題的過程中培養的,在學生進行讀題前,教師應該重點引導學生,在讀題的時候注意找出題目中有用的數學信息,還要關注數學信息中數量之間的關系變化,同時還要注意數量單位,學生審題時注意這些細節的過程,就是學生培養閱讀能力的過程。
例如,芳芳家養了公雞24只,養的母雞是公雞的3倍,芳芳家養了多少只母雞?學生在審題時,要仔細找到題目中的數學信息———公雞24只,母雞是公雞的3倍,這樣學生就能很清楚地算出母雞的數量了,這樣的閱讀會讓應用題解答起來更加方便準確。又如,李大伯家養綿羊24只,養的綿羊是山羊的4倍,李大伯家養了多少只山羊?學生解答這道題的過程中,在讀題的時候,就要看到兩個重要的數學信息———綿羊24只,是山羊的4倍,之后根據所學知識將山羊的只數看成1倍數,養的綿羊是山羊的4倍,求1倍數,用除法就能夠輕松算出山羊的只數了。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能力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綜合發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在進行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時候,要與數學學科的特點充分結合起來,通過文字閱讀、符號閱讀、圖形閱讀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作為小學數學教育從業者,要增強對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許丹.探究小學數學閱讀的基本特征及教學策略[J].數學大世界:中旬, 2021.
[2]鐘麗玲.從"閱讀"走向"悅讀"——芻議小學數學閱讀習慣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 2021(22):2.
[3]鮑妍.小學數學閱讀能力的構成與培養策略探討[J].學周刊, 2021(34):2.
[4]尤小云.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的探索與實踐——以"百分數的認識"為例[J].時代教育:下旬,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