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朦霞
摘要:在小學德育中,班主任處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現階段小學德育的最終目標也是幸福。在德育工作中,小學班主任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深入貫徹幸福教育的理念和思想,使小學教育回歸本真,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從而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幸福感。本文簡要分析了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實施幸福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幸福教育;德育工作;小學班主任
引言: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實現全球學生素質的發展已成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德育貫穿于教育的各個環節。班主任作為班級集體學習和生活的管理者,肩負著德育的重任。保證德育效果的關鍵在于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本文從小學班主任的角度探討了幸福教育在德育中的應用,以期提高教育效果,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在今后的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在幸福教育的指導思想下,不斷嘗試幸福教育的德育管理模式,陪伴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一、幸福教育對班主任德育的影響
如今,國民幸福指數是一個非常流行的詞,而幸福教育的概念是一個為所有人所接受的教育愿景。幸福教育的概念不同于傳統的自我修養教育的概念。這一理念致力于讓學生在快樂、快樂和充滿愛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和成長。這一概念不僅關乎學生的成長,而且在教師的實際教育目標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通過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幸福教育方法,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快樂指數。如果小學教師有一種愉快的學習感受,它可以及時有效地為學生提供一個愉快、溫暖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到小學教師愛學生。同時,對于班主任來說,他們的思想也會充滿快樂和滿足感,然后他們會更加關注實際的教學活動。
第二,幸福教育可以促進熱愛學生的成長過程。這種教育意味著幸福溫馨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能夠實現長期有效的發展。這種寬松的環境將對學生的童年產生巨大影響。快樂教學的傳遞和引導將使學生始終保持勤奮的學習態度,從而影響學生以后的日常生活。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把幸福教育和道德教育結合起來,把幸福教育的理念作為教育道德發展的重要指南,使學生從內心感到滿意和快樂。
二、幸福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實施策略
1、讓學生在幸福教育中形成自信心
追求幸福是人類最基本的人權和心理。所有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幸福本身也有本體論意義:可以說,它是人類生活的基本目標之一。有能力的教育者指出,幸福和生活本身就是一回事。對生活的追求本質上也是對幸福的追求。在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中,教師在融入幸福教育時,需要幫助學生養成積極表達和溝通的習慣,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信心。在學生大膽表現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自信心,還可以讓學生在被認可后感到快樂。在小學教育工作者中,班主任發現并非所有學生都喜歡表達自己。有些學生在與同齡人相處時很少說話。他們在課堂上通常會縮過頭,不喜歡舉手回答問題。這些學生通常性格內向,缺乏信任。因此,教師可以在德育中積極鼓勵學生發言,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從害怕發言變成熱情發言,這也是學生自信的體現。在學生表達自己之后,教師還必須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讓學生感受到被認可的喜悅。
教育的價值只能通過與現實生活相適應的教育內容和方法來體現。道德教育還需要在生活中釋放教育的力量,實現與幸福教育的融合。小學幸福德育只有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關注學生的幸福需求,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增強幸福教育的吸引力。新時期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需要更新觀念,與時俱進,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和技能的需求,否則就難以擁有幸福的社會生活。基于這一點,小學班主任的快樂德育應該從當前的國情出發,緊緊圍繞時代發展的主題,培養學生在當今社會形成正確的競爭意識,具有自主發展和提高技能的能力,為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奠定堅實基礎。此外,小學快樂德育的內容應結合學生身邊的實際事件,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尤其是知識經濟時代所要求的人才的道德素質、謙遜、奉獻、正直和自信,除了保護環境、熱愛自然、了解生活、自主學習之外,知識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未來生存和發展的教育工作。
小學生是“活力”和“朝氣”的最佳代言人,為了讓小學生始終保持這種活力,我們必須根據人是社會動物的理論,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更多合作和交流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思想交流的碰撞中凸顯這個年齡群體的活力特征,提高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幸福感。在確立合作方式和共同交流內容方面,班主任可以適當融入德育,營造和諧、平等、民主的合作氛圍,在感受合作幸福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素質的培養,不僅能獨立思考,還能理解換位思考,接受他人的意見來解決問題。小學生的合作氛圍通常具有興奮的成分,這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和增加合作幸福感的關鍵。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有意識地將一些合作游戲環節結合起來,如設置“你比我想”的游戲。首先,將學生合理地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與小組合作,玩“你比我想”的游戲,游戲關鍵詞可以定義為“幫助他人”、“敬老愛幼”和“保護環境”。只要能猜出相似的意思,就能正確回答。這是一個需要發揮集體智慧、相互合作的游戲。這種合作游戲可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與德育內容相一致的游戲設置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德育對幸福過程的影響。與以往的德育方法相比,這種模式能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幸福和快樂。
結束語:對于小學生的道德教育,班主任必須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改進道德教育方法,建立完善的道德教育體系,促進道德教育的發展。同時,班主任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三種觀,使小學生有正確的視野,正確評價生活中的不同事物,拓寬學生幸福的知識渠道,增加學生的幸福感和自尊,使學生有積極的人生態度,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必須不斷拓展快樂德育的內容,為小學生的成長提供更符合身心成長需要的快樂德育。
參考文獻:
[1]黎俏霞.基于幸福教育的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速讀旬刊,2019(1):235.
[2]肖英,任藝紅,徐瓊.構建幸福德育課程打造特色育人陣地[J].現代教學,2019(18):32-35.
[3]張文潔,王楠.吹響幸福德育教育的集結號:基于幸福教育下的德育工作方法[J].華夏教師,2019,125(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