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恒敏
摘 要:物理是一門具有豐富色彩且具有一定抽象性的科目。教師在對物理展開教學時,需要分析物理的原理以及與生活的結合,借助豐富有趣的講解來提升學生對于物理的理解和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和應用。初中學生正是處于學習的基礎時期,也是初步學習物理的時期,教師可以通過問題鏈的方式來展開物理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究心,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的學習方法。本文將以此為研究內容展開教學探究,并進行以下論述。
關鍵詞:初中物理;問題鏈;中考復習
中考對于學生而言是重要的轉折點,學生需要把握好人生的重要節點,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作為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師,如何能夠結合學生的特點展開有效的中考教學,提升物理復習的效果,豐富物理內容,是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內容。問題鏈是指問題與問題之間的連接與遞進,環環相扣,梯度式加強教學的深度,逐漸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學習,建立正確的學習思維。問題鏈的教學理念可以應用于知識講解和習題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而提升初中物理中考背景下的復習效率。
一、貫穿提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的學習思路
物理知識也是環環相扣的內容,教師在對學生展開物理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展開綜合的教學,讓學生能夠積極展開物理學習中,降低物理的抽象性。教師需要將提問貫穿到物理的教學環境中,一步步引導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可以掌握扎實的物理知識和解題思想,樹立學生的學習能力。
比如,教師在講述《聲現象》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思考的環節。教師可以問問學生:“我們為什么能聽到聲音?”“聲音是如何傳播的?具有什么特點?”教師可以通過不斷深入的問題來將整體的單元知識串起來,讓學生理解其中的內容,在不斷思考和探究中展開物理知識的記憶,發現生活中明顯的聲音傳播的現象,以理論解釋生活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為后續的復習奠定基礎。以提問進行課程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物理知識,理解知識背后的物理現象,逐漸帶動學生思考的意識,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逐漸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二、通過問題展開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以動手實踐的方式來拉近學生與物理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物理中的知識。在現在的中考中,物理實驗也成為物理考察的一部分,教師需要重視物理實驗內容,幫助學生過得實驗部分的滿分。為了加深學生對物理的理解,教師可以采取問題鏈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加深學生得記憶力,讓學生可以理解物理實驗。
比如,教師在進行《天平測質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視頻教學的方式來讓學生觀看實驗的過程,改善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展開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入到實驗環境中,觀察實驗設備,回憶學習的內容,鞏固知識點。之后教師可以帶著學生進行實驗,每一個實驗步驟都需要提問,通過問題來展開實驗的緊張,帶著學生進行復習,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明白天平的使用方式,左物右碼的原則,讀碼的方式,在環環相扣的知識中逐漸挖掘潛能,拓展自身能力。在學生初三復習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實踐和問題鏈結合的方式來展開知識鞏固,促進學生的思想,提升學生得實踐能力和互動能力。
三、將問題鏈和習題教學相結合,將學生帶入解題環節
習題訓練是物理教學中的必然環節,教師需要通過有效的物理習題訓練來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鞏固學習的知識。教師在對中考復習階段的學生展開物理鞏固時,可以采取問題鏈的方式進行,將提問發揮做題的過程,從題干展開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維。
比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一些典型習題講解時,需要格外注意解題的思路和解題步驟,通過問題的引入來讓學生從題目進行思考,考慮自己的解題思路是什么,為什么這么考慮,不斷剖析自己的思想,之后教師可以帶著學生一步步進行解題講解,讓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每一個問題就是一個解題的步驟,通過環環相扣的問題來讓學生明白解題的過程,知道自己哪里出現了問題。最后學生需要將題目的思維導圖畫在題目的旁邊,便于后續的復習和鞏固。這樣的方式能夠培養學生正確學習的習慣,讓學生在思考中積累知識,加強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分析,在總結中逐漸掌握解題思路。
結語
綜上所述,問題鏈的教學方式是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對于中考階段的學生而言,需要借助問題來考察自己,通過問題鏈來鞏固知識。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快樂學習,有效進行知識的復習,提升復習的效率和質量。教師可以借鑒上述方式,共同創造高效的物理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永剛.基于問題鏈的初中物理教學疑難問題解決案例——以《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為例[J].湖南中學物理,2020,35(06):41-43.
[2] 魏家發. 基于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的“問題鏈”教學策略研究[C].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六),2021:60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