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娟秀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程統整;教師;學生
一、引言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內容較簡單,這一時期的學習成果將會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活動提供良好的學習基礎,因而在小學階段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識字與寫字、閱讀與寫作、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能力的更好發展。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可能會出現無法均衡培養學生能力的情況,從而導致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較多較難。實施“雙減”政策后,教師需要優化學習任務結構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利用課程統整更好的引導學生快樂學習。
二、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各方面能力發展不均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很多語文教師不能較好地從全面均衡角度去加強對學生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們的能力發展不均衡。部分學生可能會出現閱讀與寫作能力較強,但表達與交流能力較弱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將會影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不利于學生較好地開展語文學科學習活動。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它要求學生能夠靈活地使用漢語這門語言,既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要求學生擁有較好的閱讀、寫作能力。若學生們的能力無法均衡發展,那么學生們也無法靈活地使用漢語這門語言,還可能會讓學生的人力交往能力出現較大的問題。同時學生表達溝通能力的發展問題也會逐漸限制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發展,影響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二)學生學習壓力大學習負擔重
由于很多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因而他們會通過增加相應練習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各種能力。過多的學習練習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還會讓學生們面臨著較大的學習壓力。長期處于較大的學習壓力之下,學生們將會對語文學習出現排斥心理,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而且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并未引導學生較好的提升各種能力,學生在面對口語交際以及各種開放題型時將會出現無從下筆的情況。這樣一來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心理,也容易對語文學習失去信心,從而影響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弱、學習速度慢,若作業練習較多、題型較難,那么學生們往往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學習練習,從而可能影響學生的正常休息,不利學生的成長發育。
三、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程統整的重要性
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均衡發展,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語文課程統整路徑較好的改進語文教學方式。利用課程統整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相近的課程以及學習領域之間的較好整合與融合,精簡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減輕學生們的學習負擔。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較好的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讓學生從更優化的角度開展學習活動,并能同步提升自己的表達與溝通、閱讀與寫作能力基礎。之后學生在完成相應練習時也會更有把握,其練習效果也會更加明顯。語文課程統整方式主要分為兩種,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從兩個方面去開展教學活動。既能通過縱向的學習領域整合提升教學的效率,也能通過橫向的學科課程聯系加強教學的效果。這樣一來教師也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綜合化學習語文學科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核心素養,讓學生們能夠更加靈活地使用漢語這門語言,從而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均衡發展。
四、關于小學語文課程統整路徑的幾點思考
(一)開展單元主題教學
語文學科的學習包含多個方面的內容,因而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也要重視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注意從縱向整合的角度精簡融合多個學科內容與知識。[1]。開展單元主題教學不僅能較好的開展綜合化教學活動,還能加強學生對某一主題的理解。如在學習與寓言、童話、成語故事相關單元時,教師可以將《守株待兔》、《美麗的鹿角》等內容結合起來,開展單元主題教學較好的實施課程統整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加強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與引導。如搜集更多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并開展小組分享活動、試著自己寫一寫童話、寓言故事等,還可以讓學生們試著將課本上的故事改編為小劇本,鍛煉學生的理解表達能力。通過多樣化的教學練習教師既能夠較好地鍛煉學生的總結表達能力,又能豐富學生的作業練習類型,讓學生們能夠更主動地完成相關作業練習的內容。雖然語文教學練習的內容減少了,但學生的學習效果將得到明顯的提升。
(二)開展學科教學整合活動
教師在實施語文課程統整教學時,為了更好的發揮課程統整的作用,教師可以將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與音樂美術課堂的教學活動整合起來,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習活動。這樣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讓學生們較好的參與語文綜合學習活動[2]。如在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趙州橋》這單元時,教師便可以和音樂美術教師開展同步化教學。這樣學生能在語文課堂中學習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語文學科知識,然后在音樂課堂上欣賞學習帶有傳統文化風采的歌曲,并能夠在美術課堂上欣賞經典國畫,從更全面更綜合化的角度了解傳統文化。結合不同學科的學習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小組學習總結討論,讓學生們鞏固綜合化學習內容。這樣的課程統整教學活動將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讓學生既積累一定的審美體驗,也能補充較多的綜合文化知識,從而較好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此外,學生也能在小組活動中較好的表達看法,提升學生的表達和總結能力。
結論
小學語文學科的學習內容較多,對學生的能力發展的要求也較高,因而教師也需要有意識地綜合化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均衡發展。開展語文課程統整教學,有利于教師開展綜合化的教學活動,從而能夠較好的優化語文作業練習及減輕學生的語文學習壓力與負擔,讓學生們能夠在更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效率會更高,他們也能更好地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較好地促進自身語文閱讀、識字、表達等能力的均衡發展。
參考文獻:
[1]施萍一.試談故事化教學對小學語文課程建設的創新價值[J].江蘇教育,2022(09):7-11.
[2]朱兢.小學語文課程統整管窺[J].天津教育,2021(15):82-83.